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那些事

2017-04-24宋炳坤

中国篆刻 2017年4期
关键词:硬笔特等奖硬笔书法

经典回顾

那些年,那些事

■ 宋炳坤

1962年10月出生,辽宁庄河人,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大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大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现供职于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

曾获得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

丁酉新春的一天,接到郑家禾老师的约稿,邀请我为中钢杂志开办的“经典回顾”栏目准备一点作品和文章,称约稿对象是历届中钢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我欣然应承。

书法是我的真爱。我练书法是从硬笔书法开始的,至今已近35年了,期间虽然没有经典作品产生,但回顾整理一下那些年发生的那些事,还是很有意义的。

我第一次见到《中国钢笔书法》杂志是1985年,在我工作的一个小县城庄河新华书店里。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练硬笔书法也就两三年时间,断断续续的,也不得要领。由于可供学习的资料太少,所以当我第一眼见到她时,别提心里多高兴了。蓝白相间的封面印有启功先生硬笔题签的“中国钢笔书法”,格外引人注目,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原来这是一期创刊号,封面下方印有“1985.1”字样。虽然跟现在比印刷质量和装帧效果简单了一些,但内容很丰富,我非常喜欢,爱不释手。从此以后,我便经常光顾书店寻找。1986年5月,我终于又见到她了,当看到其中刊登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10名特等奖作品时,更是让我赞叹不已,心向往之。

这两期杂志我现在仍然珍藏着,还不时拿出来看一看,每次看到她,犹如见到一位老朋友,倍感亲切。后来我便开始自费订阅,由最初的季刊到双月刊,再到月刊,从未间断。期间,我曾渴望自己的作品能在该杂志上发表,也向其投过稿,但未被采用。直到1996年,我的肖像、简介和两幅作品第一次发表在“书坛新秀”栏目,此后该杂志刊登过我的多篇文章和作品。可以说,她见证了我的整个学书过程,我的每一点进步和提高都离不开她的引领和鼓励。

1987年,大连市举办“我爱大连”硬笔书法大赛,这是该市举办的首次硬笔书法赛事,吸引了众多书法爱好者参加,我也准备了多幅作品参赛。后来得知该大赛优秀作品在大连工人文化宫展出,我抱着学习的态度,从庄河冒雨乘车四个多小时来到大连观展。展厅里,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在展厅里看了一遍又一遍,迟迟不肯离去。而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的一幅楷书作品入展,这可是我第一次入选市级展览。不仅如此,我还认识了时任大连硬笔书法研究会筹备组负责人、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主席张华庆先生和大连知名书法家李英寰先生,二人在点评我的作品后,指出学习硬笔书法应当从临摹古代优秀书法碑帖练起,建议我临二王小楷,我茅塞顿开,从此走上正规的学书之路。我从魏晋小楷开始,继而临摹东汉隶书,我的硬笔书法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不久,我的一幅作品在“美报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虽然只是一个优秀奖,但我仍激动不已,时不时拿出没有巴掌大小的获奖证书仔细端详,心里美滋滋的,这更加增添了我练好硬笔书法的信心。临帖真正让我尝到了甜头。

1989年,由华艺硬笔习字会主办的“全国硬笔临摹传统碑帖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我的一幅节临王羲之《东方朔画像赞碑》作品入展。为了观展,我在展览前一天赶到北京,这是我第一次到北京,当天下午就去寻找中国美术馆。在美术馆门口,见到了一个与我年龄相仿的年轻人,好像也是来观展的。经打听,得知其姓张,来自大连市瓦房店,我便断定他叫张奇岩(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大连书协主席团成员),对方先是一愣,当我作了自我介绍,并说出曾在《大连日报》拜读过他的书法作品时,我俩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次日,我和奇岩先生早早地来到美术馆。此时,美术馆门前早已人山人海,人头攒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硬笔书法爱好者集聚在一起,不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在交流着、探讨着,似乎是多年未谋面的老朋友,热情、坦诚。书友相见,签字留念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或站着,或蹲着,有的干脆席地而坐,签字签到手麻木。有的由于未带签字本,竟急三火四地跑到附近商店购买。我未曾想到,硬笔书法竟有如此魅力。

观涛

走进展厅,一幅幅硬笔临摹作品形像神似,令人震撼。我在欣赏作品时还不时向他人讨教,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获益颇多。开幕当天,主办单位还专门安排多位硬笔名家为大家签字留念,每位名家书桌前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那一天,我就得到了孟凡刚、阎锐敏、袁强、荆鹰等多位名家的题字。我还记得,那天下午有一场硬笔书法讲座,好像是孟凡刚主讲的,偌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会场静悄悄的,可见人们对硬笔书法知识的渴望。

厚德载道

刘禹锡诗二首

1992年,中国青年报社、台湾书友杂志社等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比赛暨海峡两岸作品观摩会面向全国征稿,得知消息后,我按照征稿启事要求花两元钱向主办方购买一张参赛用纸。当我接到信件打开一看,信封里面是空的,正在纳闷时,发现该信封内侧印有方格,始知该信封即是参赛用纸,后悔自己未能多购买几张。无奈,我只好小心翼翼地将信封拆开、摊平,心想就这样一张纸怎能写好作品,可是不写怪可惜的,写了也没有指望能够入展获奖,权当练字了。于是,我选好内容,以擅长的隶书书写后,寄了出去。未曾想,我的这幅作品竟获得“大学及社会组”二等奖,这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无意乃佳”吧!获奖后,我被邀请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颁奖大会和观摩活动。主办方还安排我们游览了八达岭长城,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那次活动,我还有幸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庞中华、田英章先生和台湾著名书法家张炳煌先生,至今我还保留着田英章、张炳煌先生为我的题字。

也是那次活动,我第一次吃上西餐,别说不会使用刀叉,就连西餐上来后如何去吃都不知道,只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后再动手,有的菜肴在饭桌上转了一两圈还未来得及品尝,就被服务生端走。那顿晚餐,我竟未吃饱。呵呵!

1999年,由中国钢笔书法杂志和原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七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颁奖大会在杭州举行,我的一幅《治家格言》隶书作品荣获特等奖,我应邀参加了颁奖大会。

作为当时有影响的“国字号”硬笔书法赛事,此前,我曾参加过第五届和第六届,分别获得优秀奖和三等奖。这次获特等奖消息是从《书法报》上看到,是樊中岳先生编发的。当时,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甚至认为是与我重名的参赛者获得的,与我无关。为此,我还专门打去电话核实“宋炳坤”是哪里人。

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发源于杭州,始于八十年代初期。有关资料显示,1982年在杭州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青年钢笔书法比赛,参赛作品有2.2万件;1984年在杭州举办第二次比赛,参赛作品达到31万件;1985年和1986年在杭州和北京举办的两次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参赛作品分别达到100万件之多,影响空前。虽然后来参赛者逐渐减少,但在第七届时仍有7万余人参加,共收到参赛作品13万余件。能在这么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五个特等奖之一,我还是很兴奋的。

在颁奖展览的前一天,主办单位专门组织一次获奖作者座谈会,大家兴高采烈,畅所欲言。中钢杂志总编、著名书法家王正良先生得知我是一名机关领导干部,在中钢大赛中三次获奖,且每一次都能上一个新台阶,很高兴,鼓励我要好好练字,取得更大成就。我深受鼓舞。

颁奖大会结束后,在展厅里,王正良先生不顾劳累,为求书者认真书写每一幅作品,先生在我的大赛获奖作品集里写道:“硬笔新秀合旧规,一波先动万波随,莫言书道明清尽,叱咤风云舍我谁?高惠敏兄诗”,体现出先生对一个书法爱好者的体贴和关爱。炎热的夏天,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但先生有求必应,我们深受感动。观展结束后,王正良先生还组织获奖者游览了西湖美景和西泠印社,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分外开心。

也是在这次活动中,得知樊中岳先生是本次大赛的评委,先生对我的获奖作品做了点评,称“这件作品好就好在其结字借鉴了《张迁碑》的拙趣,融合了《曹全碑》《史晨碑》的巧意。用笔既朴厚精到,点画、线条又显自然生动,清丽流畅。撇捺左右舒徐,波磔运用得十分得体,是一件取法高古、骨法洞达、结构谨严、意趣生动、神韵超逸,有思想、有个性的佳作”。谢谢樊先生,您过奖了。

洪应明《菜根谭》语

猜你喜欢

硬笔特等奖硬笔书法
慈善硬笔书法
周玥函
楊雅然
得特等奖的向日葵
首届中国钢笔书法青少年大赛 特等奖作品
硬笔书法欣赏
安秀扬硬笔书法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特等奖作品
硬笔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