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提高肉驴繁殖性能

2017-04-17娜日娜李志国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4期
关键词:公驴发情周期母驴

娜日娜,李 峰,李志国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 赤峰 024031)

科学提高肉驴繁殖性能

娜日娜,李 峰,李志国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内蒙古 赤峰 024031)

肉用驴自然生态适应性广,耐热耐渴,饮水量少,耐寒性差。在干热地区分布较多.不适宜在高寒山区及严寒、潮湿地区养殖。肉驴受精率和产驹率均能达到90%,育驹率和育成率可达到95%,如何科学提高肉驴的繁殖性能,保障养殖效益,是广大养殖场户十分关心的问题。

1 肉驴的繁殖过程

1.1 性成熟 驴驹生长发育到一定时候,生殖器官基本发育完全,母驴便开始正常发情,并排出卵子,公驴有性欲表现,具有繁殖能力,即为性成熟。肉驴性成熟的时间受品种、外界自然条件、饲养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驴驹性成熟为1~1.5岁。

1.2 初配年龄 性成熟后,驴驹身体继续发育,待到一定年龄和体重才可以配种。过早配种会影响驴体的发育。母驴体成熟为3.5~5岁,故初配年龄以3岁为宜。而公驴一般到4岁才能正式配种使用。

1.3 发情季节 驴是季节性多次发情的动物。一般在每年的3~6月份进入发情旺期,7~8月份酷热时发情减弱。发情期延长至深秋才进入乏情期。母驴发情较集中的季节,称为发情季节,也是发情配种最集中的时期。在气候适宜和饲养管理较好的条件下,母驴也可长年发情。但秋季产驹,驴驹初生重小、成活率低、断奶重和生长发育均差。

1.4 发情周期 即肉驴从一次发情开始至下一次发情开始,或由一次排卵至下一次排卵的间隔时间。发情周期是母驴正常的繁殖生理现象。母驴伴随生殖道的变化,身体内外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一个发情期包括发情前期、发情期、发情后期(排卵期)和休情期(静止期)。母驴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d,其变幅范围为10~33d。71%关中驴发情周期在18~21d,德州驴平均为22d。影响发情周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饲养管理条件。

1.5 产后发情 母驴分娩后短时间内出现的第一次发情,称为产后发情。母驴产驹数日即可发情配种,而且容易受胎。母驴产后发情不会表现出“叭嗒嘴”“背耳”等发情症状,但经直肠检查,确有卵泡发育。母驴产后5~7d,卵巢上就有发育的卵泡出现,随后继续发育,直到排卵,均无外部发情表现。关中驴母驴产后首次排卵时间多集中在产后的12~14d。

1.6 发情持续期 指发情开始到排卵为止,中间所间隔的天数。驴的发情持续期为3~14d,一般为5~8d,关中驴平均为6.1d。80%的母驴多集中在4~7d。发情持续期的长短,随母驴的年龄、营养状况、季节、气温和使役轻重不同而变化。一般年龄小、膘情过肥、使役过重的母驴发情持续期较长,反之则短。在气温较低的北方,每年母驴2~3月份就开始发情,即所谓的“冷驴热马”。但早春发情持续期较长,卵泡发育缓慢,常出现多卵泡发育和两侧卵巢卵泡交替发育的现象,长者可达20d或更长。一般从4月份转为正常。

1.7 妊娠和妊娠期 母驴发情接受配种后,精子和卵子结合受精,称为妊娠。从妊娠起到分娩止,胎儿在子宫内发育的这段时期称为妊娠期。驴是单胎妊娠,个别情况也有双胎。驴的妊娠期一般为365d。但随母驴年龄、胎儿性别和膘情不同,妊娠长短也不一,一般前后相差10d左右。

2 肉驴的杂交选育

2.1 血液更新 对多年一直选留本场或本群公驴作种用繁殖的驴群,应考虑采用此种方法。即用无亲缘、同品种的优秀公驴作配种繁殖用,这是改进驴群质量,防止亲缘交配退化所必须的。

2.2 冲血 也称引入杂交。目的是为了纠正驴种某些严重缺陷,或摆脱亲缘交配而不改变原驴种类型和特征。需注意冲血的公驴品种、类型上和被冲血驴种要基本相似,而且具备改进被冲血驴种的某一性状品质。采用冲血手段,在小、中型驴分布的地区经常采用。往往是引入中型驴或大型驴进行低代(1~2代)杂交,提高其品质,而不改变小、中型驴耐劳苦、适应性强的特性。

2.3 品系(族)繁育 可将肉驴的有益性状得到巩固和发展,使驴种质量得到不断改进,免受近交危害,是保持下一代较强生活力的重要方法。品系繁育是选择遗传稳定,优点突出的公驴作系祖,选择具备品系特点的母驴,采用同质选配的繁育方法进行的。建系初期要闭锁繁育,亲缘选配以中亲为好,要严格淘汰不符合品系特点的驴,经2~4代即可建立品系。建系时要注意多选留一些不同来源的公驴,以免后代被迫近交。品系建立后,长期的同质繁育会使驴的适应性、生活力减弱,这可通过品系间杂配得以改善。品族是指以一些优秀母驴的后代形成的家族。品族繁育是在群中有优秀母驴而缺少优秀公驴,或公驴少、血统窄,不宜建立品系的情况下才采用。

3 提高肉驴繁殖力的措施

3.1 加强选种 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大,不同品种和不同个体的繁殖性能亦有差异。尤其是公驴对后代的影响很大,因此,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驴是提高驴繁殖率的前提。对于母驴的选择应注意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对其性成熟的早晚、发情排卵的情况、产驹间隔、受胎能力及哺乳性能等进行综合考察。在公驴的选择中,应注意公驴的遗传性能、体形外貌、繁殖历史和繁殖成绩,并重视对公驴的一般生理状态、生殖器官、精液品质和生殖疾病的检查。

3.2 增加母驴数量 母驴是驴群增殖的基础,母驴在驴群中的数量越多,驴群增殖的速度就越快。因此,迅速发展规模化养驴业是提高驴繁殖率最有效的途径。

3.3 科学的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特别是在发情配种季节使母驴具有适当的膘度,是保证母驴正常发情和排卵的物质基础。营养缺乏会使母驴瘦弱,内分泌活动受到影响,性机能减退,生殖机能紊乱,常出现不发情、安静发情、发情不排卵、排卵数减少等问题。种公驴则表现为精液品质差、性欲下降等。

3.4 做好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 正常情况下,刚刚排出的卵子生活力较强,受精率也高,因此输精或自然交配距排卵的时间越近受胎率越高。这就要求对母驴发情鉴定尽可能准确,做到适时输精。母驴的发情鉴定通常是在外部观察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直肠检查。直肠检查根据卵泡的有无、大小、质地等,掌握卵泡的发育程度和排卵时间以决定最适时宜输精时间。对母驴发情周期进行同期化处理的方法称为同期发情或同步发情。同期发情技术主要采用激素类药物,改变自然发情周期的规律,从而将发情周期的过程调整统一,使群体母驴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发情和排卵。同期发情有利于推广人工授精,便于组织生产和提高繁殖率,还可为驴胚胎移植的研究创造条件。

3.5 推广人工受精技术 在自然交配时,由于母驴的发情期长,把握配种时间比较困难,但公驴精子在母驴生殖器内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长达3~5d,所以,采取隔日配种不影响母驴的受胎率。人工授精是指采用人为的措施将一定量的精液输入母畜生殖道一定部位而使母畜受孕的方法。人工授精程序包括直肠检查、采精、精液稀释、输精等。整个环节要求技术人员操作熟练,严格消毒,细心操作,准确地配置稀释液和药液。

3.6 早期妊娠诊断防止失配空怀 通过早期妊娠诊断,能够及早确定母驴是否妊娠。对已确定妊娠的母驴,应加强保胎,使胎儿正常发育,可防止孕后发情误配。对未孕的母驴,应认真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及时补配,减少空怀时间。

3.7 减少胚胎死亡和流产 尚未形成胎儿的早期胚胎,在母驴子宫内一旦停止发育而死亡,一般为子宫所吸收,有的则随着发情或排尿而被排出体外。驴的平均流产率在10%左右,流产多发生在妊娠5个月前后,在这个时期应避免突然改变饲养条件,合理的役使或运动量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妊娠120d后皮下理植300mg孕酮可有效防止流产。■

S822

:C

:1001-8964(2017)04-0039-03

2017-02-21

猜你喜欢

公驴发情周期母驴
滩羊发情周期内4 种生殖激素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浅谈种公驴的饲养管理技术
种公驴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
种公驴的饲养管理及不孕症浅析
古怪的小毛驴
母驴流泪
TLR4基因在绵羊不同生理状态下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RNA表达
母驴配种注意啥
生殖激素对母猪发情周期的调节
母驴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