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频”模式下微纪录片的艺术与市场初探

2017-04-25梁小昆

科技传播 2017年5期

梁小昆

摘 要 纪录片的创作一直吸引着人们用自己的视角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没有人为的干涉,也没有带有表演性的故事,时至今日,纪录片的传播环境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纪录片之下似乎细分了一种新的形式——微纪录片。而这种纪录片形式是建立在当前新媒体迅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其以短小精悍的微纪录片践行流行,来反映人们的现实生活。微记录片作为一种当下“互联网+视频”模式下的审美现象,已然形成为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微纪录片的艺术特性以及在市场上的表现和争议都是我们应该为之总结和思考的。

关键词 微纪录片;艺术市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2-0116-03

纪录片的创作一直吸引着人们用自己的视角出其不意地捕捉生活,没有人为的干涉,也没有带有表演性的故事。时至今日,纪录片的传播环境跟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传统纪录片之下似乎细分了一种新的形式——微纪录片。尽管很多人尚未很明确微纪录片这一概念,但近年来的互联网上早就出现了这种形式,它们通常短小精练但又蕴含了深刻的生活内涵,只是“微纪录片”鲜有作为概念来阐述,但不可否认一点,微纪录片的形式已经存在并且发展迅速。因此,针对它的一种新的审美趣味已然逐渐形成,微纪录片的特点与当下很多长篇纪录片的创作手段相结合,形成了“短平快”的微纪录片。

微纪录片能够流行因其有着传播迅速和及时的优势,微纪录片的创作门槛相比传统纪录片更强调草根性原创性。大家都可以是编导,大家也都可以是片中的主角,大家甚至也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合作,这些灵活多样的特点很符合网络媒介需求,但是微纪录片的低门槛并不意味着其制作水准低,现在很多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制作中,他们更多的采用标准化的影视制作手段,提高了微纪录片的画面品质。然而,仅就微纪录片的篇幅来看,当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可能仅有数十秒,但也可能会达到10分钟以上乃至半小时。与专业的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在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特征,其拍摄手段可能原始并且简陋,拍摄的目的可能属于纯粹噱头式的哗众取宠,但大多数微纪录片的内容是反映了生活的某一个侧面,并且这一侧面与当下通过网络传播的某一社会现象有关,如2014年在网络上大肆传播的“瓜子哥”视频,而后以“什么仇什么怨”为题的微纪录片在网络上出现了数十个版本,将这一社会现象彻底地反映了出来。

微纪录片的产生是依托着当下“互联网+视频”的背景,通过视听化的语言手段实现两个核心要点:真实和微小。“真实性”一直就是纪录片所持有的特征,微纪录片传承了这一特点,更是以真实为原则,呈现出独有的叙事表达。无论是客观再现和主观呈现,微纪录片一直遵循和追求着这两点。另外,短小精悍作为一种状态更能吸引人来观看和关注,当下大众的审美趣味跟以往不一样,他们更愿意手拿移动端设备去观看那小小画框里的片子,更愿意去观看小题材、小人物、小视角等很“微小”的片子,这些个体化的要求使得微纪录片的视听语言表达有了新的特征。因此,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探讨的是:微纪录片的艺术性;我们如何看待微纪录片这一形式带来的效果;随着微纪录片的片源增多,其市场反应又如何?微纪录片与其他剧情类微电影的创作手法有什么区别?等等一系列问题是我们开始探究微纪录片首要解决的。

1 独特的真实性

事实上,真实性是一种艺术化的呈现,它并不是简单机械的客观记录,是靠真实的影像来传达创作情感,表达思想,传递观念,引人思考从而让我们产生有代入感的情感体验。通过互联网技术,我们拍摄的作品可以直接抵达观众面前而不需要任何中介,我们在利用工具捕捉和分享现实生活中诸多故事的时候,同时也担负起讲述故事真相的责任。这种真实性体现在主创的主观讲述角度、观者的真实感受以及影像的画面真实3个层面。

1.1 主创的主观介入

综合来说,当下大多数微纪录片都是基于拍摄者或“导演”“编剧”主观意识的介入,通过微纪录片这一媒介,将他们的看法、态度乃至价值观反映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微纪录片中的主观论调并不明显,或是拍摄者将它刻意隐藏起来,也可能会将它换成了另外一个主题。但归根结底,通过目前我们在网上看到的很多微纪录片的创作过程,前期的题材选择就已经表明了导演在这一问题的主观性和倾向性,比如对素材的取舍、捕捉以及角度的选择,甚至包括整片结构的安排都能看出主创对主题情感的审视和判断。因此,主创是在用客观的画面影像表达主观化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主创的主观介入显然不能背离真实性原则,不能给观众一种似是而非的感受。而一旦微纪录片的内容超出拍摄者的主观认识范围,则背离了“纪录片”这一定位,失去了微纪录片的制作意义。

1.2 观者的感受

对于观者来说,在主创以微纪录片为媒介讲述某些题材的基础上,观者可获得一種似曾相识的感受,这种感受源于观者在生活中见到的、遇到的,乃至亲身经历过的一些事件。因此,从观者的角度来看,微纪录片具有较高的生活性、叙事性和客观性特征。这种认识源于两个层面。首先,微纪录片只是取材于真实生活场景的一角,它以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深刻在观者的脑中;其次,微纪录片的叙事结构与观者的生活步调紧密相连,使观者潜意识里将自己代入其中,由此,则提高了微纪录片的普及范围。

事实上,在当前的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想让观者的思想态度与微纪录片的宣传内容产生共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但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原点,而观者中的大部分人都属于普通居民,他们每天的行为举动都在生活的环绕之下。因此,无论当前多元文化具有怎样的特殊性,都无法改变观者的生活起点这一事实,如此,则进一步拉近了观者与微纪录片之间的距离。

2 艺术化的途径

如果对微纪录片“微”的理解局限在作品篇幅上,似乎给人以低门槛、低成本的价值描述。微不仅是小,确切说更应该是内容上的精致和精巧。

2.1 审美意识趋向精致单义

严格来说,审美既是人类对艺术的追求,又是自然界所有生物的本能。有学者认为只有人类具有审美诉求,事实上这是错误的。在植物世界里,美是满足其生存的所有条件,如阳光、水分等,无论它们处于怎样的生长环境,都会将触角伸向能给它们提供养分的地方;而在动物界,美是其对猎物的追逐,立足于生活环境,为寻求生存而采取的一种出于本能的猎食行为,即为动物的审美诉求,诚然,这其中也包括人类。因此,很多微纪录片的创作初衷是出于一种对美的诉求,换言之,是追逐美的一种本能。创作者从自己的审美角度出发,首先满足自己的审美,继而为适应大众审美而转化拍摄角度和内容,如此,则使微纪录片制的性质从“本能的审美追求”逐渐转向更为精致的、立足于大众的审美满足。

2.2 视频的当下性

当前,因手机、相机和其他摄影设备功能的合并和统一,拍摄手段越来越简单化,而拍摄的内容也越来越趋于随意性。据美国Pew?Research? Center于2016年调研的关于发展中国家智能手机普及率的结果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的普及率为58%,远超俄罗斯、印度乃至发达国家日本的智能手机普及率。结合这一数据,按中国总人口为13亿人计算,说明中国有7.54亿人拥有智能手机,而每个人都可能会成为微纪录片的制作者。进而,当下微纪录片的广泛普及也得益于我国互联网覆盖面积的不断扩大,据《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1.7%,移动网络覆盖面积已超过90%。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微纪录片以互联网为媒介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传播,无论是总量还是发展态势,都远远超过了任何一家电视媒体的制作和传播速度。

2.3 未来的发展趋势

立足于当下微纪录片的现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评估,大致可得出两个结论。其一,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不断转变,人们从只关心自己的生活到开始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在未来势必将会有更多的微纪录片出现,“草根创作”的态势愈加明显,这充分说明“草根阶层”表达话语权的方式越来越广。其二,与主流媒体创作的纪录片相比,微纪录片在社会影响力方面虽然无法比拟,但其完全扎根于生活的艺术特性在当下逐渐的显现出来,在将来势必会推翻“艺术只属于一小部分人”的怪圈,以巨大的发展潜力改变受众对“艺术”的认识,甚至会引领社会价值观发生更进一步的转变。

因此,可以说当前微纪录片的艺术呈现方式是极为多样化的,然而,这仅是中国微纪录片发展的初期阶段,在未来,其艺术途径必将越来越广,影响力也越拉越大。

3 市场语境下的微纪录片

在当前,市场语境是由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构建而成的语境,虽然互联网的普及为微纪录片的创作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同时也为主流媒体创造更大的市场语境提供了机遇。因此,市场语境下的微纪录片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壮大,另一方面也需向着更为专业性的方向发展。然而,微纪录片也可以与主流媒体形成良好的互动,在当前的市场语境下,其从创作生产到流通消费,在市场化过程中应构建以下几种基本模式。

3.1 商业定制模式

严格来说,虽然目前很多微纪录片的艺术性越来越强,但毕竟很多制作者没受到过专业训练,导致其内容形式鱼龙混杂,其中以粗制滥造居多。鉴于这一客观事实,微纪录片在未来必将走上商业定制的道路。一方面,微纪录片的传播速度在当前已超过了专业电视媒体制作的纪录片,另一方面,其内容可承载任何商业信息,如将某一商品以“软广告”的形式通过微纪录片来宣传,如此,则为微纪录片赋予了巨大的商业潜力。当前很多企业已发现了微纪录片的商业价值,并制作了一些相关作品,但总体来说,目前还未能达到一定规模,但这阻止不了微纪录片向商业定制模式方向的发展。

3.2 从大众到分众

到了互联网时代,受众需求趋于多元化,分众传播按不同需求将受众细分,同时普通人也可成为传播的主体,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界限不再区别对立,每个人都是主创,每个人都是观众。这一现象在很多视频网站中比比皆是,优酷土豆还有爱奇艺网站均开辟了自己的微纪录片专栏和板块。然而,综合来说当前微纪录片的价值尚未能被完全发掘出来,目前网络上传播的大多数微纪录片都是以单集的形式存在,而系列化的微纪录片较少,这主要受到了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一是微纪录片与纪录片的性质区别,当微纪录片的容量超过了一定的时间限度,如时长达到了一小时左右,则其定位已不能算是微纪录片;其二是受到了内容和题材的影响,很多微纪录片的制作者只想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来表达一个事件,事件的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篇幅,因此,当微纪录片成为了一个系列,则必将画蛇添足,达不到预期效果。然而,正如同很多文学作品会采用短小的篇幅来阐述一系列的事件,微纪录片同样也可以向着这一方向发展,即从大众到分众,从单一的事件描述延伸到某一社会现象,而这是微纪录片向纪录片发展的必经之路。

此外,如果想获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对潜在受众的需求分析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过对多种变量因素的考察来实现的,比如受众群体统计变量,了解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等因素的信息,以此判断受众接受微纪录片的动机是什么?是为了纯粹娱乐还是为了获取知识?是为了认识社会还是自身审美需要?因此,微纪录片更强调通过市场化途径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有时候微纪录片也会做订单式生产,比如系列微纪录片《跟我走全球》,这样既有了创作的人财物等资源的保障,又符合了市场细化的需求。

另外,手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机本身不再局限于通讯工具的角色,而转变成多媒体新媒体的移动平台。移动媒体由于便携更容易与受众粘合,无疑为微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高度个性化的定制内容,满足受众多样化的需求。可以说,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使得一系列内容变得更加的“微”,贴合了微纪录片的“微”,以一种微观视角来观察生活,是当下语境的一种碎片式表达。在未来之后的发展也许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微纪录片形式,但微纪录片作为视频形式一定是主流且可持续性的创作。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拉毕格.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M].何苏六,等译.4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王竞.纪录片创作六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3]希拉·柯倫,伯纳德.纪录片也要讲故事[M].孙红云译.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