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恭城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7-04-15王荣娴胡海兰梁世弦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期
关键词:发展期旅游农业

王荣娴 胡海兰 梁世弦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广西恭城县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王荣娴 胡海兰 梁世弦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0)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休闲农业既能满足人们接近自然、回归自然的需求,同时也有效的激活了农村的闲置资源,它正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恭城县作为广西为数不多的集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秀丽的山水风光为一体的特色名县,它的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对其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探究意义非凡。

休闲农业;广西恭城;发展现状;对策建议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推动传统扶贫从输血向造血转变,增强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地区生活环境,提升贫困人口素质。在“十三五”期间,休闲农业的开发将成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快节奏、污染严重的城市生活使人们越来越向往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田园生活。据统计,2016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700亿元,带动672万户农民受益。2015年,恭城县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57.23万人,增长13.3%。可见,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前景乐观。但是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存在着思想准备不足、基础设施滞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在这个休闲农业备受追捧的年代里,对其的研究极具意义。

二、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简况

国内休闲农业最先在台湾兴起,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强大的互联网使休闲农业快速进入内陆,在短暂的时间内,内陆的休闲农业分布区域不断拓展,产业规模逐年壮大,产品类型丰富多样,品牌效应日益凸显[1]。因其影响之大,国内许多学者都开始对其进行不同程度的探讨。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发展休闲农业关键在于创新休闲农业的发展理念,科学规范政府管理,在探索休闲农业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同时,重点突出产品自身的特色[1]。另一方面,休闲农业经营实体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市场,从品牌发展、筹资融资、市场营销等领域,设计和实施适合自身特点的市场运作策略[2]。

三、恭城县休闲农业发展状况

(一)现状

自21世纪年以来,根据恭城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情况,可以将恭城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归纳成三个阶段,即“朦胧发展期、规范发展期、快速发展期”。

1、第一阶段:朦胧发展期(2000-2005年)。因“桂林山水甲天下”而全国闻名的桂林山水,使得桂林旅游业迅猛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恭城县一些有远见的农民和企业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自发地发展农业娱乐活动,吸引顾客。主要活动有:以农家餐饮为特色的农家乐、以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休闲观光、以民俗民风体验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等。但这些项目仅仅在县城周边发展起来,且为数不多,处于朦胧发展期。

2、第二阶段:规范发展期(2005-2010年)。这一时期,恭城县紧紧抓住国家确定的2006年旅游主题为“中国乡村游”的这一机遇,规范全县休闲农业建设,重点打造休闲农业品牌。恭城积极打造以月柿、柑桔、沙田柚、桃、油茶、竹鼠为重点农业产业基调,先后开发了红岩生态旅游综合度假区、西岭乡桃李满天下核心示范区以及观音乡蕉山村生态蔬菜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等休闲农业综合体,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借此,恭城县先后获得“广西生态富民示范县”和“全国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等称号。

3、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0-2016年)。这一阶段,恭城县新农村建设全面铺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等品牌创建力度持续加大,并相继实施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美丽恭城”等项创建活动。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4-2015年,恭城县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功能多样化发展进程,创新了休闲农业发展新模式。如恭城有名的矮寨屯,它在保护古村落的同时,也将有现代元素的咖啡厅、读书小屋和畅饮吧等融入其中,丰富了其休闲旅游内涵,另一方面,它采用了著名的“恭城模式”——三位一体化,循环利用资源,大力发展“月柿”,成功将休闲农业的发展带入新的阶段。

(二)存在的问题

1、建设规划不全。由于县、乡镇缺少发展规划,导致恭城县休闲农业建设布局不合理,农业产业优势与县域旅游产业优势未能有效结合,建设中只重视点状项目建设,沿线建设、成片建设没有形成、杂乱无章。同时项目点建设还存在风格相似、形式雷同、产业相同、配套设施少、接待能力弱等弊病,制约了休闲农业发展。

2、财政投入不足。财政投入远远不足,恭城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有效推进休闲农业,但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少。因此参与建设休闲农业还主要靠社会资源投入,但企业实力参差不齐,受发展理念、管理水平,以及农业生产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贷款难等问题影响。

3、专业人才不多。目前,恭城县休闲农业建设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缺少行业专业人员,从业人员多以农民为主,业务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高,对休闲农业发展认识不足,缺少长远发展理念,逐利性较强,影响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宣传力度不够。由于休闲农业成果知名度不高,在宣传层面上过于依赖传统媒体,未能充分运用网络、手机等新型媒体媒介和新型媒体在中青年等旅游消费主力军中的影响力;同时在精品线路包装、推介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5、基础设施薄弱。休闲农业旅游景点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接待能力差、可进入性不强等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

四、恭城县休闲农业发展对策

(一)摆上重要位置。各部门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对发展休闲农业的认识,将休闲农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支持休闲农业发展。要充实工作力量,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理顺职责关系,建立高效的管理体系。

(二)优化发展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整合农业、扶贫、旅游、建设、民政等部门对农业农村的扶持项目,增加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方联动,协同推进,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三)提高休闲农业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休闲农业旅游产品是吸引游客的核心部分,在开发中要着力提高农业旅游产品开发档次,提高品位,重视差异化,具有新意,打造精品;另一方面,要积极提高活动的互动性,赋予活动休闲文化内涵,努力完善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四)文化多元,加强融合。休闲农业与文化深度融合的旅游产品开发具备高度可塑性,恭城县休闲农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如瑶族文化、长寿文化、民俗节日、乡土建筑、古村、古镇等,加强休闲农业与文化的融合。

(五)加强宣传推介。组织国内传统媒体对恭城县休闲农业发展成效做好专题系列报道和重点报道,大力推介恭城县休闲农业精品游览线路。发挥微信、微博等新型成熟的信息推介形式,宣传恭城县休闲农业品牌。组织开展专场推介活动,组织自驾游、体验游,吸引市民,拓展恭城县休闲农业消费市场。

[1]马宇.国内休闲农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北京农业》.2013(36)

[2]张胜利.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湖南农业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发展期旅游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虚拟现实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天然气进入大发展期
旅游
把握最佳发展期,让地理不再艰涩——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为例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