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新闻受众的微信平台再传性与互动性影响分析

2017-04-20彭巍颐

科技视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微信平台受众

彭巍颐

【摘 要】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闻媒介的巨大变革,受众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体育新闻的更多;8.06亿之多的微信用户,打破了体育新闻传播的传统格局,体育新闻受众以微信平台为媒介的再传与互动,延展了体育新闻的路径,拓展了体育新闻的内容与效能,从而使新闻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对新闻媒体的创新具有推动作用。

【关键词】体育新闻;受众;微信平台;再传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各项体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体育新闻也成为了自媒体中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新闻门类之一,特别是微信平台的发展,使得体育新闻的传播呈现出了再传性与互动性的优势与特点,对体育新闻传播与受众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1 体育受众的主要特点

1.1 受众的本体特点

受众是由有着许多个性差异,但是又有广泛联系的无数个体组成的复杂的群体。体育新闻受众属于体育的“专门受众”,参与传播活动具有很明确的方向性与目的性。体育运动因其独特的魅力与健康功能,拥有广泛的爱好者,因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从小学到大学不间断的学校体育教育,拥有绝对的体育能力,因此也拥有广泛的“专门受众”,受众在体育新闻的再传与互动方面的参与性与参与能力具有绝对的优势。

体育本身最大的特点是身体的活动性,而身体活动所带来的各种体验,对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体育项目技术的高难性、惊险性、造型的艺术性、团队配合的默契性等,其文化魅力对于们有着深深的吸引力,体育已成为全社会的需要、人们生活与文化的需要,成为人们一种集健身、娱乐、休闲与人际交往于一体的生活形式。体育新闻有充满身体感受性、参与性、观赏性、娱乐休闲性与情感体验特征的内容,还有对新闻内容中的人或结果有着明显的地域性、情感倾向性的受众,正是这些鲜明的特征,使越来越多的人关心体育新闻、观看体育新闻、参与体育新闻的互动与再传活动。

1.2 受众的外化特征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体育已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人都不程度的对体育有一种亲身体验和认知,由于体育竞赛的激烈性、悬念性、结果的不确定性、高情感性特征,不但吸引着热爱与关注体育的广泛受众,同时具有以中青年为主、以男性为主的鲜明特点。

另一方面,最有新闻性、新闻源和受众群体的是体育赛事,但在事物发展进程中,随著“娱乐化”新闻的发展,曾以体育赛事报道为主的体育新闻,“软新闻”报道也越来越多,不再局限于体育赛事(运动)本身,而是扩展到跟赛事(运动)有关的人、事、物的边缘性新闻,报道策略逐渐走向多元化、娱乐化,以吸引受众的眼球,体育的“专门受众”泛化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的“普通受众”。

2 微信平台新闻传播的特性

2.1 再传性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支持上传视频、文字、语音、图片,可以一对一播,也可以一对多播,已成为绝大多数人不可缺少的社交应用,据腾讯公布2016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用户数达8.06亿。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张小龙在一次演讲中说:“20%的用户到订阅号里面去挑选内容,然后80%的用户在朋友圈里去阅读这些内容”[1]。这显示了很多新闻受众的信息来自微信朋友之间的再传,可以说手机微信是获取信息、再传信息的重要平台。

“受众是社会成员之一,他们收受新闻信息之后,由于一定的心理需求会向他人转述这些信息”;“受传者成了新闻信息再次传播的中介,他本人则成了人际传播中的信息传播者。”[2]体育新闻特别是体育赛事新闻,“突发性”事件较少,其项目、时间、地点、人物等内容一般情况下会有先前的预告,公众有一个先前了解,因而对新闻有一个预期的期盼,所以在预期的时间点,受众有随时随地获得新闻的强烈渴望,特别是体育赛事新闻,很多时候往往是现场“进行时”(直播),新媒体时代阅读移动性的特点,促使受众更多是即时通过移动终端获取体育新闻,再传成为手机微信的一种特殊传播方式。

2.2 互动性

“对于任何性质的新闻媒介,受众的接触与选择,都是其一切功能目标实现的首要前提”(李良荣)。微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不仅给新闻传播者提供了新型快速的流通渠道,同时,也给受众创造了互动的自由平台。在这个自由平台上,每个用户与关注者之间互相联结,进行信息的传递、叠加和补充,在这一过程中,微信直接连接传者和受者,模糊了各自的角色与身份,通过用户的关注、转发、互动,实现新闻信息的重新组织,使互动本身具有了生产的实质与意义,受众可对体育新闻进行评论、点赞、回复、转发,包括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独特的呈现形式,这种独特的互动使得原本单一由传播者生产的新闻视频、图片、文本等元素在流传与互动过程中,生成混杂融合的新闻状况。

3 受众再传与互动对体育新闻的影响分析

3.1 受众角色的变化延展了体育新闻的路径

传统媒介新闻传播的路径遵循“信息源—新闻媒介—受众”单向路径,受众是被动的接受信息,也是信息传播的最终指向与终结者;新媒介的应用,更多的受众可以参与到新闻传播的路径中来,并按受众各自的接受特点进行加工、生成更丰富的新闻产品,通过互动后再传播给受众,新闻不再只是由传播者流向接受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两者之间的角色可以进行互换。

由于体育新闻受众的微信传播具备平民化、私人化、交互强、多样化等特点,体育受众利用微信平台进行新闻阅读、互动、讨论、传播,这一过程中受众之间更广泛地进行互动和融合,图文信息量加强了新闻的视觉冲击与现场感,互动与讨论增添了更多、更独特的新闻内涵,受众既能纵向收集和保存新闻信息,又能横向收集与传播更广泛的信息资源,延展了体育新闻的路径,激增受众信息量。endprint

3.2 受众的再传与互动拓展了体育新闻的内容与效能

体育新闻受众不同于其它受众,因为体育受众的本体特点,体育新闻可以唤醒受众对身体感受性与情感体验的记忆,因而其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特征也显得更突出,特别是体育赛事直播,其激烈性、悬念性、结果的不确定性特征,受众对新闻中的人或结果地域性、倾向性等高情感色彩因素,使受众对体育新闻更能产生“互动”与“互文”与“再传”的欲望与冲动,会融入一定的主观思维与判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积极、有所针对地融入微信平台的信息传播与制作的过程,并在互动中进行新闻生成的再传,每个受众之间联结成一张错综复杂的大网,进行信息的传递、叠加和补充,产生裂变,从面加大了新闻的传播面,延伸了新闻的内容与话题,同时也开阔了受众的视野,愉悦受众的身心,表现出体育新闻的正效应。

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众文化的长足发展使得融入了娱乐元素的体育新闻的内容与形式更有市场,更具‘卖点,于是符合消费主义快乐原则的娱乐化新闻迅速蔓延。”[3]体育犯罪、“黑哨”、兴奋剂、运动员丑闻、体育明星风流轶事等报道等越来越多,受体育受众的主观性的影响,会产生偏激偏执言行,或不同的观点与看法,并在个体或微信群体之间互换、共享,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新闻的生产、传播处于一种无“把关人”的放任状态,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偏”现象,受众不一定以大众媒介的观点代替自己的想法,大众媒介的作用被削弱、抵消,但受众之间的交流互动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沉默的螺旋”效应,形成多维度的“沉默的螺旋”,主流制导作用力分散,受众间“多数人的意见与看法”也不一定形成“气候”,消减了“沉默的螺旋”负效应。

3.3 受众的主观能动性对新闻媒体的创新具有推动力

一则体育新闻报道,一个体育表演、一项体育项目、一场体育赛事的画面追踪与文本报道,所表现的是媒体人主观选择新闻的角度与侧重点,由于体育新闻受众的微信平台再传性与互动性,新闻传播由單向信息传输向扩散式的多级传播转型。“在微新闻对传统新闻形成巨大的冲击力的当下,微新闻的传播完全实现了‘从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到‘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的转变。”[4]一方面在新闻生成过程中,媒体人发挥着渠道、联系者、代言人的作用,通过议程设置促使受众形成“共识”,把握新闻媒介发展的主流方向;另一方面,受众在互动过程中通过“传播者”和“接受者”角色变换,可以从多样化视角分析事物,也可以通过对媒体传播或给与认可、肯定,或进行抵制、排斥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形成群体意识而发生“反转”,影响着新闻媒介发展的主流方向,致使新闻媒介必须对新闻受众的实际需求进行充分地研究分析,并做出必要的改进与创新,推动“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融合发展,提升优势意见传播渠道的通畅性。

“传媒影响力从内涵上看,是由吸引注意(媒介及媒介内容的接触)+引起合目的的变化(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的受动性改变)两大基本的部分构成的”[5]。传媒的影响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体育媒体因受众本身特点与体育内容的特殊性,“吸引注意”和“引起合目的的变化”两大基本部分有特殊的环境优势,从受众的主观能动性的角度看,受众的参与渴望与参与能力较强,除了是“接受者”外,更有再传与互动的“传播者”能量,而微信平台的便捷功能与多形式推送方式,为受众的再传与互动提供了很好的传播环境,促进了受众的沟通、交流、表达和选择,为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对推动体育新闻的发展、促进传播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语

手机微信平台等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内容和渠道更趋多元化。因为体育的独特魅力与体育受众“专门”化的特殊特征,受众在成为信息的接收者的同时对转换成信息传播主体的渴望与能力更强,产生新闻的再传与互动行为更多更快,使传播主体多元化、信息来源多元化、信息壁垒弱化、信息反馈加快,使新闻朝深度方向发展,从而使新闻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刘晓景.张小龙讲述微信八大法则[EB/OL].财新网,http://companies.caixin.com/2014-12-11/100761768.html 2014-12-11.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141.

[3]谷鹏,陶玉流.1949 年以来我国体育新闻报道视角的变化[J].体育学刊,2011,18(2):41-49.

[4]冯波.网络微新闻的社会价值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2(6):19.

[5]陶贤都.媒介融合视域下科技新闻传播影响力提升的路径[A].第六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2008:608-612.

[责任编辑:田吉捷]endprint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微信平台受众
体育新闻中的辞格运用
论体育新闻报道内容和形式的改变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思考
基于微信平台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初探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体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