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蕉园诗社之难

2017-04-17毕岸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蕉园闺阁结社

毕岸

摘要:蕉园诗社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诗社,虽然清代经济繁荣、文学鼎盛、思想活跃,但女性依然深受中国古代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因而蕉园诗社必然会遭遇种种困难。

关键词:蕉园诗社;女性唱和;难

中国古代女性登上文坛屡见不鲜,如李清照、黄峨等人,她们才华卓绝,然而这些女性皆当世奇葩,可遇不可求。直到明清时期,女诗人、女词人才群体性涌现,清初蕉园诗社更是开女子结社风气之先,被称为“艺林之盛事”。蕉园诗社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催生出的产物,它的现世虽拥有多方面的扶持,却也在存世几十载中遭遇了种种困难。

一、处境之难

当时虽然有许多有识之士对女子写词作诗倡导奖掖,但是也有很多封建卫道士强烈反对。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曾借宝钗之口明确表达了时人对女子作诗写词的态度,“总以贞静为主,女工还是第二件,其余诗词,不过是闺中游戏,原可以会,可以不会。”这三从四德的大家闺秀思想固然是曹老爷子附会到宝姑娘身上的,却也不难看出当时以曹雪芹为代表的明清群儒,对当时女性读书作诗写词的真实态度。

蕉园诸子的出现,打破了自古以来男性一直吆喝的“女子不宜为诗”传统,这势必引起一些人的不满,陈宏在《教女遗规》中说:“或者疑女子知书者少,非文字之所能教,而弄笔墨、工文词者,有时反为女德之累。”此外,蕉园诗社所透露出的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也无时无刻不挑战着男权。《国朝杭郡诗辑》卷三十对“蕉园诗社”活动的记载:“季娴独漾小艇,偕冯又令、钱云仪、林亞清、顾启姬诸大家,练裙椎髻,授管分笺……”蕉园诸子摆脱传统藩篱,像男性一样在湖上结伴同游“授管分笺”。她们的这种行为对封建伦理道德发出了猛烈冲击,却也遭到了封建卫道士的严厉批判。明清朝廷都曾明令禁止妇女外出冶游,如康熙年间江苏巡抚汤斌的《抚吴告谕》提到:“妇女职司中馈,幼女学习女红,皆宜静处闺帏,别嫌明微,即异性亲戚,不得相见……”由此可见,清代知识女性登上文坛受到了封建社会卫道士们怎样的攻击。

二、唱和之难

读书创作这类附庸风雅之事,自古以来被男性当做事业经营,然而女子却不能,它于女子而言,充当的不过是富贵人家夫人小姐打发闲暇时间之用。因而,蕉园诸子并不像其他传统男性诗人一样,随时随地的举行诗社活动。

赵厚均在《留得蕉园遗社在,只今风雅重钱塘——清初钱塘蕉园诗社考》中,结合诗社成员的生平分析“无论是蕉园五子、七子,还是蕉园十子,都只是一个概称,她们当中有些人不存在一起唱和的可能性。”不存在一起唱和的可能性说得过于绝对,然而他的分析确有一定的道理。

家族性是以蕉园诗社为代表的清代女性诗社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有学者称之为群体性。如《红楼梦》中的海棠诗社,生活在贾府中的夫人小姐们以大观园为依托,在园中结社唱和,举行各种活动,一旦她们之中有谁离开大观园,诗社便难以为继。从《红楼梦》中不难看出海棠诗社在结社唱和过程中困难重重,到最后甚至不了了之,以此为照应,现实生活中的蕉园诗社其实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蕉园诗社诸子结社唱和困难,主要有如下两方面原因:

其一,诗社成员大都是闺阁名媛,其中有的甚至是朝廷命妇,她们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很少有机会踏出闺阁之门。

虽然蕉园诗社诸子的作品留存不多,与之相关的清代女性史料也比较匮乏,然而从仅存的资料来看,蕉园诸子在出嫁前皆为闺阁名媛,嫁人后也都是大户人家的夫人,因而避免不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很少有踏出闺阁的机会,因而想随时随地的聚在一起吟诗作词并非易事。

其二,包括清代在内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性一直深受“男尊女卑”思想的压制,扮演着男性的附庸角色,所以不论是丈夫官职外调或是犯案遭贬亦或是流放边疆,女性会随着丈夫一起迁徙。

冯娴在为林以宁的《哭柴季娴》作序时曾提到:“蕉园之订,昉自丙辰。气谊相投,有如一日。虽一岁中会面无几,而精神结聚无间同堂,以为陈、雷莫过也。”由此可以看出,蕉园诗社诸子能够聚在一起的机会并不多。之所以会如此,除了受封建礼教束缚,女子出门不自由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则是由于家庭生活的不稳定。

三、传承之难

蕉园诗社是清代第一个女性诗社,在很大程度上迥异与传统的男性诗社、诗派。传统诗派如江西诗社、江湖诗社等都有自己的思想主张,和相互攻讦的对象,各个诗社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促进了彼此的发展,而蕉园诗社作为清代第一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诗社,没有明确的思想主张,更不存在竞争对手,因而很难长久存活。

由上述种种可看出,蕉园诗社的存在多么不易,它之所以被称为“艺林之盛事”,不仅仅因为它是清代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诗社,更是因为它在面临了种种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创作了许多风格迥异、思想深刻的作品!

参考文献:

[1]胡小林.清代初年的蕉园诗社[J].古典文学知识,2008(2).

[2]吴晶.蕉园诗社考论[J].浙江学刊,2010(5).

猜你喜欢

蕉园闺阁结社
传统接续与理学嬗变:明代洛阳“文人结社”浅探
道学的团体化:宋儒结党,明儒结社
闺阁红粉 千秋佳人 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仕女画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阿尔山
滴灌蕉园养分综合管理技术研究与应用—以广西金穗为例
菲律宾:2015年香蕉业有望全面复苏
漳州蕉园
在森系范儿闺阁里迎接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