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治理: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

2017-04-22倪虹

文教资料 2017年1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倪虹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立德树人与班级治理在时空语境、价值指向、主体要件和规范体系上的契合性,针对高职院校班级的立德树人功能弱化现象,提出加强班级治理的各项措施,为立德树人提供了实践路径。

关键词: 班级治理 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

引言

现代国家治理旨在依循制度和程序,由国家主导、多利益主体互动管理社会事务和协调社会冲突。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职学生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主体,班级是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通过班级治理,让师生以制度规范为准绳、以民主平等为原则,通过对话互动处理班级事务,有利于进一步下移立德树人重心,释放教育教学活力,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立德树人与高职院校班级治理的多维契合

立德树人与班级治理的多维契合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时空语境契合。首先,立德树人和班级治理同处信息社会的坐标。“社会能否掌握技术,特别是每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策略决定性的技术,相当程度地塑造了社会的命运”①。信息技术加快了现代化进程。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去中心化”和信息的“共享性”、“扩张性”,又增加了思想整合、行动协调的困难。在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格局中,以什么样的主流价值引领(及如何引领)社会思潮,培养人具有什么样的(及如何培养)思想品德来凝聚共识、增强合力,持续推进现代化,成为新命题。其次,立德树人和班级治理共存于班级这个场域。“班级是学生生命活动的基本场所,是学校实现教育功能的基本单位和载体”②。立德树人和班级治理势必根植于班级的“本土”。

第二,价值指向契合。立德树人与班级治理的最高价值都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现代思想观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现代化的人主要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相适应而具有现代思想观念的人。首先,立德树人的目标是培养现代化的人,为推进社会现代化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保障。其次,班级治理既是人的现代化的产物,又为人的现代化提供了培養锻炼的条件,因为“现代化的社会只能由现代化的人创造出来,而现代化的人又只能在创造现代化社会的活动中培养、锻炼和成长”③。

第三,主体要件契合。立德树人与班级治理的主体广泛,意味着参与人员的广泛和参与方式的民主,即师生的广泛参与和师生的人格身份平等。教育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通过平等的多维交往、对话沟通,畅通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引起情感共鸣、解决思想问题。班级治理,就是师生平等交流,互换观点和意见,增强合作的紧密性,实现合作效率最大化。

第四,规范体系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对新时期国家、社会、公民应当遵循的价值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全面概括,为当前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确立了根本依据”④。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导向,拓展了发展方向,铸就了精神力量”⑤。班级治理就是在理想目标分殊、价值观念各异、行为特色多样的高职学生中,既尊重个性又加强引导,既发挥特色又保持协调,通过营造民主平等、创新实践的班级育人氛围,培养高职学生治理意识和治理能力。

二、当前高职院校班级对立德树人功能的某种弱化

第一,对权威的迷恋和滥用,造成师生情感淡化、高职学生主体性有所丧失。合理的权威有利于形成相对集中的意志和行动,提高组织运行效率;反之,失当的权威会造成情感疏远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对立、组织凝聚力消解。高职院校部分教育管理者主观预设了学生思想行为“双差”的前提,为急于获得班级管理“效果”,便施以严格有余、温情不足的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地以身份和制度压制学生思想,部分高职学生的批判精神受到钳制、主体精神受到压抑。

第二,班级制度不“接地气”,形同虚设、缺乏共识。班级制度是学生思想言行的“黏合剂”、“过滤器”,对于推进班级建设具有规范导向作用。班级制度只有接“地气”才能获得广泛而深刻的认同。高职院校部分班级缺乏长效制度,班级运行和效果仅凭教师责任感、个人经验和投入精力的多寡,仅凭学生已有道德水平和自觉程度,而对于自律性不强、行为习惯欠佳的个别学生缺乏有效的规制,这将对其他同学起到负面导向作用;有的班级“速成”的制度游离于学生,难以取得共识而形同虚设。

第三,立德树人工作体系不健全、载体单一,德育功能迷失。一是工作目标低,把系统的德育工作当成简单事务通过浅层的宣讲,深入的情感交流和人文沟通相对缺失;二是网络德育载体运用不充分,班级网络社交平台多以事务和信息传达为主,缺乏交互性,部分高职学生在海量信息面前游弋不定,德育实效提而不高;三是学分制逐步推行,学生的班级观念渐趋弱化,思想行为整合难度加大;四是班级层面德育的生活气息和实践品格缺席,德育工作被知识传授取代;五是班级对学生的德育评价止步于“文本”和“学习成绩”。

第四,学生“主客”分化,班级德育工作参与的广泛性缺失。高职学生因成长环境、学习态度和方法及思想性格等差异,在班级获得的表现机会和评价层次不同。性格活跃、学习优良和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更易受关注和认同,因而被赋予更多更高的期待,他们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素质提升,这些表现“突出”的学生逐渐成为班级的“主人”和“中心”;而个性不鲜明、表现不突出的学生,往往被边缘成为班级“客人”,在外界影响下极易背离班级或自我颓废,“马太效应”随即产生,班级事务成为“少数人的事情”。

三、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班级治理路径

第一,以人为本,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平等对话是班级治理的核心。首先,班级治理体系建设要回归“人的发展”,以职业发展为突破口,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合理厘清现实需求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既要回应高职学生对技能与文化素质培养、求职择业与创新创业等现实关切,又要根据个体特点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持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共进。其次,教师既要进一步修身立德树立形象、敬业修业提高素质,发挥对班级治理的设计、参与、矫正和评估功能,发挥对高职学生思想品德与能力素质的分析与评价、建议与指导功能,又要以宽大的胸怀、尊重的态度与学生平等对话,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中进一步提高班级治理效率和德育实效。再次,班级治理要坚持人才标准的多样性,做到“人尽其才”、“百花齐放”,力求人人扮演不同角色,在角色体验中激发高职学生发挥价值、敢于创新的精神。

第二,班级治理制度和文化建设要“吸灵气”、“接地气”,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班级治理在制度建设和文化培育上,首先要“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气”,并通过践行体现于行动。其次要“接”班级和专业的“地气”。这些“地气”包括班级状况、学生思想和心理状况、专业行业状况等,这是实行班级治理的依据,目的在于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在治理中增强对班级制度和文化的认同。班级制度建设,一是要健全制度;二是使制度既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旨和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又结合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专业实际;三是制度稳定、条目精要,“全员覆盖”和“全程执行”。班级文化培育,要在班级治理中善于和及时评价,将制度升华为文化;要活跃班级氛围,开展丰富而有特色的活动,在弘扬主旋律中倡导多样性;要在人文关怀中引领和矫正班级舆论;要在学生身边树立和學习典型。

第三,构建班级治理平台,为立德树人提供完善的实践载体和体验空间。“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⑥。角色实践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班级治理应就文明修身和班级文化、奖助评优、日常管理和服务、制度订立修改等内容,构建具有议事、执行和监督功能的治理平台。在班级治理平台上,学生以班级健康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制度为准绳,将他律与自律、管理与服务、纪律与自由、集体和他人利益与个人诉求更好地结合起来,就班级事务充分议决、按规执行、民主监督,培养集体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构建班级治理平台还要突出立德树人目标的指向性和治理对象的确定性、治理运行的持续性、治理载体的综合性。

第四,班级治理要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形成“众人拾柴”的格局。组成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承载着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期望,都是教育的重要一极,都有不同的个性和优势,因而都应具有平等参与班级治理的权利。班级治理,一是要完善制度并从制度上激励学生广泛参与班级治理,将其参与作为素质评价重要依据。二是通过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发现或隐或显的优势与不足,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振奋精神。三是丰富活动载体,开展具有趣味性和专业性、启发性和教益性的班级治理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自身价值,学会合作、友善待人,增强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结语

班级是高校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班级治理是高职院校立德树人重心下移的具体表现和创新载体。班级治理培养高职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增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将提高专业技能与提高思想品德结合,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注释: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

②徐冬青.走向民主的班级生活[J].思想理论教育,2004(Z1):66.

③王友洛.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孰先孰后——对一种流行观点的辨析与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0(4):106.

④朱善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立德树人工作[N].人民日报,2014-06-17(07).

⑤苗瑞丹,徐雅芬.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J].人民论坛,2014(32):17.

⑥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