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六计”在语文教学中的妙用

2017-04-17吴燕芬

教师·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三十六计自主能力语文教学

吴燕芬

摘 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教师来说,虽然不能将学生作为“敌方”,但如果能了解学生日常的心理活动,在适当的时候,将“三十六计”巧妙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三十六计”;自主能力;语文教学

一、反客为主

反客为主,指在一定的场合下采取主动措施,以声势压倒别人。化用至语文教学中,这也是一条可行的计谋。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反客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翁。

在上《囚绿记》(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一文时,我便尝试用了此计。《囚绿记》是一篇优美而又富有哲理的散文,文中情感的体会如果光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讲解,学生是很难有所共鸣的,因此,这一堂课我完全放手交给学生自己操作。其中有一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在接下来与“绿”相伴的日子里,作者又是如何来表达自己对绿的喜爱的呢?请结合具体的语句来加以分析。

生1: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泽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可耐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这位学生在朗读时已能融入自己的情感,可她的同桌认为她读得还不够好,于是举手要求对她的朗读加以指导。

生2:应该将“盼等”“一枝”“视同至宝”等词读重音,“我怀念着绿色”这句在朗读时语速要舒缓,而最后一个分句要语速稍快、语调上扬,来表现作者对绿的急切盼望、喜爱之情。

在她的指导下,第一个学生重新诵读了这句话,果然效果非常好。

这个环节让我很惊讶,因为我自己的朗读水平有限,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遇到朗读的要求,我或是忽略朗读指导,或是自己加以简单指导,让学生形式化地诵读一遍便了事。这样处理朗读教学,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丧失了自主性,根本不用说会有什么效果了。而这次学生反客为主,擅长朗读的学生对于朗读的指导头头是道,分析得比教师好得多,这样的处理,不仅弥补了教师在诵读能力上的缺陷,而且很好地展现了学生的特长,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

二、欲擒故纵

欲擒故纵中的“擒”,是目的,“纵”,是方法。意思是说作战时暂时放松一步,使敌人放松警惕,斗志松懈,然后伺机而动,歼灭敌人。

在读《三国演义》时,我发现贾诩就是个了不得的人物,算无遗策。他跟主上献策时,从来都是只说七分,剩下的三分让主上自己领悟出来,这样既不抢了主上的风头,又不用担责任。

教师和学生之间虽然不是主仆关系,但我觉得上课说七分,剩下三分让学生自己去悟,让学生有“我想到了”的感觉,而不是“老师讲得真好”,让学生充满成就感。这样由自己悟出来的道理与方法会记忆深刻。贾诩之道不也是“欲擒故纵”之计的妙用吗?

三、隔岸观火

“隔岸观火”之计,是指根据敌方正在发展着的矛盾冲突,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坐待敌方矛盾继续向对抗性发展,以致出现自相残杀的局面,从而达到削弱敌人、壮大自己的目的。

这个贬义的成语,如果巧妙地运用到教学中,或许又是一条锦囊妙计。在教学川端康成的小说《父母的心》(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时,我便用上了这一招。

师:文中的穷父母忽而用二儿子换回大儿子,忽而用小女儿换回了二儿子,忽而又要回了小女儿,这样反反复复地送、换,穷父母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请大家就这个问题分成两大组举行辩论。

(辩论:到底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请发表你的见解)

生1:我赞成不送是爱,因为最终父母把小女儿要回来是因为“小女儿还太小,把那么无知的一个孩子给人家,会觉得自己做父母的太冷酷无情。”

生2:我赞成送走是爱,因为他们一家已经非常穷困,已经养不活这么多人,全家人在一起只会都被饿死,而送走一个孩子,至少还能让这个孩子活下来。

……

师:送的理由是对方条件优越,不送的理由是舍不得。其实,这些理由都是这对父母的借口,真正的理由是他们对子女的那份浓浓的爱意,所以才有了送与不送的矛盾心理。不管送与不送,都體现了父母的爱:送是为了让孩子有优越的生活环境,不送是实在舍不得。

在这堂课的讨论环节中,我只是充当了一个辩论赛的主持人而已。将课堂设计成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自己去文中找依据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主题,而且让学生有了充分的发言机会,课堂氛围热烈,多数学生参与进了课堂。而我只需“隔岸观火”,在适当的时机帮助他们加以总结、协调。这招“隔岸观火”,既让教师从课堂中被解放了出来,又调动了学生课堂上的积极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三十六计自主能力语文教学
刍议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能力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发挥体游的寓教于乐的作用
敬老“三十六计”
巧用“三十六计”兵法渗透数学课堂
课堂上的“三十六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