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国际化办学模式监控体系探索
——以福州外国语学校为例

2017-04-15廖素娟翁剑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福州国际化教学资源

廖素娟 翁剑华

(1.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建福州350000;2.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建福州350001)

中学国际化办学模式监控体系探索
——以福州外国语学校为例

廖素娟1翁剑华2

(1.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福建福州350000;2.福州外国语学校,福建福州350001)

中学国际化办学是以多元兼容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多元兼容的评价体系为主体,以多元兼容的教学资源为硬件保障,以多元兼容的师资为人员保障。精准监控是学校办学质量监控的实现途径,探索外部的分类评价和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模式,实现质量监控目标与路径的整合,使用符合国际生多元化发展的评价标准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对学校教育多元化的发展。

国际化;质量监控;精准教学;大数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明确指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在上世纪邓小平提出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要求之后,学术界加大了教育国际化的研究。国际化办学模式让现代人跨越了时空的障碍,既能在世界这一空间维度内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又能在时间这一尺度上携手描绘未来世界教育之图景。国际化办学模式与传统中国本土办学模式相比,优势不言而喻。然而目前社会上多是高等教育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研究,教育教学质量监控方法的研究缺乏可操作性,而有关中学国际化办学模式的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尚属空白,有待我们进一步加强探索,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上述国际与社会环境大背景下,福州外国语学校作为福州市唯一一所公立的外国语学校,多年来在“致力于追求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学习环境”的办学理念下,致力于“外语见长、文理兼优、全面发展”的特色办学目标建设,在研究和实践国际化办学模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逐渐走出一条具有福州外国语学校特色的国际化办学之路。

一、多元兼容是学校国际化办学实践模式的核心内涵

目前,国内中学国际化办学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或是全面照搬国外教育中的某些做法或课程,聘请熟悉该国教育或国际课程的外国人负责主导和实施。这种做法可以增强课程的规范性,但很容易造成不适应我国国情的情况,难以长久发展;或引进某些国外的课程,根据学校的条件,本土化地加以实施,这种通过课程比较,明确课程改革的切入口,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学校的发展,但由于过于本土化而难以与国际教育接轨;或是在国情、校情的基础上,引入国际教育的先进元素,形成自身办学特色与亮点。从以上几种方式不难看出多元兼容的办学模式无疑是目前示范高中国际化办学模式中最有前景的,而多元兼容则成为示范高中国际化办学实践模式的核心内涵。

(一)多元兼容的课程体系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根本

课程体系的多元兼容为学生的国际化学习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探索建立多元兼容的课程体系应该要根植于原有的课程体系,注重国外先进课程元素的融合与突破,特别是利用高中课程设置的特点勇于在校内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提供多个科目与模块的选学以及引入国外大学的先修课程,建立起基于HTH模式(High Teach High以项目为驱动力的课程学习)的校本课程模式,利用项目驱动课程学习的理念搭建多元化的学校课程导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精准高效的特点帮助课程体系的形成和实施。

(二)多元兼容的评价体系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关键

在国际化办学的过程中,首先需与国外富有特色的中学、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外优质高中的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专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创设条件都是构建这一评价体系的重要途径。其次构建多元兼容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可以在原有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有关国际化办学中涉及到的系列评价,其中最重要的是增加对学生学习国际课程的阶段性评价,以及对学习国际课程的学生高中毕业后的发展性评价以及对实施国际课程的教师的评价。最后是对学校整体国际化办学成果的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还要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水平,最重要的是关注到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对教师的和学校的评价则更多来源于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发展水平的评价(主要以高考的升学率、国际课程取得的等级水平以及学生多维度的发展效果为依据)。因此构建多元兼容的评价体系是实施中学国际化办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多元兼容的教学资源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基础

教学资源是国际化办学的基础,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实现多元兼容办学模式的保障。中外合作办学的广泛开展能极大地提升学校的外语教育品质,形成复种(双语)教学模式。福州外国语学校通过引进国外优质的教学资源与本校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融合创新。比如:都柏林的三一学院每年都派遣优秀毕业生担任学校英语特色班的教师,这样学校的教师就可以与之完成英语国际教学对接。与此同时,学校还与日德法等国家的多所学府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办学协议,为培养小语种学生“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创造条件。福州外国语学校和德国教育部合作并建立起DSD德语项目基地,开设了德语班。每年DSD项目都公派一名公立学校的教师来福州外国语学校授课,从而获得到了德国优质的教学资源。而与日本那霸市上山中学及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签订了交流访问协议则为学日语办学提供了中学和大学的教学资源。通过国家教育部成立的“中国法文国际课程”试点校项目以及与法国库唐斯市勒布伦中学的姊妹校关系则强化了学校的法语教学。这些联合办学从各学科、各方面创设了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实现国际化办学的多元兼容提供了非常坚实的保障。

(四)多元兼容的师资是学校国际化办学的保障

优质的师资是实现国际化办学的保障。采用引进国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培养现有教师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出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团队。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渐进式地提升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选派学校的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交流、学习,并安排接受过国外培训的教师回校进行经验的交流和推广。只有教师适应多元化的国际课程体系并熟练掌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才能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二、精准监控是学校国际化办学质量监控的实现途径

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使得精准监控成为可能。而精准的“四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则包含了学校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教学评估和国际课程互动评估这四大方面。因此要实现精准有效的教学监控就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探索外部的分类评价和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质量监控模式。借鉴国外的经验,将国外的风险评价与我国当前实行的分类评价相结合,建立起涵盖传统和现代监控的风险预警机制。

其次,实现质量监控目标与路径的整合,在把教学质量理解为“在满足最低标准的基础上学校输入和输出间的增值”的同时也要把教学质量理解为“学校办学目标与使命的达成”;在推行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的增值评价的同时,也要重视以学校的发展规划以及实施成效作为中心的整合性评价。

再次,使用符合国际生多元化发展的评价标准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应对学校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注重新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强调标准的弹性和多元;努力构建由各类利益相关方组成的质量保障框架;通过信息技术平台下的监控体系对学校的日常数据进行严密的监测管理。质量及质量监控本质呼唤监控的目标与路径必须有机地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教学互动与监测体系则为有效的教学和评价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尝试从学生进入高中时就建立他们的学习档案,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将他们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全程监控下来,纳入评价的依据(其中包含选课、课业成绩、学习效果、社会实践等),结合现有的评价体系加入高考的评价标准和国际生培养的评价指标。特别是作为外国语学校中涉及到的关于学生语言能力和国际课程的要求、教师对教材加工的处理以及国际化校本课程的建立则为有效的教学和评价提供了内部支持,而这些都是多元兼容的评价体系的支柱。

总之,信息技术环境下精准多元的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为学校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质量保障,它成为中学国际化办学中把国外办学理念与本土办学思想融合、嫁接并形成一种国际化、现代化和本土化交融的模式。这种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互动,让学生从吸收异质文化中丰富自己,升华自己,也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8.

[2]何希娟.示范高中国际化教育模式探索——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亚太教育,2015(8).

[3]黄丹凤.多元化与国际化高等教育及其质量保障新进展[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7).

[4]刘茂祥,徐星.走向卓越的奥秘上海中学国际化探索[J].上海教育,2012(7).

[5]王蕾.PISA在中国——教育评价新探索[J].比较教育研究,2008(2).

[6]唐盛昌.学校教育国际化探索:借鉴改革与衔接对话——对上海中学国际化探索的理性思考[J].中小学管理,2011(12).

G471.2

A

1673-9884(2017)05-0109-03

2017-04-08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一般课题(2014CG1573)

廖素娟,女,福州格致中学鼓山校区特级教师。

猜你喜欢

福州国际化教学资源
聚焦港口国际化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寻味福州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