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2017-04-20杨子江吴小伟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工程学院大学生能力

杨子江,吴小伟

(湖北工程学院 新技术学院 城市建设系,湖北 孝感 432000)

大学生创业教育调查研究
——以湖北工程学院为例

杨子江,吴小伟

(湖北工程学院 新技术学院 城市建设系,湖北 孝感 432000)

大学生就业问题如今已经成为国家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要解决这一问题,创业带动就业是有效的途径之一。本文以湖北工程学院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大学生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践三方面进行研究,努力探寻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就业;创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 当前,国家以及各省都非常重视大学生创业问题,出台很多政策向大学生创业倾斜,很多相关部门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甚至还有部分高校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知识的培训和推广,为创业学生提供资金资助和服务咨询。其次,政府也出台了帮助毕业大学生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如《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三年内自主创业可享受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其中,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创业的,可向所在高校申领《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离校后创业的,可凭毕业证书直接向创业地县以上人社部门申请核发《就业失业登记证》,作为享受政策的凭证。” 为此,笔者围绕当代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以及对创业的想法在湖北工程学院进行了随机调查。

一、大学生创业观的调查与分析

笔者随机选取湖北工程学院的在校大学生,年级在大一与大四之间,总共发放调查问卷1520份,实际回收1445份,排除无效问卷6份,实际有效问卷1439份,问卷有效率为94.67%。其中男生872人,女生567人。本次调查对湖北工程学院的文、理、工、经、管、法等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同时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对问卷调查中的题目回答并无太大差异。这就表明大学生的创业观,不会因为专业的不同、学校的不同有太大的差异。出现这样的结果,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各个高校对创业观的教育是针对整个毕业生而言的,大学生就业前的职业指导课程是覆盖全体专业、全部毕业生的;另外一方面,各个省市对于毕业生进行创业的优惠政策都差不多。因此,不同的大学生在创业观上所接受的教育是大同小异的。

(一)创业激情不高

由图1“大学生创业计划调查”可以看出有18%的学生完全不考虑创业,确定选择创业的学生只有21%,而有61%的学生选择观望。然而有创业意愿不等于有创业行动,虽然21%的学生表示会考虑创业,但是实际上仅有4%不到的学生会真正参加各式各样的创业活动,而且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有更多的创业热情,但是他们的创业活动是谨慎的,大部分人是心动大于行动。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更清楚地定位自己,而且创业的风险、创业所需要负担的责任,甚至是家庭的情况都会冷却大学生的创业热情。此外,通过调查发现,公务员是现如今最受大学生喜爱的职业;其次,国企、外企由于工作稳定,待遇优厚,也是大学生工作的首选职业。所以在创业前景不明确的情况下,加之上述职业待遇良好等因素使得大学生创业热情不高。

目前政府虽然出台了众多帮助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但学生真正利用政策为其创业服务的不太多。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于学生主人翁意识不强、自主性不高。另外一方面,高校在宣传创业方面投入不足,在创业观教育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制度体系,并由此固定下来。

图1 大学生创业计划调查

(二)希望受到有关创业方面的教育或培训

由图2“培训创业意向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表示在接受创业培训之后,愿意进行创业。由图3“课程参与调查”可以看出,如果在大学中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超过一半的学生表示愿意参与。由此可以发现,如果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对创业进行系统的教育宣传,就会多出大量的创业者。

经过访谈,我们得知现阶段许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都会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上大学,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更不要说所谓的创业观了。大学生创业观的形成离不开课程的专业培养、锻炼创新能力和成熟的社会经验。然而这些并非某一门课程就可以解决的。通过对湖北工程学院的调查问卷显示,80%以上被调查的大学生没有毕业之后创业的计划。

当代大学生都是知识性人才,他们系统地学习了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了某专业的专业知识,是具有创新精神和不错的实践能力的人才。如果学校开展有关创业知识方面的教育,设立创业教育系统,建立职业教育培训,会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对学生的创业可以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在国外,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完善的高校职业培训机制,有的高校甚至开发出了切合实际的创业培训教材,对学生创业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

图2 培训创业意向调查

图3 课程参与调查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不够

由图4“创业率与实践能力散点图”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越高创业成功率越高。想要创业成功除了足够的理论知识之外,实践也是创业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都十分匮乏,这就导致少有人创业,即使创业,失败率也十分高。实践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任何一次创业中,所发生的问题都是不同的,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答案,所以需要的是灵活的变通和明确的决策。这所依仗的就是创业者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强,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得心应手,反之,则手忙脚乱。大学生在校期间,学生的自我思想发展空间具有局限性,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创造性不强,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偏少且单调,对什么叫创业、如何创业认识不清。所以,应让大学生多接触社会,让他们在感受社会的激烈竞争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适当提供实践机会或模拟创业的环境,让学生从实践中培育创业观,增强创业的心理准备。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现在就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案例到案例,很难接受真正的实践。要知道知识融入内心才会变成能力。所以在现在死读书的大学生中,创业失败也不足为奇。

图4 创业率与实践能力散点图

二、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帮助他们,让他们勇于创业,合理创业,成功创业,是做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

(一)提升学生的自我实践能力

自身能力培养是大学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学生创业的重要筹码之一。大学生的个人能力越强,创业的成功率越高。所以,大学生应当培养自身的实践能力,提升创业的可能性。

1. 善于观察琢磨

大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勤于观察各种事物,并且要仔细琢磨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众多大学生不善于观察,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并且草率下结论,从而影响对事物的正确判断。所以大学生应当强迫自己锻炼这种能力,用来指导自己的思想。

2. 善于运用知识

大学期间会学到很多知识,在实践中要善于运用这些知识,既不能死抱书本,也不能完全舍弃书上的知识。大学生应当多读书,集思广益,并且积极熟练地运用到实践中来。

3. 善于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能力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在创业途中,你的表达能力不论是在体恤下属,还是在外交谈判中都占着很重要的地位,表达能力强的人可以用语言来感染别人,说服别人。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人与人交流方式,其次是肢体语言。大学生应当通过语言沟通、思维训练、社会活动参与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4. 善于与人交往

与人交往的能力是指社交能力,大学生要通过礼仪课的学习,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知识与准则,并在实际与人交往中矫正与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恪守原则,尊重他人,诚信交往。实践证明,擅长与人交往的大学生,在创业方面成功率更高。

除了以上能力之外,大学生还应该培养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创新等能力,这样才会在创业中更加顺利。

(二)提高高校创业教育的水平

高校是传递知识、培育人才的地方,从入校开始就应该让大学生接触创业相关的课程与知识。合理的安排课程,把创业教育贯穿大学四年,让他们拥有明确的目标和足够的斗志与信心。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要与时俱进,要与不断变化的社会接轨,努力帮助他们,让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

1. 全程化的创业教育指导

就业指导全程化就是要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就业和成才的教育和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讲座、就业服务信息网、校园文化活动、日常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和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人生价值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创业全程化指导从大一新生开始,然后分年级不断的深入。对低年级学生主要是思想的引导,进入高年级就要讲解一些创业素养、创业经验、创业风险的处理与应变。这样就能使创业指导全程化。

2. 创业教育专业化

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重任,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应向专业化发展。高校的创业教育要想得到实效,那就必须有专业的团队,当前国内大多数的创业教育讲师是没有创业经历的,虽然有理论的支持,但是实践与理论并非相同,所以我们更需要一些有过创业或者投资经历的导师,使整个团队专业化,这样才能提高创业教育水平。

3. 加强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的创业课程体系尚未有创业方面的培训与教育,而且就算有也仅仅是一两节的公开课,没有详细的教育与培训。这样少量的公开课是很难取得成效的,而且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更是效果甚微。所以,目前高校要提高学生创业率,想要增强创业教育,有必要加强创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创业教育课程,不能死抱课本,要不断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师是引导者同时也是合作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各种创业活动,教师要在合作中进行教学。

(三)加强社会对创业的关注度

大学生由于初入社会,对未知的社会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而且由于创业教育的不足,对创业更是一无所知,面对众多创业失败的先例,让具有一腔热血的创业青年望而却步。所以我们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让大学生对创业充满希望,让他们看到创业的前景,有信心、有动力创业。

1.营造良好的社会创业氛围

一个良好的创业型社会氛围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还能促发创业者的热情与信心,让他们鼓足勇气进行创业。对创业型人才来说需要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大家寒窗苦读数十年,就是为了找一份条件优越、社会地位高、薪水高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花费众多的时间和精力,冒着巨大的风险,甚至要经历巨大的挫折和失败来进行创业。所以中国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相当低,也正因为成功率低,进一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对创业的信心、激情和勇气。这样恶性循环会导致更多的大学生放弃创业这条路。所以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以创业为荣的社会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它将会帮助大学生创业。

2. 规范社会舆论

所谓社会舆论,就是针对特定的现实客体,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通过言语、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情绪,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碰撞、感染,整合而成的、具有强烈的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整体知觉和共同意志的外化。社会舆论产生的能量是十分巨大的,它反映了大多数人的思想。在创业教育方面,社会舆论可起到不小的作用,所以一方面有关部门应当关注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动向,让他们弘扬真、善、美等正能量,让大学生积极、乐观;另一方面用那些创业成功的代表来教育大学生,以激励当代大学生,鼓舞他们的士气,让他们对创业充满信心与斗志。

创业教育是当代教育中的一种,需要进一步培育,大学生想要创业成功需要社会、学校、创业者本身三方面的努力。进行创业教育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努力思考,积极探索,就能够找到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从而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连军)

Investigation into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Hube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YANG Zi-jiang, WU Xiao-wei

(Institute of Urban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of New Technology, Hube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Xiaogan Hubei 432000)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jor issues during the country's construction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we think entrepreneurship promoting employment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students' employment. In this paper, we take Hubei College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study the three areas of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passion, entrepreneurship training,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in order to find an effective way to build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10.3969/j.issn.1009-2080.2017.01.006

2017-01-12

杨子江(1974- ),男,湖北应城人,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城市建设系教授,系主任、党总支书记。

G647.38

A

1009-2080(2017)01-0028-04

猜你喜欢

工程学院大学生能力
福建工程学院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福建工程学院
福建工程学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福建工程学院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