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7-04-17

风采童装 2017年3期
关键词:读书家庭孩子

让孩子爱上阅读

MENTALITY

读书是值得家庭珍视的一种品质。在孩子还没读书之前,就意识到自己身在一个爱读书的家庭里,这是一条非常强大的信息。

端正读书心态

《南怀瑾选集》中写道:“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中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理,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中国人素来的教育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做人’,而不是为了’生活’。很可惜,现代人所认识文化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是为了谋生。要孩子们去学习,读书受教育,就是为了孩子们将来的前途,有好的职业、有高的待遇,或是能够赚很多的钱,过得很好的生活。甚至有的人,还把自己一生的失意,或一生做不到的事,都寄托希望在孩子们身上,拼命迫他去上学读书。”

如果是这样,让孩子读书也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当家长们看着武亦姝流口水,幻想着或者正对自己家孩子摩拳擦掌的时候,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让孩子练这项“童子功”?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

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以古诗词为例,就个人而言,读诗能让孩子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诗能让孩子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需要家人陪伴

当家长们端正心态,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时,从哪里着手又是一个问题。

有一本书叫《培养读书的孩子》,作者Daniel T Willingham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心理学教授。他主要研究大脑的学习与记忆机制,最近几年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应用层面,即如何将认知心理学与神经学的理论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在这本书里,他解释了阅读背后复杂的心智运作机制与发展特点,包括语言、记忆、基本认知以及视觉等。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大脑中的“阅读通路”中会逐渐增加越来越复杂的认知特点,并会对推理、类比推理、情绪反应及发明创造产生影响。

Daniel认为,一个成功的阅读者由三个元素构成,一是解码能力、二是理解能力,三是动机。从孩子一出生起,父母就应该同时考虑这三个元素,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机——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但与其教孩子读书,不如教他们爱上读书。

但他认为,帮孩子建立阅读动机最好的方法是从自身出发,设立一个家庭的基调:读书是值得家庭珍视的一种品质。我们在一个喜欢学习新事物的地方,我们喜欢了解世界,而阅读是了解世界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在孩子还没读书之前,就意识到自己身在一个爱读书的家庭里。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条非常强大的信息。很多研究发现,爱读书的孩子有更大的词汇量,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高水平的情商。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开始意识到亲子共读的意义。共读代表的是一种家庭价值:“阅读是我热爱的事情,是我觉得重要的事情。我作为一个读者而获得的体验是任何其他方式无法获得的。所以,我希望我的孩子也体验到这种魅力,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选择童书指南

与此同时,选择书也是读书计划中重要的一个部分。

第一个是读合适的书,另一个是坚持合适的阅读时间和频率。孩子的自控力是不强的,特别是大孩子,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孩子们可不希望总是被父母主导,他们需要参与,那我们就给予他们这个机会,书本的选择和阅读时间都一起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可强迫孩子接受大人所认为的好书,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孩子的兴趣,然后严格的执行。

另外在给孩子读书时,千万不要把一堆书同时放在他的面前。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买的套装书一次给孩子,这样做会让孩子无所适从,需要有一个计划,比如先给他其中最精彩的几本,然后再慢慢读完,效果会更好。让孩子精读,并保持着新鲜感。

猜你喜欢

读书家庭孩子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我们一起读书吧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