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暴力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7-04-19张巍

卷宗 2016年12期
关键词:犯罪心理校园暴力解析

摘 要:近年来,校园暴力成为全社会面临的一大难题,它严重地危害了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本文运用犯罪心理学理论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分析,努力发掘校园暴力深层次的原因,希望能充实校园暴力的相关理论,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进而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发生的增加势头。

关键词:校园暴力;犯罪心理;解析

近年来,校园暴力在世界范围内越演越烈,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校园暴力的出现,不仅严重地危害了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势必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校园暴力的主体因素、主体外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成因进行系统的剖析,为有效防范、应对校园暴力行为的产生提供一定的借鉴。

1 主体外因素

(一)不良的家庭因素

1.家庭经济状况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状况,就会把贫困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然而,有些学生却在困难的家庭环境中迷失自我甚至对社会不满和产生反抗情绪。一旦有适当的机会,不良情绪非正常释放,就可能实施盗窃、抢劫、绑架甚至杀人等犯罪行为。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收取保护费,就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2.父母自身素质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

家庭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思想具有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家长是子女的直接榜样,所有家长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潛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孩子性格发展的缺陷,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则表现为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严重者会直接导致他们把反社会情绪外化成反社会的行为,产生校园暴力行为。

3.家庭结构模式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

就子女教育而言,一个理想的家庭应该是父母健在,并且能对子女负起养育责任的家庭。一旦家庭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和收养家庭,家庭教育职能往往就会减弱。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大多人格发展不完善,性格孤僻、冷漠、偏激,容易冲动,易产生人际关系紧张,孤独,自卑,厌世甚至反社会等情绪,从而引发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 离异家庭的孩子经常会感到孤独、恐慌、害怕交际,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反应,甚至对自身存在的合理性产生怀疑,容易使他们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或攻击他人的想法。当孩子经常被忽视、虐待甚至被遗弃时,为寻找属于自己的欢乐,往往试图从同伴中获得,一旦交接上不良的朋友,极易引发暴力行为。

4.家庭氛围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影响

家庭气氛对青少年心理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矛盾大,纠纷不断的家庭会致孩子产生焦虑、紧张、自卑等消极情绪,常常会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夫妻之间经常公开表露愤怒、矛盾和攻击,例如夫妻常常相互争吵、打骂孩子等会对孩子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增加各种暴力行为的发生率,尤其易导致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抑郁症状。

(二) 不良的学校因素

1.思想品德教育落后

长期以来,不少学校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教育,日常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中心,将大量的精力投注到学生智力的培养上,缺乏德、智、体、美、劳全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道德情操、人生理想、生活动力、审美能力出现严重不足或缺失。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个性偏执不和谐,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不遵照社会公德和法律规则,从而引发各种社会不良行为和校园暴力行为。

2.防范校园暴力的措施不力

近几年来,校园暴力频频发生,虽然很多学校都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和制止校园暴力的发生和发展,并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但在,由于学校采取措施力度不够,加之学校受自身社会职能定位所限,所采取的措施肯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因此,无论学校采取何种手段强化管理和防范,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并不能彻底清除,总有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3.教师的教育态度偏颇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教师对学生肯定会有不同偏好,他们对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偏爱有加,而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后进生却采用了不当教育态度。这实际上就是将学校教育失败的后进生推出了课堂,推向了社会,为校园暴力的产生留下了隐患。一些学生选择对学校、老师、同学实施报复,认为只有使用暴力才不会被别人欺负,才能在学校和社会继续生存下去。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学生用暴力行为来适应校园暴力的环境,甚至组成暴力群体,并不断扩大力量、增强实力,以便应对更激烈的战斗。

4.学校管理不善

一些学校管理混乱,没有形成较好的校风校纪。这些学校对学生管理不够严格,对学生早恋、学校秩序混乱采取默许的态度。造成学生纪律涣散,教学秩序混乱,学生很容易感染恶习,校园易发生暴力行为。由早恋引发的校园暴力行为应引起重视,同性之间因为一个异性大打出手的现象并不罕见,尤其是现在孩子成熟的更早,原本在高中发生的此类案件现在初中也开始出现。

2 主体因素

(一) 校园暴力行为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

1.心理特征

校园暴力施暴者的心理特征除具有一般违法犯罪人的共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第一,认知特点。一是认识能力低、辨别是非能力差。青少年抵抗外部世界的干扰能力相当脆弱,一旦遇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刺激,很容易做出不良的举动。二是道德水平低,法律观念淡薄。他们缺乏一定的法律常识,意识不到对自己的行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第二,情感特点。情绪不稳定性和强烈的冲动性。绝大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的情绪具有不成熟和自控能力差的特征,他们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冲动,伤害他人。第三,意志特点。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反复性大。一般地说,大多数违法犯罪的青少年,既有危害社会的消极因素,又有情愿接受教育改恶从善的因素,这正好反映出他们恶习不深,可塑性大的特点。第四、动机特点。从违法犯罪动机产生的方式来看,校园暴力犯罪表现出偶发性和动机简单的特点。

(2)行为特征

德国的心理学家勒温和托尔曼的认识结构理论认为,多数违法犯罪青少年有以下特征。第一,在时间因素和空间因素方面,认知显得不成熟。不能很好地把事物或现象与它的过去、未来联系起来,只是孤立的对待认知对象,被眼前状况所影响;同时,对认知对象在空间领域不能与其他事物或现象作很好的比较,易产生认识的片面性、局限性。第二,由于缺乏批判力、内省力、自觉性、预见性和适应性等,对处理复杂的事物有困难。第三,认识不能控制情感、情绪的影响,往往会感情用事,一旦有了犯罪欲求的倾向,就变得难以抑制。所以,校园暴力的心理特征往往表现为冲动性、从众性、情绪失控性等。

(二)与校园暴力有关的心理冲突

对于学生对学生施暴的校园暴力类型来说,实施暴力的主体是处于青少年的学生,其心理不成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产生激烈的心理冲突,具体如下:

1.外界刺激引发心理冲突

所谓刺激是指心理刺激,也就是外界诱因作用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强烈感受,表现在生理上就是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流速提高,肌肉张力增强等。对青少年感官能够起到强烈刺激的外界诱因一般为三类:第一类是性。青少年正处在性生理发育期,性心理的朦胧期,因此对性有强烈的好奇心,容易诱发性犯罪。第二类是与他人的矛盾。青少年的生理机能特殊,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占优势,性激素对下丘脑(情绪的定位部分)的反馈作用,使下丘脑神经过程的总趋势表现出兴奋性的亢进。因此当青少年个体与他人发生矛盾时,大脑皮层便异常兴奋起来,容易进入亢奋状态。第三类是高消费的刺激。在社会高消费现象刺激下, 在学校盲目攀比,不择手段追求金钱与享乐,如广西南宁市某中学两个初中学生,为了勒索30万元,绑架杀害了一名小学生。

2.高压引发心理冲突

压力源自生活、工作、学习、婚姻等,压力对人会产生心理效应。如果压力轻,存在的时间短,则对主体的心理效应不大;反之,主体生理负荷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主体心理就无法承受,加上青少年生活阅历浅,心理承受力弱,对无法承受的心理压力,只有通过自残和攻击行为释放。适当的压力可催人奋进,对一些心理相对成熟的青少年来说会产生积极效应。但是一旦压力超过青少年耐受的极限,就会疯狂渲泄,形成校园暴力,对于心理脆弱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3.畸型的自尊引发心理冲突

随着身心的发展,青少年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意向,不希望受人管束。青少年独立意向的一个重要表现为自尊心迅速增强,注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强烈希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大人的尊重,不允许任何人伤害自己的自尊心。④然而,由于青少年的价值观往往与大人有差距,当不被大人尊重时便觉得受到伤害,双方必然发生强烈的冲突。而在这一过程中,青少年自我约束能力差,易于失去控制,出现过度的反应,导致校园暴力行为。

3 社会心理因素

校园暴力实施者的行为和心理除了受到家庭、学校、自身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心理因素揭示了一个人之所以实施校园暴力行为是因其受到了他人行为的影响。

(一)去个性化。当个体的个人身份被弱化后,会出现责任丧失现象,自己对自己的内部控制有可能被弱化,这就是去个性化。 许多研究都表明,在去个性化条件下,人的攻击性会增强。去个性化常发生于群体事件的情境中。⑤近年来出现了影响恶劣的群殴、侮辱少女的校园暴力行为。白城某学校的一女生被班级多同学扎数百针眼,被十多个男生群殴,这种情况下的施暴者就是去个性化的产物。

(二)否定性评价。当个体受到否定性评价,而他又认为这种评价是不公正的、故意的,往往会导致愤怒和攻击。这里要强调个体的主观认知才是最重要的,认知失衡会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又根据库雷的镜子理论, 青少年根据别人对他的看法來看待自己, 并按这种自我形象的评价来处世行事, 有意识地让原来轻微的不规矩行为发展到适合, 甚至超过别人的看法, 导致暴力行为。⑥

(三)厌恶事件和攻击刺激。厌恶事件是指能给人带来负面情绪体验的事件,如痛苦、炎热、过度拥挤、攻击等。⑦一般来说厌恶事件能构成攻击刺激,但攻击刺激不一定都是厌恶事件。当一种攻击刺激引发对方的攻击行为后,这种攻击行为又会反过来成为一种新的攻击刺激,导致校园暴力的进一步升级。

(四)暴力媒体。随着影视媒体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其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深。一些实验表明,在同样被激怒的情况下,观看了暴力电影的大学生比观看了非暴力电影的大学生表现出了更强的攻击性。大量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的结果支持了暴力媒介会导致暴力行为增加的结论。 一些校园暴力的施暴者是暴力游戏、电影的痴迷者,他们通过观察掌握了如何实施暴力行为。

参考文献

[1]徐久生.校园暴力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2]简平.阳光校园拒绝暴力[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6.

[3]沈德灿.精神分析心理学[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2.

[4]周红五.心理援助[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5]邱国梁.犯罪心理学的理论与运用研究[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

作者简历

张巍(1984-),女,硕士研究生,辽宁省锦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

猜你喜欢

犯罪心理校园暴力解析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相机解析
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