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探讨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监理建筑施工

李 富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关于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探讨

李 富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00)

随着社会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逐渐增多并已经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加强对建筑项目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基于此,本文将从建筑项目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三个阶段入手,深入分析加强建筑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方式,旨在保障施工项目的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前言:

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涉及建筑施工项目的各个环节,无论哪一施工环节发生质量问题,都会直接降低建筑工程的总体质量,使施工现象存在安全隐患,威胁着施工人员的安全。另外,如果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不符合相关规定,还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损害业主的基本权益。因此,需要重视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为社会提供质量过硬的建筑项目,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建筑项目在施工前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式

(一)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

监理单位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重视对监理单位的控制:

(1) 严格检查施工项目的原材料。在采购原材料、半成品材料的过程中,应该严格落实建筑项目的质量标准,对进场与使用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管理,以此来保障材料的质量。具体而言,对于钢筋、水泥等材料,需要保障产品具有合格证书、检验报告等证明,只有证件齐全的设备才能投入施工项目中,而没有证件或者不齐全的材料将不予以使用。在检测钢筋焊接的半成品时,可以使用目测的方式检查材料是否存在裂缝、角度不匀、长度不一等质量问题,当通过目测检查以后,要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半成品进行强度与韧性的实验,只有相关数据符合标准才能投入建筑施工中。

(2) 增强监理单位的质量意识。通常情况下,在施工项目开始以前,监理单位需要将项目的负责人、质检员等相关人员召集起来,通过开会的方式增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同时进行工作任务的分配与要求。例如:要求质检员严格检查施工项目的每一道工序,贯彻落实“三检”的标准,通过检验以后,质检员与监理员要依次签字,进而完成施工项目的质量检查。如果在检查施工某一环节的过程中,发现其存在质量问题或者缺少质检员的签字等内容,监理员必须拒绝签字,重新进行检查进而保障的建筑项目的质量。

(3) 重视隐蔽工程的检查。隐蔽工程就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不易被发现或者被下一道工序遮挡的施工内容,如地基等。施工单位要自行进行检查,然后交由质检员,当检查合格以后需要签字,最后交由监理人员进行项目验收。事实上,隐蔽项目对于建筑项目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重视质量的检查工作,避免影响建筑物在后续施工的进程。

(二)施工单位的质量控制

施工单位的工作内容贯穿于建筑项目的所有施工内容中,是影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 严格控制放线与定桩。放线、定桩两项工作与建筑物的位置、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高度重视放线与定桩的工作,严格把关不能掉以轻心,避免影响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另外,在放置基线时,需要选择恰当的位置,不能受施工项目的影响。最后,施工项目的总体负责人需要依据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检查核实定位线的位置,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便要立即纠正,进而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的质量。

(2) 合理选择压桩机。为了保障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需要重视压桩机的选择,依据还是建筑项目的实际需求、图纸要求等信息,选择适用于施工的压桩机,进而保障施工的质量。

(3) 严格检查管桩。原料的质量影响着建筑项目的整体质量,不合理的管桩不仅会影响材料、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还会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在管桩进场进以前,要对弯曲程度、长度、外径、壁厚等信息进行细致的检测与测量,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入施工现场影响施工的质量[1]。

二、建筑项目在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式

控制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管理与控制质量的主要途径,因此要重视对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检察与监督,具体方式如下:

(1) 复核施工技术。为了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需要重视对施工技术的复核,保障施工技艺的一致性。

(2) 管理施工计量。施工计量包括投料计量与检测计量两方面,其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着施工的整体质量。所以,在施工中要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并审核计量人员的工作资格。

(3) 取样送检。为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建筑项目的质量,施工单位在自检以后要在现场进行取样并送至质检单位进行系统的检查,取样的内容包括:水泥、钢筋、混凝土、装饰部件以及其他需要送检的施工材料。另外,取样送检的过程应该严格遵循操作的程序,如果越过其中的某一步骤很可能过导致检验结果出错,无法保障施工的质量。

(4) 设计变更。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存在意见分歧、矛盾,或者施工单位不能理解图纸中的要求与数据等,使得施工不能严格落实图纸中的要求。当施工现场出现这样的问题时,需要停止施工,积极与建筑单位沟通,通过有效的交流对项目进行合理的更改,进而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

三、建筑项目在施工后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方式

(一)控制验收阶段的质量

当建筑施工项目结束以后,需要对建筑质量的等级、感官质量与质量保证结果进行评定。总体而言,一个质量过硬的建筑施工项目应该能够满足以下三点要求:(1)建筑项目中所有的施工环节、内容均符合质量标准,其质量优良的建筑成分要大于二分之一,其中建筑的装饰部分、主体部分必须达到优良以上;(2)建筑工程拥有齐全的证明、质量保证材料等;(3)感官评定的质量结果,其合格率应该大于百分之八十五。

(二)控制保修阶段的质量

移交建筑工程项目以后,需要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开展质量保修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1) 分析工程项目的质量现状。在保修期内时,监理单位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质量检测,依据既定的检测计划有序的开展检测工作。

(2) 鉴定质量问题的责任。如果建筑工程在保修内发生质量问题,监理部门需要将其与图纸进行对比,明确问题的责任方,同时要求其承担建筑维修的全部费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责任方是谁,施工单位都要承担修理的责任。

(3) 控制修补缺陷的质量。当修补工作完成以后,监理部门要依据质量标准进行检查,落实合同规定的内容,进而保障建筑的质量[2]。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保障项目的质量,就要对施工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以此为基础,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价值,保障了建筑材料的质量,并对施工过程进行细致的监督,加强施工后的质量管理。所以,要想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可以将文中的措施应用在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中。

[1]雷勇刚.建筑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24:149.[2017-09-23].

[2]罗永祥.房屋建筑施工中渗漏施工技术的问题[J].建材与桩饰,2017,06:52-53.[2017-09-23].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监理建筑施工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
施工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