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子宫脱垂临床观察

2017-04-24郑秋萍邱少红邓慧升潘碧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511400

护理与康复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郑秋萍,邱少红,邓慧升,潘碧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511400)

针刺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子宫脱垂临床观察

郑秋萍,邱少红,邓慧升,潘碧琦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广东广州51140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子宫脱垂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产后子宫脱垂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支持疗法、盆底肌肉锻炼及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对照组为82%,经比较,x2=16.85,P<0.05。结论针刺结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干预产后子宫脱垂临床疗效显著。

子宫脱垂;针刺;电刺激;生物反馈

从生物解剖上说,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作用能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于正常位置,维持女性性生活、排尿、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1]。子宫脱垂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常伴有阴道前壁和后壁膨出[2]。产后出现子宫脱垂多与难产、产程过长、产伤等有关,患者常伴有下腹部坠胀感、劳累或站立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目前临床上常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改善盆底肌的局部血液循环,唤起盆底肌的本体感觉,促进盆底肌肌力恢复。针刺治疗能整体调理机体的生理状态,有补益脾肾,调养冲任,补虚扶正、升阳固脱之功效。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本院中医科产后康复门诊通过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子宫脱垂患者60例,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本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纳入标准:符合产后子宫脱垂诊断标准[3],为阴道分娩、生育第一胎,在产后42 d至3个月开始治疗子宫脱垂,没有合并影响子宫脱垂康复的相关内科疾病;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60例为对照组,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6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25~41岁,平均32岁;子宫脱垂分度,Ⅰ度轻型23例、Ⅰ度重型29例、Ⅱ度轻型8例。观察组:年龄23~40岁,平均31岁;子宫脱垂分度,Ⅰ度轻型25例、Ⅰ度重型30例、Ⅱ度轻型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盆底肌肌力检测方法应用PHENIX USB4治疗仪对患者进行盆底肌的肌力检测。按照国际通用的会阴肌力测试法(GRRUG),将盆底肌力分为6个级别,即0~5级,3级及以上者为正常值。要求患者尽最大能力收缩盆底肌3次,以肌电位图上得到的最大肌电值作为肌电基准值,在Ⅰ类肌纤维达到肌电基准值40%以上的高度持续0 s,肌力为0级,持续1 s,肌力为1级,以此类推;Ⅱ类肌纤维达到肌电基准值为70%以上高度的收缩次数,连续收缩1次肌力为1级,以此类推[4]。

1.3 干预方法

1.3.1 对照组

1.3.1.1 支持疗法加强营养,合理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保持大便畅通。

1.3.1.2 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护士应用PHENIX USB4治疗仪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根据每例患者盆底肌的肌力检测结果及子宫脱垂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每周治疗2次,20 min/次,10次为1个疗程。电刺激:将治疗探头置入患者阴道内,电流脉宽在250~320 US,频率50~80 Hz,电压30~70 mA。生物反馈训练:根据电脑屏幕所显示的波形,指导患者正确进行盆底肌肉Ⅰ类纤维、Ⅱ类纤维的收缩训练。

1.3.1.3 盆底肌肉锻炼专职盆底康复护士向患者介绍盆底肌肉锻炼(又称凯格尔训练[5])是一种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进行自主性收缩锻炼的方法,再结合患者盆底治疗的情况,指导其掌握正确训练方法,并派发纸质宣教资料,嘱患者每天在家自行练习:开始时以肛门及阴道肌肉持续收缩3~5 s为1次,逐渐延长至5~10 s,收缩1次放松1次(放松与收缩时间相等),每天练习100~300次,循序渐进。

1.3.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刺治疗。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中医师操作,护士加强观察,给予患者针刺治疗相关健康宣教。取百会、气海、关元、中极、子宫、足三里、三阴交等穴。百会穴选用规格为0.25 mm×25 mm无菌针刺针,其余穴位选用的规格为0.25 mm× 40 mm无菌针刺针。嘱患者仰卧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百会穴垂直进针,得气后轻慢捻转;关元、气海、中极、子宫均直刺入1.5 cm,腹部较肥胖者可刺入2.0~3.5 cm,使针感向下腹会阴部放射;足三里,直刺入2.5 cm;三阴交,直刺入1.5 cm。所有穴位针刺得气后,行捻转补法,并予红外线灯直照腹部,患者下腹部有暖热感,局部皮肤发红。每次持续治疗时间为30 min,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干预前及疗程结束后,均由康复护士对患者进行盆底肌检测及疗效判定。治愈:干预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子宫解剖位置恢复至正常范围;盆底Ⅰ类和Ⅱ类纤维肌力评分均在3级或3级以上。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子宫脱垂的程度较治疗前减轻;盆底Ⅰ类和Ⅱ类纤维肌力评分任一项未达3级,但较治疗前有所提升。无效:患者的症状及子宫解剖位置与治疗前相对比,均无明显变化;盆底Ⅰ类和Ⅱ类纤维肌力评分也无明显提升。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 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1个疗程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的肌力评分比较见表2、表3。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Ⅰ类纤维肌力评分比较例(%)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盆底Ⅱ类纤维肌力评分比较例(%)

3 讨论

3.1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干预产后子宫脱垂效果分析子宫脱垂属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多与妊娠、分娩使盆底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导致该部位的肌肉、韧带松弛有关。据临床统计,我国已婚已育妇女中45%存在不同程度的PFD[6]。盆腔器官脱垂是PFD的主要病种,包括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常伴随阴道下坠感、腰骶酸痛、下腹疼痛等症状。陈兵等[7]研究表明,妊娠28周开始锻炼和产后开始锻炼都对预防盆底功能障碍有明显的作用,产妇肌力3级例数增加明显,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盆底肌肉锻炼可有效收缩尿道口、阴道、肛门周围的肌肉来增加盆底肌肉的紧张度和收缩力,改善盆底肌的血液循环,促进妊娠和分娩后盆底肌张力的恢复。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肌力3级以下的产妇,其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均较训练前显著提高[8]。李秋梅[9]研究证实,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子宫脱垂,有效率高达80.85%。本文资料显示,应用PHENIX USB4治疗仪对产后子宫脱垂患者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结合盆底肌肉锻炼,通过低频电刺激,唤醒患者受损盆底肌的本体感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同时能使盆底肌收缩,从而起到被动锻炼;再配合盆底肌锻炼,引导患者正确地进行盆底肌主动和被动相结合收缩,增强盆底肌的整体肌力和弹性,促进盆底功能的康复及子宫位置恢复至正常,治疗后Ⅰ类纤维和Ⅱ类纤维的肌力均明显提升,总有效率达82%。

3.2 针刺干预产后子宫脱垂的疗效分析子宫脱垂中医称之为阴挺,最早记载于《诸病源候论》,认为是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所致。百会乃督脉之经穴,能提升阳气;气海为人体的四大补穴之一,乃人体一身之气汇聚之处,针之可补气固本;关元乃足三阴与任脉之会,针之能升阳固脱;中极乃属任脉,为足太阳膀胱经之募穴,针之可温补下焦,调摄气机;三阴交属肝、脾、肾三经汇聚之穴,针刺能健脾益气、养肝补肾;足三里为全身补益要穴,有升阳固托的作用;子宫穴具有调经理气,升提下陷的作用。针刺后结合红外线温热治疗,可有效改善下腹部盆腔的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子宫脱垂症状。任蓉等[10]认为:治疗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大法,针灸治疗I度子宫脱垂疗效较好。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治疗产后子宫脱垂,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Ⅰ类与Ⅱ类肌纤维肌力恢复正常(3级以上)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针刺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训练干预,能够增强盆底肌整体肌力,促进盆底受损功能的恢复。

[1]Antiphon P,Elard S,Benyoussef A,et al.Laparoscopic promontory sacral colexy:is the posterior,rectovaginal,mesh mandatory[J]. Eur Urol,2013,45(5):655-661.

[2]史晓岚,李伟红.辨证选穴针刺配中药内服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8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4):6-7.

[3]乐杰,谢幸,林仲秋,等.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43.

[4]廖惠璇,李淑玲,钟玲.54例盆底康复治疗对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6):227-228.

[5]陈翠辉,许雪梅,黄丽.Kegel运动和全程性健康教育对产后性问题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24):186.

[6]赖俏红,黄惠芳.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5):7-8.

[7]陈兵,张鲜茜,周宇.盆底肌肉锻炼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22):8-10.

[8]李棣.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对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5):138-139.

[9]李秋梅.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治疗子宫脱垂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0):218-219.

[10]任蓉,林国华.针灸治疗子宫脱垂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7):643-645.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biofeedback exercise o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uterine prolapse//

Zheng Qiuping,Qiu Shaohong,Deng Huisheng,Pan Biqi//
Maternity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Guangdong 5114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biofeedback exercise o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uterine prolapse.Method Divide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uterine prolapse into control group(n=60) and observation group(n=60)according to hospitalization order.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receive routine supporting treatment,pelvic diaphragm muscle exercise and electrical stimulation-biofeedback treatment.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the treatment of control group.Compare the effective rate of two groups.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97%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82%in control group,x2=16.85,P<0.05.Conclusio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electrical stimulation-biofeedback exercise has a great effect on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uterine prolapse.

uterine prolapse;acupuncture;electrical stimulation;biofeedback

R473.71

A

1671-9875(2017)04-0310-03

郑秋萍(1975-),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2016-12-11

潘碧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

10.3969/j.issn.1671-9875.2017.04.003

猜你喜欢

生物反馈盆底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的康复效果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