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保理业务的会计核算与风险研究

2017-04-20王奕帆

智富时代 2017年2期
关键词:保理风险应对会计处理

王奕帆

【摘 要】保理(factoring)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而设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其内容可以包括应收账款催收,资金融通,购货商信用评估,坏账风险担保等多个方面。在商业信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交易中的今天,保理业务能为企业降低应收账款坏账风险,也能提供为企业代为管理应收账款的服务,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较为便利的新型融资渠道。但是由于保理业务现行的普及范围有限,所以很多企业存在应收账款大量占用企业资源的情况,也没有采用保理融资方式为企业注入更多的流动资金。本文将分析带追索权和不带追索权的保理业务的会计处理以及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将结合神武环保这一案例分析企业在采用保理业务手段进行融资时将会面对什么样的风险及相应的应对措施,也将企业对保理业务与票据贴现、贷款和托收押汇这些类似的融资业务的具体区别。另外,针对我国目前正大力支持非银行企业提供商业保理服务的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保理;应收账款;会计处理;风险应对

随着贸易经济的发展以及诸多公司跨国贸易量的增长,商业信用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企业的购销活动中,公司的资金周转收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有很多的應收账款积累在了企业账面上。企业经营风险大大增加,更有甚者,许多企业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正常的经营活动难以为继,企业也因此一步步走向破产边缘。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更加重视企业对客户信用的管理以及开拓应对应收账款潜在风险的措施。也正是为了帮助解决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的难题,保理业务应运而生。作为一项新兴综合金融服务,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企业面临因受账款坏账的风险,正因为此,保理业务近几年在国内有着快速的发展。那么,企业在选择保理业务的时候应该进行怎样的会计处理?保理业务与其性质类似的票据贴现、贷款和托收押汇究竟有怎样的区别?不同的选择对企业的报表数据有怎样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面对保理业务潜在的风险?这些都成为了企业财务人员需要关心的问题。因此,研究企业保理业务的会计核算处理也变得更有意义。

一、保理业务的基本介绍

保理业务,也称保付代理业务,是一种专门为赊销而设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i。其内容可以包括应收账款催收,资金融通,购货商信用评估,坏账风险担保等多个方面。它的起源得益于十四世纪英国的毛纺工业,保付代理业务发展到十九世纪已经成为欧洲向美洲输出商品交易结算的重要方式。最接近现代意义的保理业务出现在1930年前后,美国股票市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之久的经济危机,这段时间内,由于产品过剩导致了很多企业的产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紧缺,为了刺激消费推销积压库存,卖方只能采取赊销的方式,随之就有了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坏账风险而提供保理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它们以赊销中的货物为抵押品,按不足100%的比例向供应商预先支付不附追索权的货款,取得在一定期限内向购货商收取货款的权利。通过这样的方式大大减少了供应商资金货款不能收回的风险,成为许多企业融资时的新选择。

二、A企业案例分析

A企业于2013年10月24日第一次发布公告对外宣称开始使用应收账款保理的融资手段,将其掌握的对某公司的应收款项作为保理业务标的资产,折价融入流动资金,相应的保理业务合同对该项保理服务定义为带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带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发生后收到的银行存款将作为短期借款反映在企业的期末报表,并不会对应收账款产生影响,故企业当年的应收账款较2012年同期不降反增。后于2014年A企业继续将应收账款保理作为一种融资手段使用,并且于保理合同中将该项融资定义为不带追索权的保理业务,在处理不带追索权的保理业务时,企业应将与标的应收账款有关的账面原值和还账准备一并转出,2014年应收账款在企业总资产的占比明显下降。

同时从应收账款增长与当年营业收入的比较中也可以看出,A企业从2011年至2013年间账面应收账款的增加量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变化都不大(分别为21.31%,41.87%,35.85%)。2014年的报表数据显示,A企业的应收账款出现了负增长(-102.50%),众所周知,企业报表中应收账款的减少有两方面可能的原因,一方面是企业应收账款原值的减少,影响这方面的原因就是企业的赊销减少或者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在会计期末之前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另一方面是企业坏账准备计提的增加,即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不理想,导致该部分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增加从而间接降低应收账款的报表数。查看A企业2014年年度报告发现,公司于2014年度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101,224,089.29元,只占了应收账款减少总额的32.77%,因此推断坏账的计提并不能导致应收账款比去年同期下降56%如此之大的幅度,故而保理业务的引入对企业应收账款报表数的减少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三、完善保理业务的建议

按照现阶段我国商业保理公司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将有所扩展的趋势,怎样从各个层面完善制度和应对保理业务可能带来的风险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各个层面的主要措施可以有以下几点:

(一)国家制度层面

完善保理业务的法制和信用环境。这可以具体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制定更加完善的保理业务法律法规,让保理业务的开办更加“有法可依”,也要加大对“以保理的名义变相放贷”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第二部分,建立更加全面客观的企业和个人信用评价体系,让商业保理公司在受理保理业务的时候对购货商信用的考察有更加直、便利并且可靠的方法。

(二)保理商自身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保理商在降低收费标准之后,若是出现坏账无法收回的情况,将对商业保理公司造成更大的冲击,那如何才能增强一些小型商业保理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呢?具体可以通过加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建立更加完整的客户信誉档案。

也可以通过大力宣传推广保理业务并在保理业务成熟到一定阶段的时候进行客户细分,对不同等级进行差别化收费。对于商业信誉良好的买家,保理公司在受理其卖家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时可以适当降低收费以稳定与客户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存在信誉污点的买家,保理公司在受理其卖家的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时可以适当提高收费。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企业注重自己的商业信誉。

注释:

i姚星.赊销方式下的风险防范--国际保理[J]. 商场现代化,2005年33期:1

猜你喜欢

保理风险应对会计处理
资产证券化(ABS)在保理业务上的应用
电力物资供应链风险评估及应对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政府补助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