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2017-04-15中共汤原县汤原镇委员会

奋斗 2017年15期
关键词:烤烟食用菌贫困户

中共汤原县汤原镇委员会

汤原镇人民政府

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中共汤原县汤原镇委员会

汤原镇人民政府

汤原县汤原镇党委、政府带领镇村两级干部精研政策、大胆谋划,坚持调结构、扶产业、惠民生,趟出了一条以绿色规模种养增收致富的改革之路,农民增产增收门路大开,心里有了底气,增收致富信心更加坚定。

一、调整种植结构,开辟农民增收新路子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定走创新发展之路、协调发展之路、绿色发展之路、开放发展之路、共享发展之路。

让“旱改水”润泽农民心田。汤原镇针对旱田产量不高,国家取消玉米保护价,农民增收缓慢的被动局面,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种植结构,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将水田开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大力实施“旱改水”这项“惠农工程”,把过去的低产玉米田变成农民发家致富的“聚宝盆”。今年将改造7个村屯1.5万亩土地,预计每亩水稻比玉米保底增收400元,全镇水稻增收将达到600万元。建设水稻种子种植基地,发展荣升屯优质水稻面积5000亩,发展东大桥村特色温泉水稻750亩,西大桥稻花香无公害水稻150亩,提升水稻自身价值,进而提高农户的收入。

让瓜果蔬菜“香飘万里”。打造瓜果蔬菜基地是汤原镇促农增收的又一大亮点。依托大亮子河国家森林公园沿线区域优势,着力打造集采摘游玩、瓜果交易、增产创收于一体的生态四季采摘园区,发展应季、应时蔬菜和香瓜、西瓜、草莓、葡萄等无公害绿色有机水果种植,吸引外地游客入园采摘,体验农家乐趣。

让白术在黑土里生根发芽。汤原镇党委、政府将中药材种植作为种植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通过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鼓励和扶持农民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经过考察研究中药材白术具有药用价值高、抗灾能力强、种植风险小等特点,2016年以新胜村为试点种植白术90亩,效益良好。今年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投入70多万元组建了白术药材合作社,将种植面积扩大到600亩,能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每人年增收可达2400元左右。同时通过与引入中药材公司签订收购合同,实行订单农业,为农户生产销售提供保障。

二、拓宽增收渠道,让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提高水稻和大豆竞争力,扩大果蔬、鲜食玉米、食用菌等高值高效经济作物面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加快调整种植业结构”,为我们提供了发展主题。

让食用菌成为“香饽饽”。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原料资源和很好的市场前景,汤原镇发展特色产业食用菌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汤原镇以西大桥、北靠山、东凤鸣、正阳、新胜、向阳六个村为基地,发展大棚吊袋黑木耳生产,大力推广立体栽培模式,普及优质、高效生产工艺,食用菌种植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新局面。西大桥大民黑木耳菌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如今已远近闻名,今年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带动种植户发展食用菌产业,努力实现新突破。今年新建木耳挂袋大棚150栋,挂袋大棚发展到500栋,全镇食用菌将发展到1500万袋,农民实现销售收入过千万元,仅此项产业将带动70余户贫困人口增收。

让农民“赶着牛羊奔小康”。汤原镇党委、政府积极发展农牧结合循环经济,加快发展“两牛一猪一禽”畜禽规模养殖,使之成为农民脱贫增收的主导项目。实行稳猪、增牛羊、开发特种养殖的畜牧发展方式,全镇生猪饲养量将达到14万头;培育发展大鹅养殖业,重点推进5个村屯的大鹅养殖,饲养大鹅数量发展到15万只。推行“玉米地+大鹅”“水稻+肉牛”新型种养方式。汤原镇今年将建立示范养殖基地1000亩,新建农牧结合循环经济示范点3个,依托合作社,发展壮大种群量,打造“两牛一猪多禽”格局。同时推进特色养殖,通过特色养殖将带动100余户贫困户增收。

让烤烟种植释放新动能。汤原镇将继续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在提高烤烟质量、烤烟产量上狠下功夫,全力发展优质烤烟。借助20栋烤烟育苗大棚,选择黑木耳栽培作为育苗大棚二次利用项目,进一步提高育苗大棚利用效率,带动11户贫困户务工。同时,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共赢模式,促进传统农业优化升级,为脱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2017年将继续稳定烤烟种植面积,发展烤烟生产2000亩,预计烤烟产值达800万元,争取实现税收80万元,全面提升全镇烤烟生产水平,切实增加农民的收入。

三、建设新型经营主体,把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

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职业农民队伍,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为我们指明的重要发展方向。

让扶贫贷款助力脱贫攻坚。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产业增收、转移就业、教育扶智、金融扶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攻坚行动”的精神,汤原镇通过发展食用菌、畜禽养殖等项目引导扶持产业,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通过加入合作社的形式,辐射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共计落实金融扶贫贷款1080万元,新增扩建5个种植、养殖合作社,打造长青炜航、仙马纳川、蕖众牧业3个农牧结合循环经济示范点,将带动200余户贫困户增加收入,促进全镇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

让乡村特色旅游成为靓丽风景线。汤原镇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旅游+”新模式,拓展旅游自身发展空间,推进旅游转型升级。汤原县是三江流域革命发祥地、东北抗联诞生地、国家一类革命老区,抗联时期的汤原中心县委就曾坐落在我们汤原镇,著名抗日爱国将士冯仲云、戴鸿滨都曾在这里与日伪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在我镇北靠山村发生过著名的抬车送粮、夜袭汤原的故事。依托丰厚红色文化资源,2016年,在汤原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汤原镇重点打造了红色文化宣传阵地——146平方米的北靠山村革命老区历史纪念馆,建设了省内首家140平方米的北向阳村级廉政文化教育展馆,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热点。同时充分发挥国家AAAA级景区大亮子河旅游沿线地理位置优势,在北靠山村和北向阳村筹建集花卉观赏园、农家乐餐厅、农家旅馆为一体的休闲服务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旅游休闲一体化,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以点带面逐步发展“旅游+养老”“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互联网”等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

让光伏发电产业惠及“千家万户”。光伏扶贫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是实施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新途径。为抢抓国家支持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发展的有利机遇,汤原镇计划新建1500千瓦小型光伏发电站,辐射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预计年实现利润达75万元,将带动400余户贫困户增加收入。通过光伏发电产业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建立长期稳定的扶贫脱困新模式。目前,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年底全面完成建设投产。

“不能因为包袱重而等待、困难多而不作为、有风险而躲避、有阵痛而不前”。我们必将凝心聚力、砥砺前行,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添绿。

责任编辑/徐朝 xuzhao@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烤烟食用菌贫困户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烤烟漂浮育苗和移栽改进方法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