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教育的默默耕耘者

2017-04-22□张

中国篆刻 2017年4期
关键词:葫芦岛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

□张 新

名师高徒

书法教育的默默耕耘者

□张 新

■ 丁幸生

1958年1月出生。葫芦岛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葫芦岛幸生书法学校校长。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书法热潮初起,书法教育尤其是硬笔书法教育开始大范围、大规模地展开。一些有识之士在这时开始研习书法技艺,从事书法教育,辽宁省葫芦岛市的丁幸生先生是其中的一员。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书法的江湖潮起潮落、往来聚散。我的恩师丁幸生先生依然坚守书法教育事业,耕耘不辍。

先生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待人真诚、处事低调,而教学成果却是显著而丰硕的。在硬笔方面,他创造了赫赫有名的葫芦岛现象——在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举办的第七、八、九、十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中,葫芦岛的参赛者都夺得了各类各级大奖,先后有1000多人次在各类全国比赛中获奖。在毛笔方面,多年来为多所大学输送了几十名书法专业的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生。成年弟子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中入展、获奖共计三十余次。

先生早年就参加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举办全国学习班,得到了曹宝麟、孙伯翔、聂成文、孙晓云等名家的指点。1989年先生拜著名书法家王正良为师,系统学习硬笔书法。这样的经历使他具备了正确的书法艺术观念和全面扎实的书法技艺,为其教育生涯打下了技术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先生逐步探索总结出一套书法教育理论体系。把中国古代哲学引入书法教育,以传统的阴阳学说来阐释书法构成,以大千世界的自然物象以及消长变化对应书写中的位置经营、长短轻重等构成要素的处理法则。这样的理论立足于书法本体,寻根溯源,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中国文字与书法的奥秘,正面回答了“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书法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生硬与支离的弊病。实用与艺术,硬笔与毛笔,临帖与创作……书法学习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在这套理论体系下从根本上统一起来。有了这样的源头活水,能够提高书法基础学习的效率;更能使学习者深入地理解书法构成的理论依据和书法艺术的审美原则,进而应用于较高艺术形态的创作实践。可以肯定,先生的理论体系不仅于书法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在新时期书法理论建设中亦有其作用与地位。

苏轼题跋一则

先生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培养了一批书法教师。从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黑河,到南部边境省份广西,每年都有很多有志于书法教学者慕名而来。他对每一个学习者都热情接待,并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倾囊相授且从不收取一分学费,古道热肠感人肺腑。先生的人格魅力使一些书法人逐渐向葫芦岛靠拢,并以他为核心形成了一个师生关系的团体。在先生教学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在他恬淡、无私、探求不止的精神感召下,这个团体在书法教学和书法创作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如今先生年近耳顺,身体康健,一众弟子们也都处于中青年。对于师徒们来说:书法之道,前路正长。

庄子《庄酒·知北游》(“義”应为“議”)

■ 马玉宝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考级中心注册高级教师、河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百人百日临名帖创始人。

王维《山居秋暝》

■ 刘文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 张实惠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凌源市书协主席。

贾岛《雪晴晚望》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局部)

■ 张 新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辛弃疾《贺新郎·凤尾龙香拔》(“万”后漏“里”)

■ 丁 硕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翰海沐风成员。

苏轼诗二首

猜你喜欢

葫芦岛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
◆其它
其它
慈善硬笔书法
◆ 其它
周剑初五体书法半百展
硬笔书法欣赏
安秀扬硬笔书法
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届主席团第九次会议北京召开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田中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