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2017-04-18刘俊梅闫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33期
关键词:昭苏县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刘俊梅+闫敏

摘 要:乡村旅游,作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对昭苏县的旅游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分析了昭苏县乡村旅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全域旅游的角度出发,试图为昭苏县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提供新的理念和思路,以期能够促进昭苏县乡村旅游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全域旅游;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昭苏县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33.013

1 前言

1.1 全域旅游的提出

当前我国旅游业正步入大众旅游的阶段,公众对于旅游的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传统的旅游模式通常只注重景点景区的建设,与社区建设之间相互独立,已不能满足现代大旅游发展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相互独立的模式,可以借助全域旅游来实现,将景点景区所在的社区作为整体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

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对区域内各项资源特别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系统化、全方位地优化、整合和提升,最终实现区域内各项资源有机整合、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得以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模式。

1.2 乡村旅游是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目标时间紧迫且任务艰巨。为实现这个目标,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首先需要先打破当前体制机制带来的阻碍,抓住全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关键性的战略机遇,整合扶贫开发资金和旅游发展资金,发展乡村旅游。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发布数据表明,2015年全国范围内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民大约为2000万人,该行业已经带动超过7000万农民从中受益。乡村旅游已成为城乡交流的重要方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旅游投资和消费的热点领域。预计到2020年,全国将建成15万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从事乡村旅游经营的农户将达300万家,该行业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40亿人次,营业收入将达2.3万亿元,届时,约8000万农民将会从中受益。

1.3 昭苏借助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昭苏县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西南部,与哈萨克斯坦交界。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确定了262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昭苏县榜上有名。2016年7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旅游局在昭苏县召开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会,会上提出自治区旅游局要全力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以期带动全疆全域旅游建设与发展。

昭苏县在创建全域旅游的基础之上,已建成规模较大的哈萨克民俗文化馆、昭苏镇灯塔知青馆等,并且县政府牵头挖掘村史文化,斥资720万建设完成52个村史馆体,其中包括村级独立馆、村史墙、村史廊厅等形式,这些乡村史馆也作为文化旅游点,成为昭苏乡村旅游的亮点和看点。这对于昭苏县借助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 基于全域旅游視角的昭苏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和机遇

2.1 昭苏县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昭苏县完整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格局已初步形成,成立了“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全域旅游体制机制。该县目前已完成智慧旅游平台基本框架的搭建,主要景区、酒店及服务区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安装360°智能摄像头,建立昭苏县智慧旅游专用监控中心。景区电子门票检票系统完成电子检票、二维码扫码器硬件设施建设,设计了昭苏县全域旅游智能电子导览图,实现旅游地图与平台数据的无缝对接。

2.2 昭苏县乡村旅游发展规模

2.2.1 交通网络逐步完善

昭苏县通过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等,全面提升全域旅游运作和服务水平。目前,昭苏县已建成全县旅游标识系统和2个县级入口服务区,13个全域旅游停靠点即将全部投入使用,县城至各重点景区景点的旅游专线和定点旅游车也正在努力完成建设中。修建一般农村公路101公里,完成整村推进通村油路54公里,种马场和昭苏林场客运站、夏特乡综合客运服务站竣工。

2.2.2 乡村旅游初具规模

以旅游全域化战略,引领全民广泛参与。截止到2016年8月,昭苏县的农牧家乐和大小餐厅已达730家。其中,农牧家乐220家,达到A级、B级标准的农牧家乐分别占到了20%和50%。这些旅游点带动了1700余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也为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县”奠定了良好基础。完成17个贫困村产业扶贫“双百工程”,实现2052人脱贫。

2.2.3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昭苏县积极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的普查与保护,支持有条件的乡村镇利用农村闲置房屋、集体建设用地、“四荒地”、可用林场、牧场和水面等资产资源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组织宣传力度,强化对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具有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建设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魅力乡村和休闲养生的自然生态景区。

2.2.4 全域旅游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昭苏县围绕国家生态县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先后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专项资金项目8个,涉及34个村,惠及62652人。启动了美丽乡村之“发展庭院”活动,上千户村民、牧民在庭院内种花和经济作物,使庭院焕然一新,千户牧民结束了庭院杂草丛生的历史。

2.3 全域旅游视角下昭苏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2.3.1 经济基础差,旅游设施投入乏力

目前昭苏县面临经济快速增长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大等问题,加之县级财政力量薄弱,旅游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因此,尽管近几年来昭苏已经在完善交通网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其地理位置偏远,离伊宁机场距离200多公里,又无航班可直接抵达,昭苏旅游受到了极大限制。酒店等基础设施也相对滞后,大力发展旅游的同时,酒店住宿餐饮等出现了“一房难求”、“一餐难求”的局面,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对昭苏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的树立和定位产生了不利影响。

2.3.2 乡村旅游产业链过短过窄

乡村旅游产业链实际上是以核心的乡村旅游企业为基础,承担为游客提供不同消费需求的价值创造功能的相互内在联系的产业共生体,通过对信息流、客源流、物质流的链条连接,形成具有一种内在相互联系企业的集合。目前昭苏乡村旅游产业培育不足,产品形式单一,缺乏精品,上下游的產业部门互动不够,从业者普遍缺乏现代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总体竞争力较弱,产业链条不完善,导致乡村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弱。

2.3.3 高层及旅游人才不足,人才引进困难

昭苏县地处边远,高层次旅游人才严重不足,且难以引进和留住高级人才,大多数乡村旅游的从业者均由农民及村干部担任,服务意识不够,服务质量较低。

总的来说,昭苏乡村旅游目前仍处于低端旅游业态的状态,且已遇到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上的一种转型升级。

3 昭苏基于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研究

3.1 借助相关政策,实现基础设施全域化

国家旅游局在其发布的《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对全域旅游示范区将推出“优先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内投资支持对象;优先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八项支持措施。

昭苏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可借助报告中的支持政策,争取中央及自治区、自治州的资金支持,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加大对酒店业的投资力度,解决旅游旺季住房难、就餐难等问题;改变目前形式单一的景点景区、酒店餐饮的模式,借助全域旅游整合乡村旅游资源,优化乡村旅游服务,打造让游客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借助国家旅游局的支持措施,创建国家重点旅游品牌,如马文化产业品牌等,扩大对昭苏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尽可能消除基于地理位置的客观不利因素。

3.2 借助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实现转型升级

全域旅游的涉及面广、关联性高,需要全社会相关部门与相关产业、行业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昭苏乡村旅游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经营模式雷同且单一,上下游部门之间联动不足,未形成产业发展合力,难以实现经济效益。因此,要实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需借助全域旅游,创新“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作用,摈弃各自经营的理念,探索以合作社、农业旅游综合体、家庭农场等方式参与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旅游扶贫开发。

为拓长拓宽产业链条,昭苏县政府部分可大力扶持几个特色乡村旅游经济,创建乡村旅游精品,深挖独具特色的农牧业模式,避免乡村旅游同质化竞争;形成规模化、企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加强与其他行业如手工业、养生医疗业、娱乐和新闻传播等的联动融合,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全面整合。

3.3 强化社区居民全域旅游观念,提高其参与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当前中国的旅游正走向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消费主体和旅游消费需求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80后”、“90后”已逐渐成为旅游业重要的消费主体,这个群体更加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参与,渴望释放压力,获得印象深刻的旅游经历。这个变化要求旅游从业者及相关利益者具备更开放的理念,因此,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加强对社区居民全域旅游理念的普及尤为重要。用全域旅游观念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将整个乡村生态环境都纳入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中,打造“全域乡村旅游”。调动社区居民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融入现代化创意,引进一批不同行业的高层次新村民,建立乡村创业基地,发展乡村现代化酒店,带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转型升级中来,提高社区居民及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能力和实际收入,以缓解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

3.4 解决人才引进问题,加大人才培训力度

昭苏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经济、教育等相对比较落后,造成了该县人才引进难等现象。笔者认为昭苏县应树立人才至上的理念,主要通过引进+培育模式解决此问题。对此,结合目前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对于全域旅游区实施的支持措施,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高薪、高待遇引进农业、旅游业等高级人才,同时聘请疆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及讲座,培训内容包括当地的特色乡村旅游资源的介绍、本土文化解读、乡村旅游经营的现代化理念、乡村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等。此外,加强校企合作,吸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作为实习生参与当地旅游发展事业,也可以作为提升乡村旅游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4 结语

乡村旅游作为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重要举措,在全域旅游的发展契机下,迎来了产业转型升级的最佳时期。然而,目前关于昭苏县的乡村旅游如何在全域旅游理念的前提下健康发展,也仍需针对实践问题进行更多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EB/OL].国家旅游局新闻办.国家旅游局网站.2016-02-07.

[2]王思超.新疆全域旅游贯穿百业千态[N].中国旅游报,2016-07-20.

[3]魏莹.全域旅游带动昭苏农牧家乐迅速发展[N].伊犁晚报,2016-08-25.

[4]王友文.昭苏“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新驱动发展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6,(03).

[5]王兆峰.旅游产业集群的生态化研究[J].管理世界,2009,(9):170-171.

[6]罗艳玲.创新视角下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0):158-160,217.

猜你喜欢

昭苏县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大班课程:远方的客人
奔腾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