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外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发展研究

2017-04-20张渊李成帅

科技视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图书馆

张渊 李成帅

【摘 要】以馆际互借的基础理论为背景,通过对国外图书館馆际互借服务的探讨与分析,并结合国内馆际互借服务的现状,总结出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下,创建国内特色的馆际互借模式及提升馆际互借服务的一些方案与策略。

【关键词】图书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资源共享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library Loan under the Big Data

ZHANG Yuan LI Cheng-shuai

(Library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Sichuan 63700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about foreign library and domestic library in interlibrary loa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interlibrary loan.Then it sums up that how to create the special interlibrary loan model in our country and list some strategies to enhance the service under the age of big data by combining with the status of domestic interlibrary loan service.

【Key words】Library;Interlibrary loan;Document delivery;Resources sharing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伟大构想,作为文献资源保障和代表学习文化中心的图书馆的发展就成为了推进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节点。但是由于市场经济下期刊商业化已逐渐渗透到了学术传播中,加之图书馆经费受限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域的图书馆发展极度不平衡,藏书资源更是天壤之别。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诞生,通过馆馆合作、馆际互借来实现图书馆间资源的互惠互利,犹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将图书馆已有的文献资源最大化的利用起来。

馆际互借是整合图书馆文献资源并将资源活化的一个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多个省市图书馆在上世纪末就签署了《全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公约》,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馆际互借工作的开展情况并不十分理想,同国外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借力大数据时代和互联网+概念的引导,大力发展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建设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就变得尤为重要,其对加速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馆际互借服务理念

1.1 馆际互借历史

馆际互借(Interlibrary Loan)是活化馆藏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将不同馆内的文献资源通过返还式与非返还式两种方式外借于其他“兄弟馆”或者“合作馆”,以满足广大群众对学术知识需求。虽然馆际互借在中国的历史并不久远,但是其在美国已有百年的历史了。上世纪初,美国国立图书馆开始尝试将馆藏文献资源向其他图书馆实行外借服务。191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馆际互借规则,也就是《美国图书馆互借实施规则》,随后其他发达国家也先后制定颁布了类似的互借规则。1966年美国建立完善了《全国联合目录》,国会图书馆通过此目录整合了全美所有的文献资源,并为读者提供了信息咨询,读者可以通过身边任意一个Public Library或者community library申请目录上的文献资源。[1]

1.2 馆际互借现状

由于图书期刊的商业化运作,其价格上涨明显,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的上涨速度明显低于文献资源价格的上涨速度,因此对于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以及馆际互借平台的建立的呼声随之高涨。在获取国外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先进经验后,国内于20世纪初开始加速了图书馆资源共享工作的进程,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共享及馆际互借方面领先于公共图书馆。国内目前一共有768所本科院校,开展了馆际互借或者建立了资源共享平台的一共有434所高校图书馆。[2]我国亦仿效美国,在高校联盟中建立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为全国范围内的高等学府体统文献资源传递服务。虽然开展馆际互借的高校数量很多,但是资源互借的使用率却很低。一方面由于对于馆际互借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便是文献传递的过程过于复杂并且费用不菲。之前馆际互借服务模式主要采用的返还式,也就是你凭借阅证去合作馆借阅书籍,再在规定时间内返还给合作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馆际互借服务模式逐渐向文献传递模式转变,更加方便了用户获取馆外文献资源。

2 馆际互借意义

由于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大力发展,图书馆不应只是一味的追求实体书籍期刊的藏书量,而是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扩展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馆际互借。现今社会,社会大众对文献资源的需求量已经变得多元化、复杂化,对于文献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期刊资源购置价格的飞升,没有一家图书馆能完全满足一个地区的居民的阅读需求。此时图书馆之间进行文献资源共享,“取人之长,避己之短”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针对一些资金匮乏的中小图书馆。馆际互借不仅可以拓展不同图书馆之间的馆藏资源保有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将各地图书馆里现有的资源活化起来,避免过多的文献资源尘封在图书馆。

3 馆际互借发展

3.1 加速馆际互借网络建设

现阶段国内图书馆馆际互借的平台屈指可数,很多平台都是画地为牢,拥有自己独立的文献资源,没有将整个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起来。各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合作馆,并且每个平台的注册、申请都独立于其他平台,阅读者在申请文献传递时耗时耗力,需要在多个服务平台上注册以获取自己所需的资源。在大力发展网络数据时代的浪潮下,国家应借此时机,效仿国外成熟的文献传递服务模式,以国家图书馆以及著名校图书馆为基础,将多个高校图书馆和社会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纳入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文献传递平台,使所有国内所有对知识渴望的阅读者,能充分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源。

3.2 完善馆际互借服务模式

目前国内馆际互借模式还处于人工模式,读者通过填写申请表申请所需文献资源,大多为期刊论文、学术论文等,图书馆员在获取申请后,再在所有的合作图书馆中去找寻读者所学的资源,找到后将其以邮件的形式发送给读者。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发展,以及大数据资源的建设,我们应该效仿国内文献传递模式,取消图书馆员这个中间环节,以自动、智能的人机互动来完成文献传递服务,这样可以省时省力。国外早已步入了无馆员中介服务模式,但是这是建立在一个强大的整合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如果不能把各个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资源以一个统一、规范的标准加以标注,那么就很难开展广泛性、全国化的馆际互借服务,大众读者所能获取的资源就还是局限于辖地之内。[3]移动通讯网络技术日益成熟,国内也即将步入5G时代,馆际互借服务亦可从“桌上”往读者“手上”转移。在建立国内综合图书信息数据库时,可同时完善其手机查询、借阅、传递、阅读的服务,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信息,不断学习充实自己。

3.3 拓展馆际互借服务范围

大数据时代下,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图书馆网络,有利于扩展图书信息资源及扩大馆际互借服务范围。建设资源整合网络服务平台,一方面需要将文献资源整合起来并建立形成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的联合文献目录,这样读者通过该网络平台搜索才能获取到相符的资源;另一方面,全国信息资源应当共享,读者一旦在某馆查获到所需资源,可以直接向所在图书馆申请进行文献传递,这样才能有效的将各个图书馆的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一旦网络资源平台成熟后,便可以吸纳更多地区图书馆加入,构建起图书信息王国。大众读者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获取最大量的文献信息,以实现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远大目标。此外,伴随电子读物的大力发展,文献传递资源的范围也可以从单纯的论文资源向图书资源扩展,将大量电子图书资源纳入到馆际互借网络平台,让读者大众能体会网络书海的魅力。

3.4 广泛宣传与引导馆际互借

文献资源是发展馆际互借的基础,读者参与是发展馆际互借的根本。目前国内多家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展了馆际互借服务,但是很多高校师生都对此不甚了解。有些时候科研研究人员或者研究生为了一篇通过该校图书馆不能直接获取的文章,找了很多其他方式去获取,包括寻求国外同学帮助,或者在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等网络平台去找寻。[4]因此,我们在不断建设和完善馆际互借服务的同时,还应该加大对此服務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知道这项服务,让更多的人使用这项服务,这样才能发挥馆际互借的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

4 总结

馆际互借服务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是整合活化图书文献资源的有利手段,也是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新起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文献资源互惠共享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支撑,加之图书馆间深入合作、馆际互借服务推广的拓展以及现代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文献传递服务将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为广泛的文献资源信息,图书馆也将从基础借阅服务模式向现代化信息中心转换。

【参考文献】

[1]成晓东.国外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及借鉴[J].现代情报,2010(1):134-136.

[2]鄂丽君,许子媛.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1(11):59-63.

[3]卢丹,高小序.图书馆馆际互借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江西图书馆学刊, 2009(3):70-80.

[4]杨雪萍,牛爱菊,刘兰.全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宣传与推广路径——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6):100-103.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馆际互借资源共享图书馆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图书馆
卫康与九天绿资源共享
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公布
测量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探索
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及其启示
影响我国馆际互借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
馆际互借在ALEPH中的应用实践
中外图书馆馆际互借规则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