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田大作乐观主义思想内涵探析

2017-04-15刘爱君郑培国

关键词:池田大作乐观主义生死观

刘爱君,郑培国

(大连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池田大作乐观主义思想内涵探析

刘爱君,郑培国

(大连工业大学外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池田大作关于什么是乐观主义的回答包含“信心”“信念”“勇气”三个层面,三者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池田大作乐观主义思想是建立在光明、“善”的人性观,“生也欢喜,死也欢喜”的生死观,“十界论”的生命观和广泛现实基础之上的。同时,池田大作也指出了践行乐观主义的路径,即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建构俯视一切的高远境界,发现真正的人生意义并创造生命价值。

池田大作;乐观主义;思想内涵

池田大作是世界著名的佛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创价学会名誉会长、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学贯古今、笔健才雄、著作等身,其思想宏论盖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在其著作中,对乐观主义提及和论述甚多,且文字优美、语言生动,反映出池田大作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重视,表现出怀抱天下、慈爱苍生的境界与情怀。

探究和厘清池田大作乐观主义思想内涵及其逻辑理路,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更准确地把握其主旨和要义,并为我们为人处世、应对时代问题提供有益的启迪。所以,钩深致远此一问题不仅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还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才疏学浅如笔者,不足以窥其堂奥,只能从个人的理解,绍述和推阐其思想,力求能深化、拓展对这一思想的认识,借此管窥池田大作思想之一斑。

一、什么是乐观主义

什么是乐观主义呢?关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池田大作的观点是:“可以说真正的‘乐观主义’是‘绝对信赖’人所具有的可能性,是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不屈‘信念’,是不断挑战变革的‘勇气’的代名词”[1]60。从这一论断中,我们可以看出,池田大作关于什么是乐观主义的定义包括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绝对信赖”人所具有的可能性,即对人所具有的可能性抱有绝对的“信心”;二是不屈不挠地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信念”;三是不断挑战变革的“勇气”。因此,三个层面的含义,简而言之,即“信心”“信念”“勇气”。那么,此三者的具体释义是什么呢?池田大作是如何论述的呢?下面,我们分而论之。

(一)对人所具有的可能性抱有绝对的“信心”

池田大作指出:“佛法曰:‘一心之妙用’。它从多层面、多角度道出了人心之中隐藏着的无限可能性。”[1]60他强调:“希望从自我改变,即从自己内在生命的革命中产生,任何人的生命本身都会是大大小小的磕磕绊绊,需要的是如何聪明、爽快地消除他们,将自己内在的鲜活的创造力发掘出来。正如美国教育家、哲学家约翰·杜威博士所说,人的生命之中确实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1]106他进一步指出:“这种无限的力量就蕴藏在自己生命之中,本人能切实感受并加以发挥,而真正的人生之路就在其中。这样努力下去,不为任何环境所屈,总是忠实于自己,发展自己,于是便奏响了人生的凯歌。”[2]41

(二)不屈不挠地克服任何艰难险阻的“信念”

池田大作认为:“所谓乐观主义,就是怀有无限的希望,就是一种‘信念’。不管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也能凭顽强的信念,一定会加以克服。”[3]86池田大作指出:“不管形势如何严峻,多数情况下,只要我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往往就能改变现实,开辟未来”[1]53池田大作非常欣赏美国心理学会前会长、心理学泰斗塞利格曼博士的观点:“无论何时何地,失败也好,经历痛苦也好,抱有坚定的信念,通过实际行动转败为胜,化痛苦为快乐,这种信念才是乐观主义。”[1]50他还进一步指出:“无论发生什么,人都必须要作为信念之王、作为幸福之王而坚强地活下去。”[1]266

(三)不断挑战变革的“勇气”

池田大作强调:“有勇气的人才有强大的力量,才能勇往直前,才能登上自己描绘的‘高山’、下到‘深谷’,朝着自己争取的理想、希望前进。‘勇气’这两个字确实可以变成‘力量’。”[3]74他还指出:“怀着‘独自奋起’的勇气,才能走向和平的方向、善的方向。这样的‘勇士’联合起来,团结起来,就会改变社会。首先自己要拿出勇气,一切都由此开始。”[3]76

从上述分析看出,“信心”“信念”“勇气”是构成“什么是乐观主义”的三个要素。这三个要素看似并列关系,实则不然。从功能的角度看,“信心”是乐观主义的基础。基础不牢,则地动山摇,所以要“绝对信赖”,信心十足。“信念”是乐观主义的支撑。支撑不稳,则摇摇欲坠,所以要克服任何艰难险阻,不屈不挠。“勇气”是乐观主义的保障。保障不力,则难以持久。所以要不断地接受变革的挑战,勇往直前。因此,三个要素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

二、乐观主义思想的构建基础

池田大作的乐观主义不是盲目的乐观,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扎根于深厚理论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之上的。

(一)建立在光明、“善”的人性观基础上

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都对人性问题格外眷注,并以此为基点阐发自己的思想理论。在池田大作看来,“人是包含善恶两方面的统一存在物”,人性之中与生俱来就有坚强、光明的一面,有“善的力量”的存在。池田大作在与美国实践哲学协会会长罗·马里诺夫对谈时指出:“您从实践哲学的角度出发,指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只突出人类的阴暗面和弱点,却忽视了人具有坚强、光明的一面,这一观点实在太重要了。”[1]50由此可见,池田大作对罗·马里诺夫的观点十分认同,他特别看重“人具有坚强、光明的一面”。池田大作还援引海伦·凯勒的观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或者说他与海伦·凯勒的观点毫无二致:“我的乐观主义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即不否定罪恶的存在,而是拥有满怀希望的信念,相信善的优越性,并总是满心欢喜地让这种信念同善的东西齐心合力,最终使善取得胜利。’”[1]61此外,池田大作还指出:“人的价值和幸福感不是由财产多寡和社会地位决定的,而是由拥有什么样的哲学、能否为‘善’而奋斗到底决定的。‘善的力量’让自己挑战苦难、超越苦难,同时又给他人带来希望。”[1]233所以,在池田大作看来,人依靠自身坚强、光明和“善的力量”就能够战胜自己、超越苦难。换言之,人性中有坚强、光明和“善”的一面,所以乐观主义是可能的、可行的。

(二)建立在“生也欢喜,死也欢喜”的生死观基础上

生死问题是一个与人的一生相始终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吸引古往今来无数哲人智者苦苦思索的迷人的哲学问题。关于生死观,池田大作受佛法影响很大,认为“生死不二”,生与死是永恒交织的、永远连续的。对于通达生死本质的人而言,“生也欢喜、死也欢喜。”因此,他号召人们要树立起‘生也欢喜,死也欢喜’的彻底生死观。他强调:“我认为,人的生活态度的核心在于树立深刻的生命观和生死观,由此,欢喜人生才能够开拓出来。甚至可以说,新的人类文明的创造及其飞跃的关键也在于此。”[1]240由此可见,池田大作认为,唯其树立“生也欢喜,死也欢喜”的彻底生死观,才能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才能开拓出欢喜人生来。一言以蔽之,树立“生也欢喜,死也欢喜”的生死观是构建乐观主义的重要基石。

(三)建立在“十界论”的生命观基础上

作为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毕生都致力于活用《法华经》的智慧来回答现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把《法华经》为中心的佛教哲学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地。在其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构成中国天台哲学的基础“十界论”对其思想影响巨大。“十界论”又称“十界互具”,是《法华经》宣讲的生命观。它把人的生命分为十种境界,即十种生命状态。其中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修罗界、人界及天界称为六道,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及佛界称为四圣。毫无疑问,作为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佛界。在这个境界中,人能够最坚强、最乐观、最欢喜的生活。佛界是生命最辉煌的状态,看似遥远,但非遥不可及。池田大作指出:“虽然称作‘佛界’或者‘佛的生命’,但它并不是什么特别遥远的东西,它原本是每一个人生命里具备的。佛法和信仰就是用来发现它的。”[4]296他还说:“如何通过对自身的‘人性革命’,把利己的‘小我’人生改造成以自己和他人共同幸福为目标的‘大我’人生,这是‘十界论’的主要着眼点。”[1]111在池田大作看来,“十界论”深入人的生命深处,具体阐明了幸与不幸的实相。它教示人们,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四圣的境界,可以摆脱痛苦、超越烦恼,这样就可以过上乐观、欢喜的生活。概而言之,“十界论”为乐观主义的构建提供了理想的前景和蓝图。

(四)建立在广泛现实的基础上

池田大作博学多识,洞察古今。他的乐观主义思想也是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和现实世界深刻洞察之上的,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他说:“在历史上留下丰功伟绩的人物,多是真正意义上的乐观主义者。戈尔巴乔夫先生如此,南非人权斗士纳尔逊·曼德拉总统也是如此,肯尼亚环境运动家旺加里·马塔伊博士亦然。我以前见过很多伟大的人物,领导人也好,学者也好,市井平民也好,他们都是‘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1]114

言为世则,行为世范。必须强调的是,池田大作本人就是一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他是自己思想的忠诚践行者和代言人。在与季羡林先生对话时,池田大作自言:“我和季先生同属于‘乐天派’。我强烈地感受到有一种要立足于‘胸怀宽阔的乐观主义’,创造人类光辉未来的责任。”[1]55-56罗·马里诺夫也高度评价和赞赏池田大作的乐观主义精神,他说:“无疑,您也是一位‘无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全人类,您总是促使他们向前冲,并唤起他们向前冲的斗志。您自身这种永无止境的乐观主义鼓舞了几百万SGI成员。”[1]56

三、践行乐观主义的路径

“以往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是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句名言。这句话强调了实践是哲学的重要品质。在笔者看来,池田大作的乐观主义思想就具备这样的品质。针对现实问题,池田大作不仅“把好脉、开好方”,而且“抓好药、熬好汤”。关于如何践行乐观主义,他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路径。

(一)改变对事物的看法

面对同一事物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往往不同,甚至别如天壤。池田大作先生认为要乐观积极、超越烦恼,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他强调:“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是改变环境、改变自己的第一步。”[1]59他还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或许就是困难与苦恼的连续。但关键在于化烦恼为前进的动力,如何去超越它。换个角度一想,正是烦恼才让人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所谓烦恼,就是推着人‘再向前’‘再先上’的发动机‘燃料’。”[1]9“日常的生活也许尽是微小的琐事,但是,每一瞬间心态的变化,会极大地左右幸与不幸。只要决心‘乐观地生活下去’,无论是逆境还是苦难,都会像欣赏人生的戏剧那样,悠然地跨越过去。”[3]76由此可见,改变对事物的看法是通往乐观主义的第一步。

(二)建构俯视一切的高远境界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在池田大作看来,只有建构能够悠然俯视一切的高远境界,才能乐观。他指出:“如何建构能够悠然俯视一切的高远境界,这会大大地左右人生的幸与不幸。”[1]59“现在世界上,很多人容易陷入‘无力感’之中,如何打破现代社会的这种‘无力感’呢?我认为这种巨大力量的源泉就是建立在更高精神层面的乐观主义。”[1]61那么这种高远境界和更高精神层面具体指什么呢?池田大作进一步指出:“可以说,世界上卓越人物的共通之处是他们的人生被一种燃烧的热情和信念所支撑着,那就是为人类的幸福鞠躬尽瘁,为社会的发展努力奉献。这种崇高的精神就是克服了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的乐观主义的源泉。”[1]61-62“站在更加广阔的全球视野上,为了‘自己和他人共同幸福’而祈祷和行动——这是未来的世界公民所必备的资质之一。”[1]269

(三)创造生命价值

创价学会的核心理念就是创造生命价值,其精髓在于唯有为他人及社会的幸福和平去努力,人生才有真正的意义可言。池田大作认为:“发现新的人生意义,创造新的价值。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人才能够度过更深刻、更有意义的人生。”[1]78显而易见,“更深刻、更有意义的人生”也是乐观的人生。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池田大作关于乐观主义的论述回答了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其思想观点具有明显的日莲佛法的底色和基因,同时又借古开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体现出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特质,彰显了池田大作宽广的历史视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其乐观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借鉴。

[1]罗·马里诺夫,池田大作.哲学复兴的对话[M].崔学森,朱俊华,姜明,译.大连:大连出版社,2013.

[2]池田大作.池田大作思想小品[M].程郁,禾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3]池田大作.人生的坐标[M].卞立强,译.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3.

[4]池田大作,季羡林,蒋忠新.畅谈东方智慧[M].卞立强,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刘岭峰2572756826@qq.com)

On Ikeda Daisaku’s Optimistic Ideal Connotation

LIU Ai-jun,ZHENG Guo-pei
(Da Lian Industrial University,Dalian 116034,China)

Ikeda Daisaku’s masterpiece about optimism contains three levels of contents-confidence,faith and encourage,which constitutes a logically organic whole.What optimistic idea is builds in the foundation of humanity lightamp;goodness,lifeamp;death consciousness of“happiness both alive and death”,world viewpoint of ten grade cycles and wide reality.At the same time,Ikeda Daisaku also points out routes to practice optimismchanging ourselves concept,building high and far viewpoint,finding real life’s meaning and creating life value.

Ikeda Daisaku;optimism;ideal connotation

B821.2

A

1008-018X(2017)05-0075-04

2017-09-14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背景下对日人文交流案例研究》(L15BGJ001)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爱君(1968-),女,山东荣成人,大连工业大学教授,池田大作研究所所长。

郑培国(1982-),男,山东青岛人,大连工业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池田大作乐观主义生死观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池田大作诗歌小论
乐观主义
池田大作高等教育思想架构
单独中的洞见
浅析池田大作人本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成长的启示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和平·平等·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