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研究

2017-04-25张琳琳

成人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内容

张琳琳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已经成为必须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目前,教育领域已经明确了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这一目标定位,但是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究竟应该包含哪些內容还尚未明晰。文章从分析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指向,即培养现代市民应具备的“市民性”和“现代性”入手,进而从意识、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构建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内容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794(2016)11005703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城市,如何实现他们的市民化,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一点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就曾指出:“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之一。教育与培训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提升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实现其市民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教育领域已经明确了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这一目标定位,但是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究竟包含哪些内容还尚未明晰。为了深入研究教育与培训如何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我们借鉴社会学已有研究成果,从分析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指向,即培养现代市民应具备的“市民性”和“现代性”入手,进而探析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即通过现代市民综合素质结构的构建,进一步明确市民化教育与培训各维度的具体内容。

一、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指向市民化是作为一种职业和社会身份的农民,向市民转变进程中形成现代市民基本特征,适应现代城市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现代市民基本素质的过程。对于广大农村转移劳动力而言,市民化不仅指向于通过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融入城市社会成为市民,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能够和城市既有市民一起发展,在人的现代化这一更高层面上发展成为集“市民性”和“现代性”于一体的现代市民。

20世纪20年代就曾有社会学家对“市民性”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城市和农村在现代文明发展过程中对立共存、相互补充,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相对于农民和其所处的农业文明而言,市民身处现代工业和都市文明之中,具有市民群体自身的特点。具体来讲,在职业活动方面,市民接触的人和社会事务较多,工作范围较大,工作领域多样,职业流动性强、变化性大;在人际交往方式方面,市民交往接触面广泛,但更多地表现为短暂性、表面化和形式化,人与人的交往多以业缘为主,而不是农民的血缘式人际交往;在社会心理和行为模式方面,市民通常具有较高的社会公共事务参与意识和热情,面对社会发展更具有变革意识、竞争意识;在生活方式方面,市民生活节奏较快,生活方式更加现代化,更愿意接收现代大众传媒信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了解新潮流和新趋势。[1]正是由于农民和市民在群体特征上具有一定差异性,因此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市民化过程中必须通过教育与培训不断增强其“市民性”,以实现他们在城市社会的生存与发展。

对广大农村转移劳动力而言,从较为传统的农村社会进入更加开放和现代的城市社会,不仅意味着获得市民身份、具备“市民性”特征,而且要与城市既有市民一起面临城市社会现代化发展对人素质现代化的挑战,不断增强自身的“现代性”。西方学者最早对现代性特征进行研究的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英克尔斯等人又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角度、二十四个维度测量人的综合现代性,提出了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十二方面特征,并列出了“素质清单”。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学者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对中国人的现代化特征及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现代人应该在观念意识方面,具有改革、超越、竞争、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在文化知识方面,现代人应该具有现代知识结构,接受过良好教育,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素质等;在综合能力方面,现代人应该具有创造力、思维力等综合能力,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和职业变化、胜任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具有建立广泛社会关系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善抓机遇的能力等。[2]社会现代化发展要求实现人的现代化,因此教育与培训必须从发展取向上将内容指向于培养满足城市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市民,即通过教育与培训使广大农村转移劳动力具备“市民性”的同时,更具备“现代性”。

二、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基于对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内容指向的分析,我们将从意识、知识、能力三个维度探析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即通过构建现代市民综合素质结构,找到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实践落脚点。

1意识维度

意识是人们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反映客观事物的主要思想和基本看法,在人的行为中通常以潜在准则或标准的方式指导或约束人们的行为。根据“市民性”和“现代性”特征,以及新生代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群体特点,教育与培训应该在意识维度着重培养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法治意识。法治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以人人平等、尊重民主、维护秩序为主要认识依据,它是现代城市社会秩序平台建立的基础。现代社会活动的核心是实现社会人的权利和应得利益,每一个生活于现代城市社会的人都必须通过大家认可和共同遵守的秩序平台来沟通交换、创造财富。[3]把法治意识的培养纳入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教育与培训的内容体系之中,不仅能够为他们的城市社会认知提供精神支持,还能为他们的城市社会活动提供方法指导,使他们能够了解、认可和遵守现代城市社会各项活动的秩序平台,做到主动学法、认真守法、遇事靠法。其二,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意识。由于长期生活在农村这一相对保守且强调血缘、等级关系的社会结构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自我需求和自我价值更容易被忽视,当他们进入城市,面对更加民主、开放、自我、平权的现代城市社会时,他们主体意识不强、缺乏归属感的不适性就会显现出来。因此,要通过教育与培训激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主体性,帮助他们消除对城市的隔离感,使他们能够形成“我也是城市主人”的自我意识,能够自觉将个人发展与城市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以主人翁意识和姿态融入城市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其三,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公民意识。受我国城乡二元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先赋性身份限制了其权利的平等享有,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政治权利都受到身份性限制,整体缺乏话语权。虽然,目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公民意识有所觉醒,其经济和社会权利上的平等性追求已经成为他们关注的内容,但是他们在政治权利上的公民意识仍然十分薄弱,消极参与大量存在,这严重阻碍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的实现。教育与培训必须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城市一员的平等政治参与意识,使其能够主动寻求话语权。只有农村转移劳动力充分享有公民权利,才能有效承担公民义务,从而消除城乡隔离,进一步增强对城市的归属感。

2知识维度

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形成个体素养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生产生活日益知识化的今天,劳动力的整体规格正在逐步從“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整个结构日趋扁平化,即随着社会生产过程中科学技术含量的提高,劳动生产过程所需的经过训练的劳动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数量比重逐渐增大。面对城市社会知识化的快速发展,农村转移劳动力作为城市社会一员,必须通过教育与培训实现个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成为知识型劳动者。根据我国城市社会现代化发展需要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现有知识水平,教育与培训要在知识维度着重培养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知识。受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普遍低于城市人口的平均水平。据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20年,而农村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33年;城乡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为20∶1,高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为4∶1,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为0.91∶1,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为0.37∶1。[4]教育程度偏低和文化知识的缺乏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面对城市现代化生产方式时,往往会表现为学习能力较弱、技能掌握性较差、工作无所适从的不足,急需获得文化知识补偿性和提高性教育与培训。其二,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专业知识。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传统手工劳动的产业和部门逐渐升级改造,岗位知识科技含量的提高要求工作人员实现知识化、专业化。生产力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得大量缺乏专业知识的农村转移劳动力难以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有些人即使获得了暂时性工作,也难以应对生产岗位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挑战而最终被淘汰,因此教育与培训必须使农村转移劳动力具备在现代城市二三产业工作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如工作岗位知识、安全生产知识、法律维权知识、求职知识等,使他们逐渐从体力型劳动者转变为知识型劳动者。其三,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信息化知识。我国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过去不会读、写和算的人被称为“文盲”,在现代社会即使会基本读、写、算,但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无法利用现代化生产生活设施的人,会被称为“功能性文盲”。因此,教育与培训必须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信息化知识水平,使他们不仅能够利用信息技术便捷地获取工作信息,而且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消费和休闲娱乐等,适应现代城市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能力维度

能力是个体完成一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任何一种活动的完成都需要参与者具备一定的能力。教育与培训不仅要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掌握在城市生存的能力,更要增强他们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体来讲,要在能力维度着力培养农村转移劳动力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而言,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个体在生产领域和生产方式的重大转变,为了能够在城市谋求一份工作并能够获得从事该工作的稳定性,农村转移劳动力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然而现实情况是大量农村转移劳动力并没有接受过适当的教育与培训,缺乏应有的专业技能。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接受过短期培训的仅有20%左右,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仅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仅为0.13%,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5]面对大量的缺乏专业技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教育与培训必须着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他们具备从事城市某一领域工作所必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其二,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际交往能力。农民群体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以血缘关系为主导的,具有同质化倾向,然而市民群体的人际交往是以业缘关系为主导的,角色互动以职业为关系和纽带,具有异质化倾向。基于两个群体不同的交往方式,教育与培训必须帮助农村转移劳动力形成业缘式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以职业为纽带建立和扩大自己的人际圈,能够通过与市民的深入沟通和交往消除城乡隔阂。其三,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实现农村转移劳动力市民化发展的一项重要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意味着他们要进一步巩固已有的学习成果,更意味着他们要扩大学习的领域和范围,并把学习提高到自觉的、终身学习的层面。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学习必须是全面的,即在他们适应社会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要学习信息获取、追踪的方式方法,而且要在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向他人学习;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学习必须是自觉的,即随着他们在城市适应性的提升和个体发展向更高层次的递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将更加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将成为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更为强烈;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学习必须是终身的,即身处于快速流动的城市社会,农村转移劳动力要面对各种变化,不论是实现职业领域的主动流动,还是要实现阶层结构的向上流动,他们都必须学会学习、终生学习,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潜能。

【参考文献】

[1]叶客南.边际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45—146.

[2]郭晓君.人学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300—301.

[3]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36.

[4][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北京:言实出版社,2006:165.(编辑/徐枫)

猜你喜欢

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引言的内容
引言的内容
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