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俭式创新之路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研究

2017-04-25

中国科技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价值成本

刘 宝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节俭式创新之路
——基于商业模式视角的研究

刘 宝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节俭式创新的根本驱动是对条件约束的主动性回应,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价廉物美,且具有显著的“三重底线”效应。节俭式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需要新的资源结构、交易结构和价值结构,可以从价值主张、资源与能力、内部和外部组织、成本结构、收入结构等方面概括出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框架。企业推进节俭式创新,应确立自身独特的价值主张,努力将条件约束转化为创新机遇,着力塑造低成本价值链,有效培育节俭式创新能力,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

节俭式创新;商业模式;条件约束;价值主张;开放式创新

在地球资源日益匮乏、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今天,节俭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倡导。崇尚节俭、适度,把节制俭省塑造为一种独特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最小化生态足迹,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对这种节俭趋势的响应,在企业创新领域,一种所谓“节俭式创新”的风潮应运而生。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曾用众多的实践案例阐明了节俭式创新的魅力[1],国内外学者也对节俭式创新的起源、特征、策略及其借鉴价值等开展了深入的探讨[2-7]。但目前对节俭式创新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产品视角,对企业在商业模式层面是如何组织节俭式创新的还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实际上,节俭式创新在本质上可以被视为一种商业模式创新,其需要商业模式的颠覆、现有组织能力的变革以及新能力的获取或创造[8]。本文在对节俭式创新进行多重维度考察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框架,并通过若干案例来对该框架进行验证分析,最后得出主要结论。

1 节俭式创新的多重维度考察

节俭式创新是指面对资源约束和尚未被满足的中低收入消费群体需求,企业通过大幅度减少资源使用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消费者能够支付得起、契合消费者需求特质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创新形态。从更广义的角度,节俭式创新可以被理解为一种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用更少的资源为更多人做更多事的创新理念[7]。

与节俭式创新紧密相关的概念包括甘地式创新、jugaad创新、逆向创新、包容性创新等。其中,甘地式创新、jugaad创新在文献中经常与节俭式创新替换性使用。Prahalad等认为,可负担性与可持续性正取代传统的溢价收益和功能富余成为创新的驱动力,提出要推行甘地式创新,并将其誉为创新的圣杯[8]。Radjou等描述了发展中国家企业是如何在资源限制条件下灵活地思考与行动,通过jugaad创新实现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做更多的事[4]。逆向创新是以节俭式创新为基础,更多强调通过在发展中国家开发低价产品然后再推向发达国家市场,从而实现创新的逆向传播[9]。包容性创新是在包容性增长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着眼于通过创新解决社会发展中弱势群体的权利贫困和所面临的社会排斥[10],强调社会包容和公平,但其在满足金字塔底层群体需求、改善低收入群体的福利等方面与节俭式创新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1.1 节俭式创新的根本驱动是对条件约束的主动性回应

节俭式创新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对不利环境和条件的一种主动性与创新性回应,可以理解为是一种约束诱致型创新。从供给层面,驱动节俭式创新的条件约束主要包括资源、基础设施及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传统意义上的创新一般涉及大量金融投资、资源使用和支持性制度的存在,然而发展中国家往往缺乏这些必要的资源与制度,企业必须对创新思维做出相应的调整。在需求层面,驱动节俭式创新的条件约束主要是指消费者的支付能力限制。发展中国家存在大量低收入人群,尤其是金字塔底层(BOP)群体,其支付能力严重受限。另外,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由于经济发展减速,居民消费能力大受限制,其成本意识也越来越强。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必须通过创新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出消费者能够支付得起的节俭式产品。

1.2 节俭式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价廉物美

传统创新一般都是在“多多益善”的理念下追求更新技术、更多功能、更多特性,以换取更高的创新溢价。这种创新模式资源消耗过大、成本过高,且与市场现实和消费者真实需求有很大差距。节俭式创新追求更快、更好、更便宜地创新,思维方式从“什么是最好的”转向“消费者真正需要什么”,强调根据消费者需求特质,去除虚饰结构和功能富余、使用更便宜的原材料和部件,从而创造出功能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的适用产品或服务。但值得注意的是,低成本或低价格并不代表低技术,更不代表低质量。节俭式产品经常会运用最新的前沿科学和技术,不仅实现成本的大幅度节约而且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质量和功效。

1.3 节俭式创新的本质是商业模式创新

节俭式创新要求“首先打破所有规则”[1],颠覆传统的“用更多创造更多”的创新理念,树立用更少创造更多的节俭式思维。可以认为,节俭式创新在本质上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其需要新的资源结构(组织资源、能力与活动的重新组合)、交易结构(企业与其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和价值结构(定义、支持和控制价值创造与获取过程的系统)[11]。不同类型企业实施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程度虽然不同,但均涉及如何设计价值主张、如何创造价值、如何传递价值、如何捕获价值等问题,这样的创新明显区别于一般的产品或过程创新,其要求企业在经营理念、运营模式、内外部资源整合等方方面面进行深度调整与变革。

1.4 节俭式创新具有显著的“三重底线”效应

节俭式创新具有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重底线”效应。一方面,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努力克服各种条件约束,试图将逆境转化为创新的机会,通过节俭式创新发掘尚未被满足的细分市场,从而创造独特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节俭式创新倡导“小(简单)即是美”,鼓励减除一些不必要的功能,降低产品和生产的复杂性及成本,在过程创新与产品创新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后,节俭式创新关注中低收入人群,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金字塔底层群体,针对其收入水平和需求特征提供价廉物美的适用产品或服务,使其能够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具有很强的社会包容效应。

2 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框架

商业模式是帮助理解“企业如何创造价值”的一种概念性工具,主要阐述公司是如何将资源和能力转化为经济价值。Johnson等指出,商业模式是如何创造和传递客户价值和公司价值的系统,其由客户价值主张、赢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四个密切相关的要素构成[12]。Richardson更概括地将商业模式分为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传递、价值获取三个有机部分[13]。

节俭式创新改变了在合适成本下向目标客户传递价值的商业逻辑,在客户群体、产品特性、成本结构、盈利模式等方面均需要全新的定义与规划。借鉴Demil等的收入—成本—组织—价值模型[14]以及Johnson等的观点,可以概括出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框架

2.1 价值主张

价值主张是企业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主要明确“为谁提供价值” 和“提供何种价值”。节俭式创新追求共享价值,从单一的客户价值主张转向了多维的利益相关者价值主张。在客户层面,考虑帮助消费者花更少的钱获得更大的效用;在环境层面,强调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创造更多的价值;在社会层面,关注使中低收入群体享受“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节俭式创新不再将目标顾客定位于金字塔高层,而是瞄准BOP群体,以及成本意识和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中等收入群体。针对这些中低收入人群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企业的解决方案是通过节俭式创新使消费者能够以低廉的价格、可触及的渠道购买到符合自身需求、功能简单、方便实用的产品或服务。

2.2 资源与能力

推行节俭式创新,为目标顾客创造符合上述价值主张的产品或服务,要求企业掌握和使用相应的资源与能力。可以将节俭式创新所需的资源与能力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获取和整合市场知识。能够嵌入本土社会以建立当地需求和实践的知识,具有创建、获取、管理和交流信息的机制以促进知识网络建构。第二,适应特定客户群体的需求。能够充分考虑在那些基础设施不完整的偏远地区的服务可得性,并通过合适的沟通方式开发客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感知。第三,管理和控制成本。在消费者支付能力约束条件下,能够突破传统成本结构,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可负担得起的产品或服务。

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全新的方式运用现有资源和能力。例如,印度巴帝电信不断整合内部流程和能力,充分运用供应商、分销商甚至竞争对手资源,通过职能外包、改变向网络设备供应商付费方式,向合作方分摊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式,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使其成为世界上移动电话服务收费最低的运营商。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培育新的资源与能力。印度医药企业鲁宾公司就颠覆了传统的药物开发流程,在开展实验室测试之前先收集临床数据,通过与传统医师和国有研究机构合作研发出了一种新技术,得以向市场提供价格低廉的银屑病治疗药物[8]。

2.3 内部和外部组织

节俭式创新具有显著的开放性与柔性化特征,是一种非线性、低结构化过程,需要企业内外部组织和价值网络的变革。企业应积极发展与本地非营利组织、民间团体、社区机构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合作“嵌入”当地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关系网络。通过与非营利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建立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可以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资源,有助于获取合作伙伴的专长,弥补自身资源或能力的不足,并建立在当地的合法性,赢得目标消费群体的信任。

企业还应注重通过开放式创新,与消费者及供应商合作开发节俭式产品。在节俭式创新过程中,要将BOP群体视为生产型消费者[5],与其开展深入、持久的对话、沟通与交流,使BOP消费者成为共同解决问题的协作者,从而帮助企业纳入当地知识与资源来创造足够好、尽可能便宜的技术、产品或服务。企业也可以与供应商开展合作,在项目研发过程的早期阶段就让供应商参与,实现设计与开发源头的成本节约。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企业可以将部分非核心流程或环节外包给具有特定专长的供应商,充分利用其知识与资源,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

另外,企业组织内部的改造对于节俭式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节俭式创新要求突破资源与环境等条件约束,以全新的思维重新组织商业逻辑,这在本质上属于一种探索性活动,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实现扁平化,以促进知识在整个组织内的传播与分享,快速响应本地市场需求和变化,打造灵活、高效的“节俭式”解决方案,从而减少运行成本,增强创新潜力。

2.4 成本结构

降低成本对于任何一种商业模式来说都是必要的,但在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框架中,最关键是要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成本结构,在保证产品或服务“足够好”的同时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充分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价格承受力。

一方面,企业需要设计与实现价值主张相一致的成本目标。企业应彻底改变“根据目前的成本结构,我们能够满足哪些细分市场需求”的习惯性思维逻辑,要反过来考虑“如要满足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我们应该建立怎样的成本结构”。企业可以根据目标市场的特性,深入分析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目标要求,确定性能门槛和可容忍的裁减范围,有选择地提高消费者最为看重的领域的整体表现,同时有意识地降低消费者并不特别在意的某些方面的性能,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改变成本结构[15],从而实现性能目标—成本结构的最佳平衡。

另一方面,企业要注重建立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价值链的低成本地位。从整个价值链上的成本节约角度,定义企业的核心与非核心活动,决定哪些留在企业内部、哪些予以外包。对设计、开发、采购、生产、销售及售后等价值活动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内部价值链中与成本目标不适配的环节并进行消除与改进。

2.5 收入结构

从客户群体中获取收入、形成特定收益模式是成功商业模式的重要基石。企业推行节俭式创新必须要考虑怎样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流,以何种有效方式盈利。

由于节俭式创新希望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虚饰结构,故其产品定价应清晰反映最基本的核心价值,真正做到“物有所值”,不让消费者为不必要的产品属性增加负担。另外,要扩大收益模式的应用范围,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复制与扩张,保证收入结构的延展性与可持续性。一方面,在现有节俭式产品的基础上,可以面向同一目标消费群体开发出更多的类似节俭式产品或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将现有节俭式产品或服务扩展至新的地域,或服务于新的消费人群,例如,从发展中国家市场推向发达国家低收入群体市场,实现逆向创新。

节俭式创新还应注重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的统一。企业应通过节俭式创新,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包容等打造“负责任创新”的社会形象,形成良好的品牌声誉,并借以吸纳和集聚必要的稀缺资源与人力资本,以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从而实现节俭式创新—企业社会责任—良好财务绩效的正向回馈关系,形成企业长期、稳定的收入源泉。

3 案例分析

以下选择印度塔塔、美国通用电气和中国海尔3家企业作为案例,分析其节俭式创新实践和商业模式。选取这3家企业的原因在于:第一,他们均具有较高知名度,信息披露较为系统,便于进行公开资料收集和分析;第二,他们均致力于节俭式创新,并通过商业模式变革在节俭式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分析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第三,他们来自于不同国家,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并且涉及汽车、医疗、家电等不同产业,这样可以构造一定的代表性。

3.1 印度塔塔汽车

塔塔汽车是印度塔塔集团下属的子公司,成立于1945年,是印度最大的汽车生产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产品覆盖范围包括轿车、越野车、客车、卡车及军用车辆等。

印度有很多家庭因支付能力限制购买不起传统汽车,只能使用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塔塔看到了这个巨大市场机会,但同时也明白,要想让消费者放弃摩托车转而购买汽车,唯一的方法是大幅降低汽车价格使普通家庭能够承受。考虑印度一般家庭的收入水平,企业必须将售价控制在2000美元左右,比市场上最便宜的汽车价格少一半以上,这样才会有为数众多的目标消费群。在这样的价格水平,企业要想创造利润,必须改变成本结构,大幅度缩减支出、降低成本。

塔塔重新构思如何设计、制造和经销汽车,组建了新的工程师团队,以年轻人为主,这样可以少受过去经验的束缚,这支团队急剧缩减汽车所用的零件数目,将汽车高达85%的组件外包出去,而且比正常情况少用约60%的供货商,从而省下可观的费用。另外,塔塔想出一种全新的汽车组装和经销方式,即把车辆的模块化组件运到由公司的组装厂及个别创业者拥有的工厂组成的卫星工厂网络,根据订单要求组织生产[12]。

2009年,塔塔汽车成功推出售价仅为2200美元的Nano汽车,这是全球最便宜的汽车,也被寄予厚望地称作印度的“国民车”。

3.2 美国通用电气

2000年之前,通用电气主要采用的是在经济发达的本国开发高端产品,然后再稍加修改后推向发展中国家的“全球本土化”模式。企业逐渐认识到如果能够改变这种模式,充分发掘以前所忽略的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机会,企业将能实现更快的增长,但这要求必须开发出符合当地消费者特定需求和预算的创新产品。

针对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特征,通用电气选择追求聚焦于低成本和便携性的价值主张,对包括研发、销售和服务在内的运行模式进行了调整,为印度农村市场开发了售价仅1000美元的手持式心电图仪,为中国农村市场开发了售价为15000美元的便携式PC型超声波检测仪。这两款代表性产品体积小、价格低,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广受欢迎,同时也被成功推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

通用电气对原有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功能复杂的设备进行了革命性改造。以手持式心电图仪Mac 400为例,传统心电图仪上的各种按钮已被减少到了只有四个,笨重的打印机也为便携式票务器的一个小零件所代替,整个机器小至可以放进背包里,而且可以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用电池驱动[1]。

通用电气在中国建立了本土增长团队,其自负盈亏,能自行制定战略和设计组织结构,并有权决定为这个市场开发何种产品,以及如何生产、销售和服务这些产品,同时还具有相当大的调用全球研发资源的权力。通用电气还通过本地招聘获得了开展业务所需的大部分专业人才,包括精通设备小型化和低功耗的工程师,以及深谙中国农村医疗状况的商业化团队[9],对开发价廉物美的超声波检测仪和提高农村市场占有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中国海尔

在中国,一般认为夏季是洗衣机销售的淡季。但海尔通过其“洗衣机每日信息网”了解到,消费者之所以在夏天使用洗衣机不多,主要是因为单次换洗衣物较少,大容量洗衣机费水费电,据此海尔开发出小体积、小容量,能够实现“即时洗”的“小小神童”洗衣机,这款产品的外形尺寸不到普通全自动洗衣机的1/3,容量小,省水省电,方便实用。海尔“小小神童”洗衣机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极大欢迎。海尔还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陆续推出可加热、透明视窗、同心洗、双动力的“小小神童”系列洗衣机,并成功打入欧、亚、美、非等国际市场。

海尔还针对四川客户用洗衣机洗红薯导致排水管被堵的问题,专门组织工程师成立课题组,研发出一种洗红薯的洗衣机,不仅具有一般双桶洗衣机的全部功能,还可以洗水果甚至蛤蜊,价格仅为800多元。企业首次生产了1万台投放农村,立刻被一抢而空[16]。

海尔注重加强与供应商和渠道商的合作,海尔洗衣机的很多通用零部件均外包给密切协作的配套厂商,经销商对于产品开发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另外,海尔还充分运用模块化产品架构的开发思想,每开发一款洗衣机新产品,只需新开发部分功能模块,大多数功能可以共享或者组合已有的模块资源[17]。通过模块化与标准化建设,不仅减少了洗衣机零件数量,而且实现了零部件的通用,减轻了生产、物流、售后服务的工作量,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3.4 三家企业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要素

上述三家企业开展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要素如表1所示。

表1 三家企业节俭式创新的商业模式要素

4 主要结论

4.1 确立自身独特的价值主张

企业要嵌入到当地的社会经济结构中,建立有效的信息收集与沟通渠道,分析中低收入群体市场的异质性和所处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挖掘其尚未满足或未能很好满足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充分运用中低收入人群所蕴含的巨大市场空间和节俭式创新可能会带来的全新市场机遇,并将其与自身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使命结合起来,确立促进节约环保、发掘市场机会、满足中低收入群体需要的独特价值主张,如价格超低、性能优越、简单易学、实用便利等。

4.2 将条件约束转化为创新机遇

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资源、环境和消费者支付能力等方面的条件约束将会是创新的“新常态”,形成由外而内的创新思维,将这些约束转化为创新机遇。企业要塑造新的心智模式,将所面临的刚性约束视为节俭式创新的边界条件,框定自身的创新空间和范围,完成传统观点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例如,面对中低收入人群的支付能力限制,企业就必须改变以成本加利润确定价格的惯有思维,建立以低价为出发点(既定条件)、用价格减利润确定成本的创新逻辑。Prahalad就曾提出创新沙盒方法[18],将产品质量世界一流、价格降幅达90%以上、可以进行大范围扩展、BOP人群能够支付得起等作为创新的预设条件,以通过实质复杂但又形态自由的探索实现金字塔底层的颠覆性创新。

4.3 塑造低成本价值链

企业要致力于以成本效率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能够支付得起的高品质产品,从而传递最大的消费者价值。一般而言,产品70%以上的生命周期成本和生态足迹在其设计阶段就已经被决定了。因此,节俭式创新不应是在生产或销售过程中去考虑成本、质量和可持续性问题,而是在研发早期阶段就要考虑这些因素,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价值链环节贯穿始终。企业不能停留在类似于6 Sigma和全面质量管理那样的管理技术层面,而是要根据中低收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以实现性能—成本最佳平衡的有效设计、创造性运用现有技术、建立全新的要素组合等方式,重塑成本结构,实现“用更少创造更多”。

4.4 有效培育节俭式创新能力

企业的节俭式创新必须立足于提供本土化解决方案,要积极培育社会关系资本,充分利用本地知识与本地能力,即存在于BOP市场的现有或潜在资源与能力,包括自然资源、知识技能、社会关系网络、政策环境等,从而有效辨识与运用本地的限制与机会。另外,企业要建立对中低收入人群实际需求的高度敏感性,培育感知和识别市场机会的能力;为突破传统思维,将逆境转化为机会,企业要注意提升吸收或整合内外部资源的能力、开发与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依托技术创新或技术的创新性应用突破成本瓶颈的能力;为克服企业可能存在的核心刚性,满足节俭式创新的低结构化要求,企业还应培育自身适应动态环境的组织变革能力。

4.5 积极开展开放式创新

企业的节俭式创新要积极吸纳外部资源,加强外部合作,以开放性和民主化集聚更多的创造力。企业在节俭式创新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以获取有益的外部知识和信息,弥补内部创新资源的不足,并有效分担研发成本与风险,从而提高节俭式创新的效率与效益。很多节俭式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创造BOP市场的特殊问题解决方案或满足中低收入人群的潜在需求,企业必须要加强与BOP顾客的合作,使用户成为市场需求信息的提供者和产品的合作生产者。另外,为了重塑成本结构,企业也应注意加强与供应商和渠道商的合作,充分运用他们的力量降低价值创造与价值传递的成本。

[1]The Economist.First break all the rules:the charms of frugal innovation[N].The Economist,2010-04-15.[2]ZESCHKYA Marco,et al.Frugal innovation in emerging markets[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1,54(4):38-45.[3]ZESCHKYA Marco,et al.From cost to frugal and reverse innovation:mapping the field and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competitiveness[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57(4):20-27.

[4]RADJOU Navi,PRABHU Jaideep,AHUJA Simone.Jugaad innovation:think frugal,be flexible,generate breakthrough growth[M].San Francisco,California:Jossey-Bass,2012:1-27.

[5]RADJOU N,PRABHU J.Frugal innovation:How to do more with less[M].London:The Economist,2015:1-18.

[6]邢小强,等.面向新兴市场的节俭式创新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11):69-77.

[7]刘宝.节俭式创新的兴起及其中国意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1):7-11.

[8]PRAHALAD C K,MASHELKAR R A.Innovation’s holy grai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88(7-8):132-141.

[9]IMMELT,Jeffrey R,GOVIDARAJAN Vijay,TRIMBLE Chris.How GE is disrupting itself[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9,87(10):56-65.

[10]吴晓波,姜雁斌.包容性创新理论框架的构建[J].系统管理学报,2012(6):736-747.

[11]GROVER A,et al.Frugal innovation in healthcare and its applicability to developed markets[Z].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UNSPECIFIED,2014:1-57.

[12]JOHNSON Mark W,et al.Reinventing your business model[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8,86(11):50-59.

[13]RICHARDSON James.The business model:an integrative framework for strategy execution[J].Strategic change,2008,17(5-6):133-144.

[15]斯科特·安东尼.创新者的转机:经济不确定时期的创新指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51-68.

[16]佚名.海尔成功的营销案例解析[EB/OL].http://www.xuexila.com/success/chenggonganli/438552.html,2016-01-23.

[17]欧阳桃花.中国企业产品创新管理模式研究(二)——以海尔模块经理为例[J].管理世界,2007(10):130-138.

[18]PRAHALAD C K.The innovation sandbox[J].Strategy & business,2006(44):1-10.

(责任编辑 沈蓉)

The Path of Frugal Innov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Business Model

Liu Bao

(Anhui Business College,Wuhu 241002,China)

The fundamental driver of frugal innovation is a proactive response to the conditional constraint.The main form of frugal innovation is low price and high quality,and it has a significant“triple bottom line”effect.Frugal innovation is essentially a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which requires new resource structure,transaction structure and value structure.The business model framework of frugal innovation can be summarized from the value proposition,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organization,cost structure and income structure.To promote frugal innovation,Enterprises should establish its own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try to transform the constraints into innovative opportunities,strive to create low-cost value chain,effectively foster capabilities of frugal innovation,and actively carry out open innovation.

Frugal innovation;Business model;Conditional constraint;Value proposition;Open innovation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企业社会责任驱动创新的价值与机理:理论和实证研究”(SK2014A248),安徽省名师(大师)工作室项目(2015msgzs182)。

2016-06-22 作者简介:刘宝(1976-),男,安徽安庆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校企合作处处长;研究方向:企业创新与战略管理。

F270.7

A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价值成本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商业模式从0到N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
揪出“潜伏”的打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