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2017-04-15吴传兵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浆料岩溶灌浆

吴传兵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常德市供电分公司 湖南 常德 415000)

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吴传兵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常德市供电分公司 湖南 常德 415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水利工程规划建设也逐渐增多。但是在现有的水利工程项目地基的考察中发现,大部分地基都不能满足水利工程最专业标准。在对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发现,基础灌浆技术是应用比较广泛的技术,经过处理以后可以达到一定的防渗标准,确保工程主体可以稳定运行。本文将详细的探讨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灌浆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是我国重点规划的工程项目之一,在对水利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地基的稳定性考虑在内,这是因为只有牢固的地基才能有效的保证水利工程的抗震能力以及防渗漏能力,能够提升水利项目的稳固性。

一、基础灌浆施工技术概述

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工作机理便是把多种原料依照特定的比率混合、拌匀之后构成浆料,之后运用高压设施把构成的浆料灌入地基的裂缝中,实现对地基的加固,不但可以有效的保证地基稳定,同时还可以有效保证水分下渗的一种作业技术。该技术可细分为3种,其一是劈裂灌浆作业技术;其二渗透扩散灌浆施工技术;其三是压密灌浆施工技术。在现实的作业过程中,为了保证灌浆效果,通常采用多种方法混合使用的方式来进行施工。

二、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水资源被高效运用,从另一个层面而言,水利项目一方面能够发挥防洪、供水的作用,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发电与灌溉的作用,经过科学配给水资源和运用水资源来满足人们对水的诉求。基于该目标,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水利项目体现出优良的发展趋势。依据水利项目建造的目的可知,在水利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地基的基础建设、堤坝的建设是水利项目建设的重心。而灌浆技术既能够有效提升地基和坝体的负载水平,还能够大幅提升建筑项目总体的质量,发挥预防渗漏与预防开裂的目标。为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灌浆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三、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分类和运用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所以对于不同地形特征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采用的灌浆方法也不一样。对于岩溶地区进行处理时,当前还没有成熟的作业技术,建设人员大多是根据工作经验或是参考近似的项目来进行施工。在对岩溶区域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基础施工可以分为有、无填充物两种方式的施工,其中对有填充物的施工技术要求更加严格。

(一)运用高压灌浆工艺对岩溶地区灌浆

为了确保填充物更为密实,在对岩溶区域作业的时候运用高压灌浆的方式,采用高压灌浆技术处理以后的水利工程具有优良的稳固性与防渗透性能,另外在灌浆时还能够确保水泥与土体基础逐渐融合,在渗透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网状结构,这样形成的主体工程就拥有优良的抗裂性。

(二)运用高压旋喷技术对岩溶地区灌浆

该项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钻机对大地进行钻孔,当进行钻孔的时候,通过钻头上装设的特别的喷嘴,依托高压泵的压力把水泥喷到土体中,在这种情况下之前的土体架构便会被毁坏。在喷射施工时,钻头会逐步向上部移动,确保水泥浆能够和土壤构成一种拌合物,一直到凝结之后构成一个独特的柱体,起到加固工程地基的作用。

(三)对浅层、深层含岩溶地区的基础灌浆

针对浅层岩溶区域的处置,一般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挖掘机将浅层岩溶挖出,之后再运用水泥灌浆技术把挖出的岩溶填到土壤中;深层岩溶区域主要是指50米以下的岩溶,对于这样的地区传统的高压旋喷技术是行不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运用一般的灌浆方式对岩溶区域加以灌浆,当水泥浆渗透到较深层次的岩溶时便会和别的填充物进行挤压,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以后就会保证填充物和水泥浆充分融合,发挥硬化作用。

四、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一)砼裂缝填充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砼裂缝填充施工技术。这种技术一方面能够提升地基基础的负载水平,另一方面能够防止水分渗透对地基基础的不良影响。在水利工程中使用该技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该种方法的工作原理。依托高压的力量,把水溶性能优良的材料灌注到裂缝中,因为地理结构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当化学材料与地层中的水接触时,就会被快速的分解并膨胀和固结,使地层中的裂缝得到填充,提高地层的防渗漏性;2、根据不同地质材料合理选择灌浆原料;3、根据裂缝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灌浆工艺。对于部分区域网状裂缝比较均衡的地质,可挖掘形状为V型的槽,进行充填灌浆,实现充填完整的目地。

(二)无塞灌浆施工技术的运用

无塞灌浆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灌浆方法,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从上到下进行灌浆,该技术可以节省大量的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在水利项目中运用此项工艺应当注意下述方面:1、严控钻孔的孔径,当钻完孔后需进行扫孔;2、在浆料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控水灰比。使用无塞灌浆技术的时候,所运用的浆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水泥,依照科学的配合比进行混合形成浆料,在混合的过程中一般要保证水分的含量控制在30%左右,待水泥浆初凝后要防止空气中的水分或者是其他杂物对浆料的影响;3、对注浆管道进行合理的选择。该技术使用的管道一般都是密闭的钢管,利用钢管内外壁的空间来回收浆料,如此能够达成对浆料的反复运用;4、换孔灌注。当完成一个孔的浆料浇灌之后,需要等较长时间才能够确保浆料凝固,为了减少作业时长,可依托换孔工艺对下个孔洞加以浇灌,如此不但减短了作业时间,同时还可以大大的提高灌浆效率,同时使灌浆的质量得到提高。

(三)基础灌浆在严重漏水时的应用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来看,如果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位置选择不合理,那么这样的水利工程就有可能出现漏水的情况,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严重制约工程的使用功能。采用常规的灌浆技术起到的效果有时候并不理想,一方面耗费了诸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处理成效差强人意。为了让此类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应当对灌浆工艺加以科学管控,以此达成有效管控作业质量的目标。

1.模袋灌浆处理方法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地基水分渗透的问题,在运用基础灌浆工艺时,可选择模袋灌浆方法,并加以科学应用。这是因为模袋具有很强的耐磨性,而且材质一般为聚丙烯或者尼龙。当利用模袋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首先在模袋中填充一定量的物质,经过挤压以后水泥砂浆中的水分就会大量的流失,大大的促进砂浆的凝结效率。同时该模袋中沙土的流失率相对较低,这样也可以实现对漏水问题的处理。

2.填充级配料处理方式

一般状况下,运用概率较高的填充材料有三种,分别是粗砂、砾石、水泥等。为了确保处理的有效性,施工人员应该对砾石的大小进行掌握,同时要结合实际的工程概况利用黏度较高的水泥对配料进行冲灌,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对配料的数量和材料质量加以合理管控,这样更有效的对缝隙部位充填密实,妥善的解决水利工程基础部位漏水等问题。

五、结语

作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几种灌浆的施工技术,它具有施工成本低以及效率较高等优点。所以在水利工程中利用基础灌浆施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同时还可以有效的保证设施的防渗漏性。所以在进行水利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选择合理的灌浆施工技术,控制好灌浆的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固。

[1]韦瑞生.浅谈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09:286.

[2]钱勇峰 . 帷幕灌浆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要点[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 03) : 81- 84.

吴传兵(1971.05-),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常德市供电分公司,大专,工程师,水电厂管理。

猜你喜欢

浆料岩溶灌浆
某石灰岩矿区岩溶涌水治理处理方法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探讨岩溶区高速公路勘察技术方法
无盖重固结灌浆在乌弄龙水电站的应用
自流可控灌浆在堰塞体防渗加固处理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对铜电子浆料导电性能的影响
玻璃浆料键合中的孔洞抑制和微复合调控
高密度电法在岩溶区隧道勘察中的应用
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研究
核电设备安装中的浆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