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武术课余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

2017-04-25韩小令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3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必要性对策

韩小令

【摘 要】武术课余训练的开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武术课余训练时,应当通过专业化的指导,促进学生武术技能的提升,让中国的国粹在青少年一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体育;武术课余训练;必要性;对策

武术是中国的国粹,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运动的形式以及健身的方法。和其他的运动项目不同,武术对于磨练意志、强身健体、防身祛病都有其獨特的作用。而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武术课余训练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勇猛的性格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应当本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促进体育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的根本性转变,为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奠定基础。而武术教学是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积极研究探索,制定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营造一种融治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热爱武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终身享受中国武术的乐趣。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初中体育教学实践经验,阐述在教学中开展武术课余训练的特点以及有效性对策。

一、初中体育开展武术课余训练的基本特点

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武术课余训练的开展,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自主参与性

我国学生在学校还是以学业为主,参加课余体育训练根据自愿的原则,利用课余时间,在不影响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进行的,这是区别于专业运动员训练的一个特点。因此,摆正课余训练的位置,处理好运动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关系,防止片面强调运动训练而忽略文化学习的倾向的问题很重要。

2.基础性

初中学生还是处于身体成长的阶段,所以,一切的课余体育训练都以学生的基本技术、身体发育、运动素质的定向发展为主要目标,采用适合初中学生身体发育、运动素质定向发展的训练手段和方法,以加大他们的基础训练,为将来的转向训练做准备。

3.针对性

课余体育训练的科学性就在于在课余训练中所使用的方法与手段紧密结合训练对象的生长发育特点,这也是课余体育训练本身的任务和目标。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时期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这一阶段很有可能影响他们一生的健康和寿命,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不同之处就在于训练需要挖掘人的最大可能的潜力。所以课余体育训练必须按照这些特点在许可的情况下,作科学的安排才是可取的做法。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武术课余训练的必要性

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总结来说,增强体质是我国体育的根本宗旨。那么从初中生的学校生活来看,除去3个月左右的寒假和暑假,其它时间都是学生到学校上学,一周的7天中学生至少有5天在学校,那么在锻炼条件方面,学校不仅场地器材充足,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有专业的指导者即体育教师,原本这是学生在学校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最好条件,可是现状看来,却常有出现学生在学校反而锻炼不足的情况。这就成了学校体育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因此,就有开展课余体育训练的需求出现,这也是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的要求。

三、武术课余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开展对策

1.动作讲解上渗透武术的攻防含义

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攻防技击性是其本质。武术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按起势、发展、收势编排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范攻防组合动作。他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以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原形。

因此在武术教学中,我们一定注意不要只强调动作要求,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应该在教授武术技法时,将其攻防含义渗透进去。例如在健身拳中的拳、掌、肘、爪、勾等打法,脚踢、膝顶、头撞、按摔等技法都具有明显的技击性和攻防含义。学生在练习这些基本动作时往往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完这些基本动作要求后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攻击对方保护自己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甚至不用教师要求,自己都会去练习体会动作。这样使学生在熟悉动作攻防含义及方法技巧的前提下学习武术,不但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武术,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套路的积极性,为学习攻防实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攻防含义的传授对于武术教学必不可少,也只有这样武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

2.动作纠正上采取互教互学的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阶段教学法”,学生一般都是被动接受,但在武术的课堂教学中,可打破这种常规教学法,采取学生互教互学的办法。我们的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各有差异,水平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曾在武校学习过,有相当的功底,这样的稍加指点便可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成为武术教学中的体育骨干。在上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些武术爱好者进行单独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在武术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这些学生示范动作、也可以让这些学生来纠正其他同学动作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密度,省时高效。同时这些学生在教学中就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榜样,看到身旁的同学动作做的那么的优美,很多的学生都会不断的努力。

总而言之,武术课余训练的开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坚强的性格和坚韧的意志品质。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武术课余训练时,应当通过专业化的指导,促进学生武术技能的提升,让中国的国粹在青少年一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洪潭.技术健身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必要性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