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体系的黄金补丁

2017-04-19王亚宏

财经国家周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储备主权黄金

王亚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陈道富认为,黄金可做货币体系的重要补充。

世界经济到了一个十字路口。

连涨了八年的道琼斯指数让投资者又开始担心“增长的极限”;全球四大央行的政策分化严重,美联储打开了加息通道,但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却仍在维持宽松;世行与IMF的旗舰报告对未来一两年里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大书特书。

面对四处潜伏的风险,谨慎行事自然必不可少,但如果能有效对冲自然更胜一筹。于是近来曾被称为“原始拜物教性质的野蛮残留”的黄金再次得到追捧: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央行陆续增持黄金储备,德国等几个欧洲国家将储藏在海外的黄金运回家,就连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这样天然的法币捍卫者都变身“中国大妈”,站出来为黄金背书。

本来自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黄金已经被赶出了货币的“朋友圈”。而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情况下,黄金有可能在货币体系中再次被拉进群吗?

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陈道富认为,黄金可做货币体系的重要补充。

价值货币与信用货币存在互补

“当前基于信用的货币体系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只实行了40多年”,陈道富说。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以美元为主构建多个主权货币共存的国际货币体系。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是主权信用,存在不同主权之间的信任分割和转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金融信用和商业信用,构建庞大的金融信用体系。

而与这个年轻的信用货币体系相比,黄金作为货币的历史要长得多。因为在公元前600多年,地中海附近的吕底亚王国就发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金币。

黄金是历史上被广泛用作货币的物品之一,在金本位和金汇兑本位下作为国际货币使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黄金经过非货币化不再被作为货币发行基础,但黄金所具有的价值储藏功能仍被官方和私人所广泛认可。

黄金是基于其内在价值的非主权信用。“黄金价格的波动不同于主权信用周期,在发挥价值储存功能上与主权信用货币具有互补性,可以作为现有货币体系的必要补充。”陈道富说。

这种补充作用的重要性近年来日益凸显出来。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集中暴露了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美元大起大落,给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主要为解决全球贸易失衡而设计的国际金融组织,在应对世界金融波动和相关国家危机时,明显力不从心。深切感受到这个体制缺陷的相关国家政府,恐受制于美国的强大实力及美元的世界影响,十几年来不得不连续积累大量美元储备。这种世界资金的循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防范本国金融危机的目的,但同时又帮助美国加强了美元本位地位,进一步加剧了该体制内在的缺陷积累和危机爆发时的危害程度。

长远来看,只有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维护全球经济和金融稳定。建立超主权货币自然是最理想的解决方式,但是,在建立这一模式之前,又有太长的路要走。

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制衡,但也带来更大强度的汇率波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信用货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内在矛盾。

“在这种环境下,黄金作为非主权国际货币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一是黄金曾经作为货币被广泛使用,在主要由于缺乏替代货币而不得不接受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体系的环境中,逐步恢复黄金的货币属性,使其成为多极货币体系中一极,具有一定的可接受性。二是黄金本身与现有信用货币体系不同的特征,增加了其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一员的吸引力。黄金超主权、反通胀特征给货币持有者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信用货币的过度发行,过于关注国内目标的倾向。”陈道富说。

在他看来,黄金在以美元为主的多极主权货币构成的信用货币体系中,既是货币体系的必要补充,又是信用货币体系推动的真实经济增长的一个体现。

黄金价值有待充分开发

让黄金在货币体系中发挥补充作用,也是重新发现黄金价值的过程。

很多以“货币战争”为主题的言论将布雷顿森林体系后黄金的非货币化与信用货币的阴谋论联系在一起。这种戏剧冲突显然更适合当小说或者电影的素材,不过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黄金信仰的价值开发确实受到抑制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这种信仰的力量只是有所削弱,不论在官方还是民间,仍有扎实的基础。即使缺乏政府的直接支持,黄金信仰的价值仍存在进一步开发的可能性。”陈道富说。

这种可能性是基于人们仍普遍认同黄金价值的基础上的,黄金仍是价值投资的重要选择。根据《全球黄金年鉴2015》公布的数据,2010年至2014年的5年间,全球年均黄金需求量4533吨,大约六成为商品需求,四成为投资需求。如果考虑到黄金首饰中的98%以上是作为财富被储藏起来,则真正的投资需求占比超过90%。

热衷于购买黄金的“中国大妈”就是黄金信仰价值的忠实拥趸。黄金投资的主要模式金条和金币,加上首饰收藏,两者占黄金需求量的92%以上。黄金非货币化后,黄金被作为贵金属的一种进行金融投资。与大宗商品相关的金融产品不断被开发出来,如黄金远期、黄金期货、期权、ETF等,但这些金融产品都是基于将黄金作为贵金属的价格波动投资。

因此黄金的金融属性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到目前为止,以黄金的普遍信任为基础的产品开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将黄金作为信用增级的金融产品开发更少。国际社会的一些国家拥有大量的黄金储备,但却没有充分开发黄金的信仰价值,本国的金融体系尤其是银行体系极其脆弱。”陈道富说。

陈道富以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意大利为例来说明不善利用黄金的后果。意大利是世界上第四大黄金储备国,2014年官方拥有黄金2452吨,价值约950亿美元,但意大利的金融体系却异常脆弱,黄金价值没有成为银行体系稳定的保证。

与意大利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土耳其。在金融危机期间,土耳其的商业银行从民众中购得黄金,并将其放在央行作为其一级资本储备,有利地支持了银行体系的稳定。

增加储备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近年来不少国家的央行都在增加黄金储备。近两年时间里,中国黄金储备在过去的1054吨基础上又增加了788吨,在全球各国黄金储备排名中达到第五位。在陈道富看来,充足的黄金储备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实现本币国际化的国家也都保留必要的黄金储备,以作为货币价值的保障之一。我国的货币发行同时存在主权信用、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等价值支撑。从未来的国际化道路看,人民币要成为独立的国际化货币,有必要弱化外汇储备提供的其他国家主权信用支持,提高本国主权信用和黄金储备的信用支撑。”陈道富说。

人民币国际化是人民币在国际经济交往活动中发挥计价、交易和价值储藏等功能,最终体现为非居民持有并使用人民币的过程。国外主体愿意持有并使用人民币,意味着他们对人民币的清偿能力充满信任。

黄金储备则是清偿能力的有力保证。黄金作为超主权的价值储藏手段,在金本位和金汇兑时期是各国货币发行的基础。信用货币体系下,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根本上有赖于本国综合实力和政策调控能力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信任。“但黄金的文化认同和作为贵金属的物的价值,可作为信用货币的价值保证,拥有一定的黄金储备,可以增加国际社会对本国货币价值的信心。”陈道富说。

近些年中国的官方黄金储备有较大的增加,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快速增加,黄金储备占官方储备的比例保持了相对稳定。与大部分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相比,中国的官方黄金储备不论是在绝对规模上,还是在相对规模上都较低。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增加官方黄金储备的规模,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相对独立的清偿能力保证。

陈道富认为,黄金提供了独立的普遍认可基础,应进一步挖掘黄金国际货币体系的潜能,为各国的主权货币体系提供一种补充和必要制衡。就此,他建议可以考虑在中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本币货币互换中,降低将本国货币转换为外币的比例,可提高本币转换为黄金的选择和比例。

猜你喜欢

储备主权黄金
黄金咖啡杯
盛逝
黄金雨
主权
外汇储备去哪儿了
黄金瓜
中国首个钓鱼岛主权馆在刘公岛开馆
数十国扎堆宣示海洋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