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数字媒体视域下漫画的视觉形态

2017-04-22李月李珵

艺术评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漫画家视域漫画

李月 李珵

一、数字媒体概述

数字媒体基于现代通信工程技术、子控制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等多种电脑技术基础之上,可供搭载文字、图形、动画、音乐等多种感官媒体,通过一定的编码技术传输和储存,是网络时代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媒体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一个新的信息传输的时代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数字媒体传播时代中的漫画

数字媒体的兴起和发展,让数字媒体的传输更加便捷,搭载信息量也更加丰沛,同时增加了普通民众对于其关注领域的了解、参与程度,漫画领域亦是如此。漫画作为一种故事表达形式,用一定的艺术手法对人物或动物形象进行简化、变形后成为视觉故事的叙述主体,经过漫画家的演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观念、观点或世界观,在制作方面对漫画家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传统媒体时代,漫画的传播主要是出版传播,搭载的媒介可以细分为杂志连载和漫画单行本两类。与传统传播相适应的是在传统媒介应用时代,电脑仿自然技术也未大范围推广漫画家绘制漫画的过程较为漫长,且修改也存在着多种困难。而在国内、国外电脑仿自然绘画技术推广之后,绘制漫画的经济门槛和技术门槛都有所降低,且绘制效率提升、修改便利,但空有作品而没有平台,对于漫画事业的发展有着相当大的阻碍。随着“有妖气”“微博漫画”等多平台渐执牛耳,数字媒体开始涉及漫画领域。相对于传统媒体,数字媒体传播的漫画没有出版类作品反馈的压力,数字化的操作平台则可以让漫画家低门槛进入行业,了解、推广传播速度相较于传统媒体有巨大的提升。门槛的降低同时意味着竞争的激化,数字平台的漫画观众对于漫画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黑板漫画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观众倾向于选择彩色漫画来满足自己的视觉需求。对于漫画家来说,彩色漫画固然能够更好展现自己头脑中的世界、故事,但同样意味着相对于黑白漫画来说,需要用更多的工期来完成相同篇幅的漫画内容,漫画家需要对画面内容进行一些取舍以让自己的作品更加适合市场的需求。以漫画《镇宅》为例,其中一副场景是一个朱门近景,传统的黑白漫画会用一些不同网点来展现门、瓦、房檐、石狮、灯笼等元素的亮部、暗部与材质,而在该彩色场景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漫画家的取舍。画家放弃了桃花的细节勾勒,而用深浅不一的色彩笔刷寥寥数笔描绘出了桃花的形态,且与“镇宅”二字的水墨风格相呼应;放弃了传统的光影表达方式,而采用了贴图和色彩的变化相结合的形式,将观众的视觉中心集中在了有“镇宅”含义的石狮、门神之上,用和谐简洁的色彩搭配达到了漫画用场景来叙事的功能,匠心独运。

三、数字媒体视域下漫画的视觉形态

(一)构图方式的创新

在传统漫画的视觉形态表达上,由于受到纸张、印刷方面的限制,构图是间断的、规制的排列。而在数字媒体环境下漫画的构图呈现出不间断的连续排列,可满足人们应用数字浏览器的要求。例如在微博中,可使用“长微博”自上而下连续的构图方式,免去了翻页的困扰。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连续构图的视觉呈现方式,彻底打破了传统漫画所谓的页数限制,叙事节奏和阅读体验大大提升。

漫画创作者更需要关注漫画本身的情节、叙事和色彩等元素,使漫画更吸引读者。同时,美国漫画家斯科特,麦克劳德就数字媒体下的漫画构图提出了“无限画布”的概念,漫画可在数字媒体下采用任意尺寸和形状以及图像连续的方式进行设计和表达。

(二)分格方式的创新

分格是漫畫创作独有的视觉形态元素,决定漫画的阅读顺序和整体视觉效果。传统漫画的分格方式较为单一,单个格子的时间是相对静止的,只有在整体中才体现出流动性。而在数字媒体视域下的漫画分格方式有了明显的创新,一方面在连续构图的基础上通过格子的大小、距离来营造漫画特有的视觉形式,另一方面分格更加自由,创作者可以根据漫画叙事需要自由安排格子位置、大小,甚至出现了淡化格子的视觉形态方式,将漫画格子这一特有要素舍弃,通过连续绘画和长画卷方式来呈现漫画。

(三)表达方式的创新

数字媒体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交互陸和动态条件。数字媒体下的漫画表达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一方面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的特性,将超文本、动态漫画这一视觉形式应用于漫画创作。动态化将漫画从“静止”的造型中解放出来,在画框的二维界面上包含了时序上的运动性。在动感手法的调配下,漫画中“瞬时事件”的凝固效果被不同程度地活化。另一方面,将交互性充分运用在漫画视觉形态中。例如漫画《Mimis Last Coffee》,在分支剧情设置中,读者可在数字阅览器中选择性地阅读不同的支线,也可以将图片放大缩小进行阅览,给予读者特别的视觉刺激。

(四)线条、色彩的创新

漫画的视觉形态是在漫画这一叙事、绘画技法体系下,根据漫画特有的审美价值、评定标准所运用的漫画的绘制技巧和手段。与绘画的基本要素相类似,点、线、面、体、光影、空间、色彩、肌理等同样也是漫画视觉形态的基本要素,通过运用这些要素,表达画面中的节奏感、远近感和疏密感等,运用对比达到画面的和谐统一。

数字媒体视域下漫画在应用这些基本要素的同时,可以运用数字媒体的相关技术手段将画面效果升级,达到普通绘画技法无法达到的视觉效果。同样以《镇宅》漫画中的场景为例,其中一个场景从整体来看,从人物近景和宅院远景的对比以及“风”效果的描绘,强烈地表达出来了画面的一种若有所思怅然惘矣的情感;相对于近景和建筑的清晰,远处重叠的山峦和若隐若现的桃花则运用混色程度高、流量和透明度低的笔刷绘制了朦胧模糊的景色,远近的明显对比运用了数字绘画的相关技术。笔者分析,远景近景应在不同的图层绘制从而保证在建筑物与远景的交接处线条与颜色互不影响,形成了工笔和写意两种技法共存于同一张漫画插画之中的富有意趣的视觉结果;在绘制桃花丛的时候,数字绘画技术给漫画家带来的便利在于可以运用油画、水粉的技法将桃花描绘出水墨画的效果,与插图整体意境相融合。明显的线稿只有宅院建筑群落和人物的线条,其他画面中的元素则是用色块来表达的,这样的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画面的两个重心“宅院”“人物”突出出来。而传统漫画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一般是用视觉导引线和网点的方式将周围的次要元素遮盖、减弱才能够完成,这样的画面在数字媒体时代会给观众一种过于密集的感觉,观众接受程度低,不利于漫画的推广。

四、数字媒体视域下漫画的发展前景

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漫画事业的兴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在未来,运用多种电脑绘画技法,可以出现更多吸引观众视觉重点、情感共鸣的漫画作品,随着漫画题材越来越多,漫画家绘制的世界也不再局限于古代、现代或是未来的地球生活,主角也不单单是人类,丰富的漫画题材和内容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同时,漫画必然会在数字媒体平台更加蓬勃的发展。数字媒体视域下的漫画产业健康发展还需要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该领域的一些行为,保护好原创漫画的知识产权、维护好观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漫画网站与漫画家应配合做好漫画的分级工作,保证受众可以通过关键词、分级、名称、预览图等手段找到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作品。

数字媒体是一个综合的平台,漫画的发展除了可以有更多的阅读量之外,还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平台改编成动画作品,继而发展衍生产品如游戏、手办、周边日用品等,从而形成一个以漫画设计编绘作为生态系统的原创设计源头产业生态系统。以“有妖气”漫画这一数字媒体平台为例,该公司与视频播放媒体网站、动画制作公司等不同媒体、平台合作,将自己网站的数部漫画改变成为了动画,让漫画的生命力再次延长,例如《十万个冷笑话》《脑端》等,腾讯漫画亦有《尸兄》改编的《我叫白小飞》等作品。

五、结语

漫画特别是现代意义上的剧情漫画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技术的支持,漫画技法融入了世界各地的优秀绘画技法和艺术元素,漫画角色或简易或写实或可爱,无所拘束,漫画家可以绘制更多主题和立意的漫画作品。笔者相信丰富的题材和优秀的媒体运作手段将共同推动数字媒体平台的漫画有序、健康地发展。

论文系2016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数字媒体视域下潯画的视觉表征研究》相关研究成果。

李月: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李埕:武汉工程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漫画家视域漫画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核心素养视域下“单摆”一节的教学思考
高考开放性试题视域下的初中历史论述能力提升策略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数除法计算教学策略
呆呆和朵朵(24)
呆呆和朵朵(23)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