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当“污水处理厂”的植物们

2017-04-22王贞虎

绿色中国·B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水葫芦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

王贞虎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文明的日新月异,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黑河”、“臭河”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1998年,长江告急!长江这条我国最大的“母亲河”,受到严重的环境污染。两岸数以万计的工厂把每天近亿吨的污水排放到江水中,一江碧水顷废变成浊流。

2000年,太湖告急!太湖,这个曾经美丽的湖泊,每天吸纳着沿岸几千万吨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引起藻类、浮游生物的猖獗,碧波荡漾的水面,恶臭熏天,几乎全被藻类覆盖!

2003年,苏州告急!这个被人们誉为“东方威尼斯”的美丽城市,不知几何时,污水泛滥成灾,姑苏河水发黑!

“急”情四射,人们不由紧急思考:有什么方法,可让污水长久消失?于是,“植物污水处理厂”应运而生。

2004年,苏州环保部门从300多种植物中精选出白姜花、薏苡、水鬼蕉、黄苞蝎尾蕉、叠穗莎草、黄花蔺等6种植物,要让它们在又脏又臭的姑苏河里表演“魔法”。果然,只几年工夫,这些植物利用“吃”细菌、“吸”磷、“灭”氮的“杀手锏”,大“吃”污水,狂“吐”清水,就将苏州城变得美丽如初。

與此同时,环保专家则在太湖大量种植凤眼莲、水浮莲、水风信子、菱角、芦苇、蒲草等水生、沼生植物,让它们从源源不断流入的工业废水中狂“吃”金、银、汞、铅、镉等重金属。不到几年,太湖水质也大有好转,“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歌词中的妖绕风光重现。

在长江流域一带,人们则广泛种植芦苇。这些芦苇,犹如饿虎下山一样,风卷残云地“吞食”着江水中的磷酸盐、氯化物等工业废水,长江水又一天天清冽起来。

科学家测定:一片能“吞食”污水的植物,竟相当于一座二级污水生化处理厂!而且,它们比污水生化处理厂更长久、更环保、更经济实惠。建设“植物污水处理厂”,美化环境,一年种植,多年受益,处理一吨废水成本仅需5分钱!

科学家宣称:植物污水处理厂的“环保工”们神通广大。比如:种植1公顷凤眼莲,1天内可“吃”污水中的银1.25千克、金、铅、镍、镉、汞等有毒金属2.175千克。1公顷水浮莲,每4天就可从污水中“吞吸”汞1.125千克。而将芦苇栽植在污水中,几天时间,污水中的磷酸盐、有机氮、氨和氯化物将分别减少20%、60%、66%和90%。而在含氮较多的污水中放养小球藻,只需48小时,污水就被净化得可用于灌溉农田。在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下,一公顷水葫芦能将800人排放的氮、磷元素当天吸收掉。

经实验证明,多种高等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氮、磷和各种重金属以及酚、氰、农药等有机物都有“处理”能力。其中,水葫芦、水花生、水葱、浮萍、紫背萍、弧尾藻、宽叶香蒲等能吸收、分解废水中的营养盐类和有机污染物;水葫芦、水花生能从污水中除去镉、铅、汞、铊、银、钴、锶等重金属元素。除此之外,浮萍在夏秋也能大量吸收、积累电厂洗煤废水中的重金属元素。

“植物污水处理厂”的原理是什么呢?

原来,在种植水生植物的水下,往往都埋有约1米深的沙、20厘米厚的沙砾。污水经过时,治污植物就通过根茎“吞食”污泥中的各种毒素。随着植物不断长高长壮,它们身体里面就会积蓄更多的毒害物质。层层积累,久而久之,污水就被净化了。

“治污植物”不仅“吞食”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还能分泌出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杀死污水中的细菌。比如,芦苇和泽泻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把这两种植物种植在每毫升水含有600万个细菌的污水中,12天后每毫升水中只剩下10万个细菌。水葱、水生薄荷和田蓟具有更强的杀菌本领,将它们种植在每毫升水含有600万个细菌的污水池中,2天后水中的大肠杆菌全部消失。国外有的城市制备自来水时,就利用水葱来杀菌。将河水先用氯气消毒后,再从水葱丛中流过,这样就将水中尚剩下的大肠杆菌全部消灭,从而使水质达到饮用标准。

从上述事例可见,植物的确是净化污水的“能手”,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责编:刘倩玮)

猜你喜欢

水葫芦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
水葫芦
硝酸银沉淀法去除高盐工业废水中卤化物对COD测定的干扰
基于无线遥控的水葫芦清理装置的设计
水处理工艺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
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的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水葫芦的秘密
北京工业废水排放将出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