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业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

2017-04-20王飞郑丹丹张晓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35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王飞 郑丹丹 张晓丽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在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时,《工业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根据该课程在卓工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任务,初步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改革,分别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各探讨。

关键词 工业药剂学 卓越工程师 理论教学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由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联合实施,其特点是按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已有10余所高校的制药工程专业被列入了国家级卓工计划。因此,根据本省情况,山东省于2013年1月启动了省级卓工计划,枣庄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被列入了该计划(鲁教高字〔2013〕21号)。在此基础上,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本文主要探讨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工业药剂学》的改革情况。

1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理论教学方面

1.1.1教材不适合

目前,制药工程专业所采用的的教材大多为教育部统编的教材,无论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崔福德教授主编的《药剂学》,还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潘卫三教授主编的《工业药剂学》,都不是十分适合地方高校使用,教材内容比较全面,紧跟学科研究前沿,但是地方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使用起来学生和教师都不顺手。

1.1.2理论学时被压缩

《工业药剂学》从前的理论学时大概在48-64学时之间,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各章节的教学,而目前各学校的培养计划中大多都对专业课学时进行了压缩及整合,导致很多教学内容无法充分展开。

1.1.3考核环节不够科学

由于教学管理规定的限制,课程考核的成绩仍旧是“一考定终身”,导致很多学生平时课堂不努力学习,完全依靠考前突击,虽然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毕业后又会觉得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因为突击记忆的知识不会长久)。

1.2实验教学方面

1.2.1实验项目没有“工业”特色

作为《工业药剂学》实验,很多实验项目和《药剂学》是一样的,有些学校甚至是一模一样,都是在实验室里进行一些常规制剂的制备,未体现《工业药剂学》的特色。

1.2.2综合设计性实验不足

目前,各高校虽然都在大力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但由于实验条件和学生能力千差万别,相当一部分学校开设的综合实验性实验偏少,就是数目够了,但执行效果也是不够理想。

1.2.3各课程分割独立

《工业药剂学》和《药物分析》是两门关联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在进行实验时,却各自为战,每个课程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的实施,缺乏有机整合。

2《工业药剂学》课程在卓工培养计划中的地位和任务

《工业药剂学》是培养卓越制药工程师的关键课程之一,涉及药物剂型与制剂的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使用等。包括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注射剂、片剂、气雾剂、栓剂、软膏剂等不同剂型和新型给药系统的设计原理、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以及粉碎、混合、制粒、压片、灭菌、固体分散、包合、微囊化等制剂技术。要求学生掌握上述剂型与制剂的设计、制备、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

作为地方高校,应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培需养学生能够掌握各种常见剂型的制备工艺,并能初步对制剂处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

3改革措施

3.1优化教材或自编讲义

依据卓工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特色,对整个专业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打通课程之间的关联,查漏去重,以保证在规定的学时内能够完成教学任务。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现有出版的教材进行优化,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编讲义。

3.2加强平时考核

为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复习,考核时将成绩进行分散,注重平时考核。平时考核的形式多样化,可将考勤、作业、笔记、课堂表现、单元测验、课程论文、创新创业等考试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最后成绩。

3.3实验进车间,突出工业特色

目前的《工业药剂学》实验大多停留在实验室进行一些手工式的药品制备,脱离了工业大生产。我校建有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两个实训车间,可满足实验的需要。实验时,学生利用中试级的设备进行药品生产,更具有实战性。

3.4鼓励学生进行在线学习

由于课时压缩较多,很多知識无法在课堂上讲授,因此,鼓励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网上在线学习。学生可在爱课程等网站观看《工业药剂学》的教学视频,还可以通过学校自有的平台与任课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以增强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海星,许沛虎,殷以华,刘小平,黄志军,马定贵.基于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11):35-37.

[2] 罗晓燕,任福正,刘宏伟,马红梅,宋恭华.制药工程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01):8-12.

[3] 管清香,韩丛成,姜志恒.药剂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整体优化[J].药学教育,2008(04):21-23.

[4] 郝智慧.药剂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4):75-76.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谈外科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嵌入式系统课程“中断、异常与事件”教学实践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