APP下载

审时度势 运筹帷幄
——毛主席亲笔起草解放青岛的电令

2017-04-26杨来青

党员干部之友 2017年4期
关键词:内战军区战役

□ 杨来青

审时度势 运筹帷幄
——毛主席亲笔起草解放青岛的电令

□ 杨来青

1949年4月28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出《同意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命令,批准山东军区发起青即战役,解放青岛。这份在青岛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电文,竟然是毛泽东主席亲笔起草的。在4月21日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跨过长江、向全国进军的重要时刻,毛泽东为解放青岛亲笔起草命令,可见青即战役在中央看来,绝不是一次普通的战役。这场战役关系复杂,意义重大,需要最高领导人作出决定和指示。

发起青即战役的电文

电文内容如下:

山东军区并告华东局,粟、张:卯有(4月25日)电悉。同意对青岛举行威胁性攻击,第一步集十二个团,对若干据点试行攻击。得手后看情形再决第二步行动。其目的,是迫使敌人早日撤退,我们早日占领青岛,但又避免与美军作战(此点应与部队干部讲明白)。军委,卯俭(4月28日)

此电虽文字不多,但内容丰富。一是明确指出了青即战役的目的和性质。即战役目的是逼退敌军,而不是打歼灭战;战役特点是对青岛之敌发动威胁性攻击,而且指示青即战役过程分步实施,对第二步的打算留有充分的余地。二是特别强调我军要避免与美军作战。毛泽东主席作出上述决策,充分考虑了青岛敌我态势,考虑到保全青岛城市的需要,考虑到中共、国民党政权与美国国际关系的特殊情况。

青即战役主要目的是“迫敌早退”

1949年4月25日,在解放军打过长江解放南京之后,山东军区致电中央军委及华东军区,分析了敌我情况,建议趁青岛国民党军队动摇恐慌之际,以迫敌速走为目的,组织32军和胶东军区部队发动青即战役,集中优势兵力,攻击分散守备之敌,稳步前进,以便在敌军全部撤退时迅速进入青岛,防止敌人破坏城市。

以弱势之兵解放青岛,发动战役的时机极为关键。中央早已洞悉国民党军队弃守青岛、兵力南撤的图谋,把敌军撤退视为有利战机,以达到用最小的代价迫敌早退、保全城市的目的。山东军区在来电中报告,有情报讲,国民党空军全部南飞,驻青美军全部离陆登舰,敌204师已经南撤,国民党守军决定两周内撤离青岛。

从中央4月25日收到山东军区的电报,到28日回电,对这封标有“AAAA”(我军电报的最高等级,表示最为急要的意思)的来电,毛泽东主席在酝酿三天之后才予以批准,表明中央对发起青即战役非常慎重,在经过深思熟虑后才作出的决策,而且电文中使用了“威胁性攻击”“试行攻击”“得手后看情形再决第二步行动”等语句,内容非常谨慎。这说明毛泽东主席一方面认定发起青即战役的战机已经成熟,虽然兵力上敌强我弱,但只要敌军无心恋战,我军完全可以取得局部的胜利,形成高压态势,逼迫敌军早日撤退;但毛泽东主席对青岛我军以弱攻强的形势也是了然于胸,从解放军在青岛一带的兵力不具备大规模歼灭敌军的实际情况出发,为部队作战行动制定实事求是的方针。从作战情况看,我军作战非常艰苦,在进攻上疃等战斗中多次冲击未果。华东军区5月28日曾致电山东军区,拟调24军配属野榴、机械化团加强进攻青岛力量,说明青即战役中敌我兵力火力差距甚大,不具备打大规模歼灭战的条件。

解放青岛与中美关系

至于毛泽东主席在电报中特别要求参战部队“避免与美军作战”,说明解放青岛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问题,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毛泽东主席是在中共对美政策大格局中思考解放青岛问题的。

一是考虑美国对华政策。随着国共内战全面爆发,美国政府虽然在表面上继续标榜支持和平解决国共争端,但其政策从1947年1月支持国民党政府反共内战,到1948年末开始考虑从中国内战中“脱身”,到1949年2月,新上任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等待尘埃落定”讲话,采取静待形势发展而后确定对策,其对华政策一直处于摇摆、矛盾之中。美国的战略重点在欧洲,与苏联在欧洲的对峙决定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只能是有条件的和有限度的。解放青岛前夕,面对解放军进军全中国的形势,美国更急于从中国内战中“脱身”,但又难以摆脱国民党政府的纠缠;还想与中共建立一些联系,以便维护其在华利益,保持一些影响。

美国把青岛作为海军基地,长年驻扎美西太平洋舰队10-15艘军舰,主要是巡洋舰和驱逐舰;驻有海军航空兵3个中队1000余人;1948年11月初美国驻青海军陆战队为旅级单位,隶属美国太平洋舰队,作战部队4个营2000余人,驻青总兵力3470人,同月从关岛增防1250人。1948年12月初,中共中央接到报告说,一个被认为与马歇尔和美国务院过从甚密的美国记者告诉中共代表,美国承认新中国的条件就是政府中要有美国可以接受的反对派,以及允许美国在上海和青岛有驻军权。可见美国对长期占据青岛海军基地持有幻想,甚至将青岛作为与中共打交道的筹码。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大框架下,驻青美军的主导思想是避免与解放军直接冲突。1949年,美军逐步撤出青岛。我军发起青即战役后,美军除留下一个班海军陆战队护卫驻青领事馆外,5月4日全部撤离青岛。

二是考虑国民党政权把美国拖入中国内战的企图。1949年,国民党政权随着战局的不断失利而行将崩溃时,寄托于美国直接介入中国内战,将美国拉下水的意愿愈加强烈。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处理对美关系的宗旨就是挽救自己的覆灭,其努力大致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继续争取美国的援助和支持,阻止美国从国共内战中脱身。其二是使中国内战国际化,利用国际力量的介入来阻止中共夺取全国政权。在华北仅余青岛数地的情形下,国民党政府更是千方百计留住美国部队,既作为防护盾牌,也为拖美国下水留下伏笔。时任国民党国防部次长、山东省主席、青岛市长的秦德纯,在其回忆录中记述了4月初他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一次谈话,他把青岛比喻为象棋的边卒,说中共已经在长江以北吃掉了车马炮,为什么不吃这个卒子,“我认为就是因为青岛是美国在太平洋西岸的海军基地”“如果攻青岛而与美国发生冲突,他们认为是不划算的”。他指出,如果美国不干预中国内战,共产党在控制中国大陆后,必然侵入东南亚各国,“民主国家阵营与集权国家阵营在亚洲的比重,就会发生变化”“对于国际和平有了很大的障碍”,要求美英等国发表声明,援助物资,采取强硬措施帮助国民党政府实现划江而治。这些混淆是非的观点,是当时国民党政府为争取美国支持采取的一种外交策略。

三是考虑了中共对美外交的总体战略。基于对当时形势和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中共在1949年1-3月间,提出了处理与美国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首先,在思想上、军事上做好美国干预中国内战的准备,即使美国直接介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将把战争进行下去,直至取得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统一。在解放军渡江南下之际,仍然在华北保留了机动部队,就是预防美军在华北登陆。其次,实行政经分开,与美国等西方国家有生意就得做,奉行互通有无的原则。再次,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问题上,采取“现在不应急于去解决,而且全国胜利以后的一个相当的时期内也不必急于解决”的态度,实行“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最后,在具体策略上,中共指导思想是采取谨慎的态度,避免给美国干预中国内政以口实或借口。但是,随着我军胜利,一些城市解放后我军在处理对美关系时采取了简单、过火的做法,如在沈阳,解放军曾进入美国领事馆强行封闭其电台,引起涉外纠纷,为激化与美国的矛盾带来了隐患。因此,毛泽东主席在发起青即战役的电文中,特别指出“避免与美军作战”,并强调“此点应与部队干部讲明白”,其实质要求我军把握分寸,避免与美军发生冲突,为国民党拖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提供借口。

青即战役期间,我军面对复杂局势,按照毛泽东主席和中央军委的指示,准确把握战机,英勇奋战,达到了迫敌早退、保全城市的战略目的,使青即战役成为我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又一典型战例。毛泽东主席起草的青即战役电令,不仅再次展示了毛泽东主席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也为青岛历史留下了辉煌的篇章。

猜你喜欢

内战军区战役
湖南省军区幼儿园
战役中的你
叙利亚内战大事件
美国内战的国际法实践及其启示
备而不发,功不可没——评抗美援朝“第六次战役”
马克思论美国内战
关于西南军区成立时间的考证
抢占三所里 阻敌建奇功——忆抗美援朝二次战役穿插作战中的先遣团
太岳军区简史
全面内战爆发前国民党整军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