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跨界现象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8期
关键词:跨界艺术家领域

邢 星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浅谈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跨界现象

邢 星

(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跨界”一词是在六、七十年代在西方的艺术界被提起,是指“越界,交叉,融合。”但并不意味着是随机的混合,是指使用独立的个体或元素进行碰撞、渗透,找到新的可以交叉、融合的点,从而产生新的创作。如同靳尚谊所说“跨界原本是很自然的事”。在艺术家的长期艺术行为实践中,开始涉猎其他与艺术有关的领域,借助其他学科特有的属性,在创作的手法、理念与材料的运用上探寻新的生发点。今天的艺术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它一直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对每个领域特征进行扩展和重组。所以艺术跨界主要更多的是艺术与其他领域重新组合构建的问题,不单单是纯粹艺术本体的问题,已经成为艺术创作者的思索与研究的新方向。艺术跨界呈现出的作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重视与关注,原本艺术的局限性被这一观念的形式所打破,这个进程使艺术创作者超越自我、升华自我,并赋予作品一个更高的艺术层次。艺术跨界的产生与艺术市场进步、大众需求美化、社会意识形态革新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正如清初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这也不失为一种时代发展进步的缩影。

原始艺术是整体统一的,当时各个类别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一说法从我们传统哲学思想上可以得到印证。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第四十二章,万物的本源都是“一”,艺术进入当代,艺术专业才逐步细分化,艺术门类在今天才如此丰富起来。比如绘画又可以分为油画、水墨、素描等,而国画又可以分为工笔与写意。在这众多艺术领域之间,多种艺术形式相互渗透融合,之间边界在逐渐消失。多元化、全向量的艺术舞台为跨界的创造活动、创新思维培育了肥厚的土壤。艺术内部门类之间的跨界相对来说更为纯粹。今天,艺术家根据自身的创作诉求和审美偏好,涉猎于各个艺术领域,从而激发艺术灵感,开辟一个新的艺术表现语言,产生更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纯粹艺术内部之间的跨界因为仍属于同种艺术范畴,风格变化不会类似于其他的艺术门类,交叉牵涉到不一样的材料,媒介或形式,艺术本体有效的对话,虽然在内容上不会有太大的偏差,但却是打破壁垒之间的不同风格,象征着艺术家风格的改变及艺术家艺术语言的创新。当然,尝试艺术跨界合作,并非使艺术家刻意忽略或摒弃自己擅长的艺术专业,而是借助其他类别的不同特点缔造出具有时代感和艺术创新意识的作品。

艺术领域跨界合作的这种形式在中国古代就早有成功的先例。诗、书、画、印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四种艺术表达形式,而诗、书、画、印的结合是随着中国画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宋代之前的中国画作品中是很少有题字的。到了宋代才有文人把所作的诗词题到画上。到了元代又加入了印这个元素。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文人把诗、书、画、印四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作为文人画的一个标准。这种跨界的结合后来成为中国文人画的一个特点,是中国文人画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我们熟知大师们也在多个领域中都展现了艺术的魅力。如:米开了基罗,在雕塑和绘画两个领域都留下了不朽的名作;达芬奇,不仅在绘画领域留下世人熟知的佳作,也为当时的建筑、自然科学等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艺术本身就是和这个世界上人类的其他领域生产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是一种对价值被认可的需要。

而现今的这种跨界与多元化的艺术环境,与立足于传统的艺术审美原则的独立学科发生碰撞。传统艺术形式的审美原则再次被打破重组。艺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互相的联系与借鉴,更多的新兴领域成为艺术的载体。跨界的这种艺术状态已经不在是对某个艺术个案的标注,如同科技的发展一样“跨界”已然成为当代艺术发展的一种趋势。当代的艺术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不务正业”的做起非本身专业的艺术来:油画艺术家去做雕塑装置,雕塑艺术家搞版画,版画家的拍电影做视频影像,电影导演去导演歌舞剧……很多当代的艺术家们也是身兼多个头衔。可供艺术家选择创作所需的载体和材料的范围也是更加的广阔了。这种跨学科的尝试给某种单一的学科特点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活力。这都得利于各种媒介和新型技术的发展革新,为艺术家可以在自身本专业特长的基础上,又有突破专业限制大胆的去尝试其他学科的有共通性的艺术领域提供了很多客观的便利因素。

跨界这种混合杂交的状态无论是在艺术领域还是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展的如火如荼。它在各个方面所体现的价值也使得人们纷纷的效仿和追捧。跨界虽然创造出很多的自由空间给人们发挥,使得各方面的展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是这并不说明跨界就是创新和发展延续的的唯一出路。消费时代的到来和商业化进程造就了跨界思维带来的一系列产物。对于艺术家和艺术品来说所面临的最直接的就是是市场化带来的压力,和商业体的介入。这样就很容易使得艺术会脱离本体的纯粹和初衷,跨界这种方式也不再单纯为艺术的本身服务,而是更多考虑投资方要求的商业价值。如此一来,艺术的跨界合作时常被当作成一种炒作或者是噱头,其目的也是为了多一种方式去搞营销。这就失去或减弱了艺术本来应具备的价值,跨界这时候对艺术是起了反作用的。在艺术领域中成功跨界的例子很多,但也有一些脱离了纯粹性之后迷失方向的失败案例。在艺术的创作中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很容易被这些新的形式和材料吸引,一味的追求创新和实验,求变求快,而对坚持传统和保持学科纯粹的观点持否定态度。对于研究来说深度和广度两个方向是站在对立面的,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把握好这个度的分寸是至关重要的。这样一个浮躁的世界除了为了广度的开拓去跨界和求新以外,我们同样需要另外一种为了深度而坚守纯粹性与极致的态度。不论是做研究,做艺术,做产品还是做事情,这都是至关重要的。有些纯粹是很让人敬畏和羡慕的:就是那些一辈子甚至是几代人只做好一件事。哪怕只是一种工艺,做到极致,做到不可替代,都会被人认可。比如一块指针手表,同等的用料好与坏的差异就在工艺上;老作坊做的一把刀,一条拉链,一支笔,一道美食……这一份坚守是在跨界和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值得深深的反思和回味的。坚守自己的时候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去支撑,特别是在还没被认可是时候。能找到一个点,坚持下来发展下去并且乐在其中是幸福的,同样会获得成功,并且这份这份坚持才是成功的根本。

艺术的跨界实质上还是建立在对传统的艺术门类和媒介的基础之上的,虽然倾向跨界艺术家总是对这种依附的状态有所回避,而强调艺术家的主观性。现在已经成型和传统被认可的艺术门类还是占主导地位。建立在原有艺术逻辑认识和原有的各样媒介以及形式之上的跨界和创新会更有效地获得新的认可,显示出的革命性才会突出。所以艺术的跨界并不是追求完全的无界化,跨越各项艺术门类界限的时候需要有个尺度的把控。是要建立在自身领域挖掘到一定深度的基础上,不然只是一味的追求表面肤浅的跨越与形式上的堆砌,这样的艺术尝试很难站立的稳,也很难继续下去。

艺术本无界,所谓的“界”是为了区分各种表现形式的人为的界限,无界与融合才是艺术创作最好的表达。跨界代表着一种时尚创新的理念,象征着一种多元混搭的交融,在艺术领域展现出它锐不可当的活力。艺术跨界使不同的艺术领域和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联动,从而实现作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被动变主动、由一元到多元,由创作者到大众到艺术市场的更好融合,打破原有的传统艺术习惯。艺术本无界,让我们跨界而动。

猜你喜欢

跨界艺术家领域
跨界
跨界
领域·对峙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B&O继续跨界 B&O BeoVision Eclipse TV
跨界之道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3D 打印:先进制造领域的必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