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李 楠 孙 杰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探索

李 楠 孙 杰

(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并且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对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减轻农村养老的压力,才能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变革、现状的研究,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的建议,为农村养老贡献一份力量。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老有所乐,老有所养”是流传于世最长久的记忆,也是每一个时代大多人们的愿望。不同时间段的经济形态、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养老方法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某个历史阶段的养老模式和该历史状态下的经济发展现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是相适应的。我国的养老保障方式,从古代自然经济情况下的家庭养老到现今养老体系的建立,经过了漫长的变革。

一、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现状的分析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于非规范化、非系统化的阶段,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除了沿用了传统的五保制度、救济制度,虽然农村低保工作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逐步展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然开始向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也陷入了困境。

(一)家庭养老模式仍占据着农村养老保障的主导地位

现阶段农村人口结构改变,在单个家庭人口数量下降的情况下,出现了“421”或者 “621”的“核心家庭“模式。这种家庭模式的诞生,导致单个劳动力的抚养任务加重。而且,长期发展的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养老主要依靠的还是家庭养老, “养儿防老”的观念深种人们心里。随着时间推移,老龄化加剧,经济发展水平又比较低的情况下,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困境。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现阶段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水平较低,缺乏法制化的管理,同时在制度上存在着不稳定性,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村的养老保险缴纳的主体为个人,是具有明显的自我保障性的储蓄养老。同时养老保险的(以县一级作为基本核算平衡单位)统筹范围过窄,缺乏互济性,所以,在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过程中,具体的实施效果并不乐观。农村养老保险从1991年试点到1997年发展到巅峰,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村人口达8300万人,其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3年,全国仅为5428万人。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

(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缺乏制度保证

农村养老保险属于社会强制性保险,其更强调政府的责任,保费的缴纳和养老金的发放都受制于地方政府。目前,我国监督体系并不完善,政府在保费的收取和养老金发放过程中,资金的运行无法全面的受到监督,致使资金的利用率下降,使得本来保障力度不足的制度,更无法实现其本身应具有的功效。如果无法解决农村养老保障基金的合理化、公平化运行,那么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也就缺乏了最基本的支柱。

二、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解决措施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核心是社会养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对于进一步解放生产力,调节政府与农民的关系,缩小城乡差别,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巩固传统的家庭保障,使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相结合

“养儿为防老”的观念决定着在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是必然的。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偏远山区经济更加落后,国家扶持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并不能很快的普及,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家庭养老在农村还是必然。

在建立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时,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家庭养老。对于老年人来说,物质是必须的,但精神上的满足更为重要。传统的“孝”观念在当今社会被物质摧残的已无法直视,面对这样的困境,要在全社会提倡尊老敬老,让这种美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子女理解自己对老人的赡养义务。加强家庭收入来源建设,也是解决家庭养老的根本措施。

(二)因地制宜,激活土地的保障功能

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它的保障功能在农村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被淹没。大部分以种地为收入的农民,人均收入一直处于低增长甚至负增长,导致家庭收入减少,无力缴纳保险,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实施。因此,必须再次激活土地的保障功能。根据不同地理位置,政府派出科研小组,对当地实际情况考察,为农民切身提出合理的种植作物。并通过财政补贴,引进信技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农民的收益,再次激活土地功能。这也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基金提供了资金来源。

(三)开征社会保障税

由税务机关统一征收的社会保障税,一方面减少了征收成本,另一方面富者多缴,穷者少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在“抑富济贫”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国情来看,社会保障税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也为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提供了渠道,所以开征社会保障税是必然趋势。

(四)创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及运营模式

对于农民来说,养老保险是自己的保命钱,就要求社会保障基金在管理和运营上必须安全可靠、保值增值。目前,基金统筹层次上升到省,可以充分利用省级的规模优势、制度优势、信息优势和人才优势,对社会保障基金进行管理运行。在基金的运营方式上,可以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对基金做专业化、高水平的管理运营。在监管方面,应该做到透明运营,让农民了解到自己的“保命钱”在做什么,发展到什么阶段,从而让农民更愿意投资社会保险。拥有足够雄厚的资金来源,才能使养老保障体系更好的发展。

三、结论

面对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并且我国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对农村养老保障体制给予高度重视。只有减轻农村养老的压力,才能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历史变革、现状的研究,以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设性的建议,为农村养老贡献一份力量。

[1]福建省农村社保模式及其方案课题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创新[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张啸.德国养老[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3]姜向群.老年社会保障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胡扬.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制度创新[J].兰州学刊,2006.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