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应该注重“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017-04-15齐凤娟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6期
关键词:人格历史思想

齐凤娟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239-02

“育人为本”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基本教育方针之一,这是教学的根本回归。初中历史学科以其厚重的历史精华积淀,更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独特优势。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健全的优良人格,即个体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不断进取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的求知精神、踏实的工作作风、稳重坚定的行为习惯、敢于抗挫、善于自我调控的意志品格和善待他人、团结协作的交往水平等优良的人格特征。因此,初中历史教学要彻底改变传统单纯历史知识记忆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引导学生感悟历史,接受美好思想熏陶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骡,以期末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思想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思想。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思想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美好人生理想。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优秀品质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李大钊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彭德怀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不像科学知识那样可以直接教授,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需要反复地磨练、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和谐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取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独立探究科学知识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对自己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解決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鼓励他们急起直追。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情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历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学生是有着鲜活思想的生命个体,教学过程是师生知识交流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对流的过程,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培养学生历史学习情感,也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改变不良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获得积极美好情感。

猜你喜欢

人格历史思想
以鸟喻人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新历史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