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籽粒苋的种植与实用价值

2017-04-19王振

湖北畜牧兽医 2017年2期

王振

摘要:介绍了籽粒苋的植物学及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要点、饲用价值等,是畜禽理想的饲料,具有推广利用的价值。

关键词:籽粒苋;青饲料;饲喂

中图分类号:S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7)02-0018-01

籽粒苋(Amaranthus paniculatus L.)别名为千穗谷、西黏谷、猪苋菜,为苋科苋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由南美的野生苋经栽培训化选育出的优质籽粒苋栽培种。中国也属于原产地之一。籽粒苋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籽粒苋由茎、叶和子粒组成,是一种高产、优质粮饲兼用作物,是畜禽的优质青饲料。主要特点是适应性强、种植范围广、产量高、抗病力强、适口性好、再生能力强,其幼苗可作为蔬菜食用,在现蕾开花期及收子后茎叶是牛、羊、猪、鸡、兔、鹅等草食家畜的优质饲料。

1 植物学特性

籽粒苋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达2.5 m,根系分布在30 cm土层中,开花期平均株高2.0~2.5 m,茎直立,粗壮,茎直径2~3 cm,叶柄较长,叶片互生,宽大,长椭圆形、卵圆形或披针形,长5~30 cm,叶脉呈网状,叶片多绿色或红色。主茎顶端和侧枝顶端着生穗状圆锥花序,长40~60 cm。花黄绿、金黄或红色。种子有光泽,扁圆形,呈白、浅黄、橙黄、紫或黑色等,千粒重0.5~0.9 g。

2 生物学特性

籽粒苋原产于温带和亚热带,喜温。种子在10~12 ℃时开始发芽,植株生长适宜温度为24~28 ℃。适宜的年降水量为600~800 mm,土壤相对湿度高于60%时有利于生长。籽粒苋喜肥,特别是喜氮肥,土壤越肥沃,生长越好,产量越高。较耐盐碱,耐酸性土壤,适宜在pH 5.8~7.5的土壤上种植。第一次刈割最好在现蕾到开花初期,此期相当于播后50 d左右,株高1 m左右开始刈割,留茬高为25~35 cm,留下4~5片功能叶,以利再生,一般可刈割3次以上,每公顷鲜茎叶产量80 000~100 000 kg。

3 栽培技术

籽粒苋以种子直播为主,也可以育苗移栽。籽粒苋播种期长,只要能保证50~80 d以上的生长期,随时都可以播种。播种期一般从4月下旬到8月上旬,播种量3.8~6 kg/hm2,播深1 cm,通长采用垅作条播或平作条播,行距40~50 cm。籽粒苋种子细小,为确保发芽出苗,必须需精细整地,整地要求达到土地平整、土质细碎、没有残茬、枯枝残留的标准。播种后及时耙压,苗期应加强杂草防除,定苗前间苗2~3次,当苗高20~30 cm时定苗,定苗株距30~40 cm。采取育苗移栽的应在移栽前20~30 d温床育苗,当幼苗长到15 cm时移栽,移栽行距、株距与直播相同,移栽后及时灌水。籽粒苋生物产量高,需肥量大,播前要施足基肥,基肥以农家肥和磷酸二铵为主,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40~60 t,最好在农家肥中加施磷酸二铵220~300 kg。追肥以氮肥为主,配合一定数量的磷肥,一般每公顷施氮肥220~300 kg、磷酸二铵150 kg。追肥最好分两次施入,在3~4片真叶时第一次追肥,施入总量的50%。分枝期追施另外50%。為了保证刈割后下茬产量和快速生长,可以在刈割后2~3 d内酌量追肥。

4 饲用价值

籽粒苋作为一种新型的粮、饲料、菜兼用作物,其茎叶柔软,适口性好,干物质粗蛋白含量18%~22%,粗脂肪3.4%,粗纤维9.32%,无氮浸出物41.2%,赖氨酸0.96%,钙2.11%,磷0.39%,每千克含铁286 mg。由于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将籽粒苋子粒粉碎后,按一定比例加入畜禽配合饲料中,可代替部分玉米及少量豆饼、鱼粉等蛋白质饲料,是畜禽的优质饲料和重要蛋白质来源,同时,可部分替代精料,降低了饲养成本。另外,畜禽饲喂后表现为毛色光亮,食欲增强,生长加快,对于提高畜禽生产水平、改善体质体况、促进畜禽繁殖都具有一定意义。

5 利用潜力

籽粒苋是一种耐脊、抗旱、抗病、高产的青饲料,可净种也可与其他作物套、间、混种,多茬轮割。播种后一个月就可逐渐收割获得优质的青饲料。一个生长季节每667 m2可收割4 000~7 000 kg,折合干物质500~875 kg,可解决20~25头猪的青饲料。种植籽粒苋产量高、成本低,是养殖致富的好路子。作为一种高值、全价的饲料作物,推广发展种植籽粒苋是解决目前粮食价格过高,养殖效益太低,蛋白质饲料单一,促进养殖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籽粒苋作为新的植物蛋白质资源,具有优于现有主要粮食作物的营养优势,是畜禽理想的饲料,很有推广价值,其综合利用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