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国新型企业化政府

2017-04-15程仕桃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企业化政府服务

程仕桃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试析中国新型企业化政府

程仕桃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19)

在当前各国都积极致力于政府改革的浪潮中,我国政府也在努力寻求发展的路径,其中推进新型企业化政府的建设不失为一条明智的道路。我国企业化政府的构造尚处于初级阶段,运用企业家精神的理念改革政府,而并非将政府改造为企业,从而对推进政府的公共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新型企业化政府产生的背景、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新型企业化政府;市场机制;服务效能;创新意识

一、新型企业化政府产生的背景

(一)提高国际竞争力的现实压力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转移使各国政府为适应新的竞争规律和态势,不断推进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各国政府不得不致力于政府改革,而新型企业型政府是公共行政改革过程中运用企业家精神和企业理论改造传统运作方式,这一主张,既非将政府同化为企业,亦非政府官员都由企业家来取代,而是用企业理论、企业家精神来影响和引导的政府改革。因此,对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二)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潮流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瞬息万变,作为政府而言,更应当走在时代的前沿,充分体现政府的先进性与创新性。而新型的企业化政府便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应运而生,只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的政府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才能不断地进步与发展。试想如果一个代表国家的政府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如何引领整个社会的发展呢?所以不断发展的时代潮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型企业化政府的产生。

(三)政府自身进行改革的必然趋向

新型的企业化政府是符合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符合社会不断发展的趋势,因此它的产生是必然的。从古至今,政府总是试图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进行过多次尝试,政府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它不但涉及社会的政治、文化、人民的生活,也涉及到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因此,加快改革步伐,使政府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的需要,新型的企业化政府是其自身进行改革的必然趋向。

二、新型企业化政府的特征

(一)由管制型向服务型发展

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体制的服务型与管制型是完全不同的模式。首先,主体关系不同,服务模式确立政府及其公务员是仆人,民众是主人,管制模式反之。其次,出发点不同,管制模式是有事特别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就要管,服务模式是对自己无利而对民众有利且需要服务的就要提供服务。其三,行为方式不同,服务模式是积极主动、热情友好、高效简洁、勤政廉政,管制模式是一种官僚主义、高高在上的衙门作风。其四,目的不同,服务模式是充分发挥民众的各种积极性,政府为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支持,管制模式则把民众的思想和行为控制在自己需要的范围内,为其所用。因此,当代中国服务型模式是新型企业化政府的必然选择。

(二)由人治型向法治型发展

一国的法治总是由一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在法治社会,即使有合理合法的“人治”,也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之上的“人治”,这种“人治”是法治的具体体现,是人在执行活动中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我们所要反对的是违反法律规范的“人治”。由于多种原因,我国企业化政府管理中“人治”现象比比皆是,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地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是一种集权体制,权力向上级集中、向领导集中,许多事务都是上级按计划下达的,这样助长了人治现象的泛滥。另一方面,因为人治比较简单,可以随心所欲,而且效率也相对较高,因此要高效地完成上级任务或达到个人的不正当目的,选择了“人治”。在建立我国新型企业化政府的过程中,“人治”必然受到冲击,取而代之的是法治。

(三)由自利型向公利型发展

政府是公共利益的代表,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追求者,是在私人事务之间矛盾的协调者。从政府作为一个群体、“企业”来说,它是没有自己的利益的,政府“自己利益”就是公共利益,但作为政府公务员个人来说可以有自己的利益,这是作为公民的权利,但是不作为公务员的权利,公务员是一个职业,公民因为从事公务员这种职业而获得利益,而不因为公务员的身份而获得利益。政府一些部门公开或不公开地追求自己的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包括制定政策、法规、条例等以公开合法的身份谋取部门利益,还包括卡、扣、压、拖、要等非法的“寻租”行为谋取部门利益,这是十分严重的自利行为。而新型企业化政府是追求公共利益的。

三、我国新型企业化政府建立过程中的问题

(一)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

目前在我国,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空间在扩大,其功能也在不断强化,但市场还只是政府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市场只是政府实现其经济社会目标的一种工具,政府和市场之间边界模糊。同时,政府仍然拥有庞大的国有企业,政府本身仍然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尽管多年来政府职能历经多次调整改革,如在政企分开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政企不分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有些地方、一些部门对微观经济运行管得过多、过细。这种行政性分权导致了经济资源配置混乱,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由于市场机制不成熟,我国缺乏独立而有实力的中介组织,各种社会力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服务、沟通、监督等作用。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公民参与意识薄弱,参与知识和技能较低,表达意见的渠道有限,政府缺少为社会各阶层提供有效行使民主权利的机会。在缺少独立而有实力的中介组织,公民参与意识薄弱的环境下,政府放权授权给谁,由谁来监督政府,成为我国政府面临的困境。

(二)公共管理和服务效能低下

当前政府效能低下,政府管理的“三位”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在:一是“越位”:就是不该政府管的事,政府插手了。行政审批较多,影响了企业自主经营,不利于平等竞争。二是“错位”:就是中央和地方、不同政府部门之间,它们的职能存在重叠、交叉,这在市场管理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政府角色往往偏离自身职责任务、活动范围、运行轨道。三是“缺位”,指的是该政府管的不管,从而出现了真空,出现了缺位。此外,由于经济立法不完备、信用和交易秩序不健全、对市场监管不严,还没有形成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市场运行和调节机制。其次,政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行政不作为。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后,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但仍存在以下不足:公务员队伍的文化水平偏低,素质、专业化程度不高,难以适应高效、快捷的形势要求;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三)行政效率创新意识不足

目前我国在行政效率创新意识方面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这将影响到我国企业化政府的建设,主要表现:(1)把创新“口号化”。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突出自己的创新形象,把创新变成政治口号,要求所有部门都要进行所谓的“创新”,使得这些部门不仅在各种会议文件上高喊与创新有关的口号,以回应上级要求,而且夸大自己工作的创新性,即便是常规工作也要换个说法来体现创新。这必然造成创新的“形式化”和围绕创新进行的浮夸;(2)把创新“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化就是把创新绝对化,认为“只有新的东西才是先进的、合理的”,如果工作中没有新的东西,就说明相关政府部门不能与时俱进,相关官员思想保守,难堪大用。(3)把创新“盆景化”。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树立形象,会倾所有资源来树立创新典型。在丰富资源的支撑下,这些典型形象突出,光鲜照人。然而这样的典型由于是集中当地资源树立的,因此造成了当地发展的不平衡。而一旦树典型的领导离开,这些典型失去了支持,会很快败落下来,投入的大量资源被白白浪费掉。更重要的是,这些典型具有过强的特殊性,无法推广到更大范围内,因此只能是供参观和谈论的“盆景”。

四、我国建立新型企业化政府的对策

(一)积极推动市场机制的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市场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主要做法如下:(1)引入竞争机制,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当前我国应把重点放在三个方面:在国家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的建设中引入市场机制;放松对市场的限制,扩大准入的领域;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在公共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目的是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而绝不是推脱政府责任。因此,在引入竞争机制时,应区分类别。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纯公共服务,如维护国家安全、保持行政管理正常运行以及涉及全体公民共同利益的核心公共服务,应完全由政府提供;对具有竞争性、非经营性的公共服务,如街道清扫、道路绿化等,政府可向社会购买;对具有自然垄断性、经营性的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行业中的弱竞争弱选择性消费品,可以考虑在保证国有资本控制力的前提下,通过股份制形式允许民间资本进入等等。(2)引入参与机制,重整政府与公民的关系。推行公民参与管理,要求政府能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教育,以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和参与能力;要提供便捷有效的制度化参与渠道,让普通公民都能参与公共管理;要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接受公民的广泛监督;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公示制度、重大事项的听证制度、公开评议制度等,做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吸纳公民参与,政策采用过程中不断增加公民发言权。(3)引入放松机制,重塑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放松机制可以说是政府与市场形成合作关系的具体表现形式。因此,放松机制并不是放松所有的规制,完全不要政府的介入,而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和改变政府介入的形式。如在技术出现重大进步、消费者意识、消费嗜好发生变化时,政府机制所依据的基础随之发生变化,这时,就要取消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消极甚至破坏作用的规制,适度放松必要性弱化了的规制。

(二)增强干部素质,提高服务意识

在建立新型企业化政府的过程中,各级行政部门的干部是政府部门服务效能建设的主体,行政部门的干部都要立足于“懂大局、管本行”,自觉树立全局思想,既要自觉加强对重大问题的协调协同,相互理解,积极配合,又要各自按照分工做好本部门工作,才是效能建设的关键环节。政府部门干部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决定了政府部门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以建设专业学习型为载体,结合各单位的工作特点和实际,把建设专业学习型政府作为加强政府部门作风建设和提高政府部门干部整体素质的有效抓手,对政府部门干部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重提高政府部门干部服务群众、依法行政、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抓落实的能力。行政人员一方面要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自觉接受培训,政府部门也要建立起一套终身的教育和培训机制,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另一方面,要加大对行政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其爱国家、爱人民的良好情操,这是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服务意识的重要一环。

其次,提高公职人员的服务意识,不仅仅要从思想上觉悟,更重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政府最大的职能就是服务百姓,服务其实本质也是管理,只是着重点不一样,一是服务的心态,一是管理的心态,但是目的,都是要求老百姓和企业都要按规则行事。所以,为了政府强化服务意识,为了政府职能有效的运行,为了防止官僚主义,为了打破大部分公务员只是管理意识,没有服务意识。其实,政府就是要维护好社会的公共利益,帮助老百姓,办好公共事务。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虽然其使命是“办好事”,而不是“挣钱”,“必须常常替每个人平等服务,不管这个人支付的能力和对服务的需要如何”。政府是为老百姓服务的。政府名称里加进服务两个字,让他们从老爷的位置上走下来,实实在在的为老百姓去做事情,而这也是新型企业化政府具体内涵的体现。

(三)实行公共行政的全方位创新

所谓的政府创新就是政府部门所进行的、以有效地解决社会经济政治等问题,完善自身运行,提高治理能力为目的的创造性活动。为达到成本最小利润最大的目标,企业家必须是创新者,创新各种新技术,尝试各种新思想。[2]我国要实现公共行政的全方位创新,应当做到以下几点:(1)努力倡导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基本原则,真正做到科学无禁区、研究无禁区、探索无禁区。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其前提都是新的观念、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的产生。要突破旧观念、旧思想和旧理论的束缚,就必须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敢于思考、勇于思考。解放思想,是一个民族保持其理论思维的先进性和激发其精神活力的生生不息的源泉,只有解放思想,才可能冲破传统的束缚和教条的束缚,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2)充分发扬民主,营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创新意味着以新的制度、新的秩序、新的技术、新的学说、新的方法替代旧的东西,有可能与现存的秩序和制度相冲突,有可能触动一些人的既得利益,有可能使一些人不适应;创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可能最终失败,有可能效益不大。创新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上述负面的影响,就必须有一套民主的政治和法律机制,遏制与社会进步方向背道而驰的保守势力对改革与创新的破坏和抵抗,宽容创新者的失误,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使创新成为社会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3)制定有效的奖励政策,积极鼓励创新行为。一方面,创新具有很大的风险,创新往往需要付出代价;另一方面,成功的创新又能为社会带来极大的效益。创新活动的这种双重性,要求政府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机制,给创新者以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政策的保证,形成足够强大的激励力量,激发人们的创新积极性;同时也尽可能补偿人们为创新所付出的代价,降低人们为创新所承担的风险,支持敢冒风险的创新者,奖励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创新者。只有努力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更好的实现我国新型企业化政府的建设。

总之,新型企业化政府的建设任重而道远,我国正以稳健的步伐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昂首迈进。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它既担负着推动整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任,同时必须适应改革,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不可否认,我国政府自身已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的改革。目前在我国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政府也在积极致力于改进中,相信通过不断地努力,终将会使我国的政府面貌焕然一新。

[1]孙学玉.企业型政府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

[2]戴维·奥斯本,特德·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3]臧乃康.中国改革的动力与危机[J].北京社会科学;1995(3).

[4]马斌.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中国政府改革研究[D].兰州大学;2012.

[5]李澄怡.当代政府规范管理[M].海口;南海出版社,1997.

[6]李鉴修.政府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J].行政论坛,2002(3).

[7]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程仕桃(1992-),女,汉族,陕西省安康人,硕士生,行政管理专业,陕西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企业化政府服务
国企党建如何防止“空泛化”——陕煤党建工作引入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高校行政管理现状及其仿企业化路径探索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