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景电工程运营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2017-04-15王富斌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景泰水价节水

王富斌 李 娜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2.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对景电工程运营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王富斌1李 娜2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2.河西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甘肃 张掖 734000)

景电工程运行以来,大大改善了景泰、古浪两县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在运行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该工程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能提高人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整个工程的节水效果,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损失,使灌区内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景电工程;运营管理;水资源;节水农业

一、引言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简称景电工程)是一项高扬程、大流量、多梯级电力提水灌溉工程,被誉为“中华之最”[1]。工程位于甘肃省中北部,河西走廊东端,北邻腾格里沙漠,是横跨甘蒙两省区的景泰、古浪、民勤、阿拉善左旗四县(旗),跨黄河、石羊河流域的大(2)型水利工程。整个工程由景电一期工程、景电二期工程(简称二期工程)、景电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简称民调工程)三部分组成。景电工程采用梯级泵站提水方式,一期工程提水流量10立方米/秒,灌溉面积30万亩。景电二期工程设计提水流量18立方米/秒,加大流量21立方米/秒,总扬程713m,设计年提水量2.66亿立方米(不含民调工程水量),设计灌溉面积52.05万亩[2]。民调工程,是一项利用已建成的景电二期工程的灌溉间隙和空闲容量向民勤调水,以缓解民勤水资源日趋减少、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应急工程。

二、景电工程水资源的运营管理现状

景电工程建成运营30多年来,大大地改善了景泰、古浪两县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了灌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灌区内由旱作农业变为灌溉农业的经济效益;当地交通运输、乡镇企业、教育卫生等全面发展的社会效益;灌区内林木的生长,已与三北防护林连成一片,有效阻止腾格里沙漠的南移的生态效益[3]。随着工程带来效益的同时,景电工程的运营管理体系也逐步形成与完善,实行计划取水,计划用水的基本制度,定额管理,科学调配的管理体制。近年来,景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下面就从几方面来说明。

(一)农业用水与其他用水之间的分配现状。景电工程的建成运营,使昔日的戈壁滩变成了今日的米粮川。一期工程、二期工程主要用于景泰、古浪两县的农业灌溉用水,其次服务于农村人畜饮水、工业用水、城镇供水等方面[4],二期延伸向民勤调水工程主要利用二期工程灌区内的作物间歇期向民勤输水,缓解民勤县的生态用水问题。景电灌区内的水资源利用状况大体符合建设初期的规划要求,但也有部分地区,用水管理不严,出现不合理用水情况。例如,部分乡镇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扩建规模,增加生产,使工业用水量增加,挤占了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二)各支渠斗渠配水管理人员的实施现状。景电工程灌溉渠系分为干、支、斗、农四级渠道输水系统,对于各支渠和斗渠的用水量与需求量存在明显的不匹配,以二期工程四支渠来说,在作物生育期内,支渠为续灌渠道,斗渠为轮灌渠道。在作物需水高峰期,管理人员不按照有关规章制度分配水量,不根据每条支渠和斗渠所需灌溉水量来合理调配水量,使得支口过水流量偏小,而且每条斗渠分配的水量不均衡,导致灌区内局部区域农作物受旱,严重影响着作物的产量。

(三)种植结构与工程取水之间的矛盾。灌区内大面积区域属于沙壤土,部分地区属于壤土。根据多年种植经验,为了追求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大田玉米和枸杞成了灌区内的主要农作物。根据作物需水规律,5-7月成为需水关键期,由于工程引入灌区的水量是一定的,作物需水增加,会导致短时间内缺水,而其他时间段内作物需水较少,灌区内水资源趋于饱和,甚至达到饱和。针对这些情况灌区内的作物种植结构有待改进,使作物之间错开需水临界期,以解决灌区内短时间缺水的状况,促进农业用水与工程调水的兼容性。

(四)水价管理与水量管理现状。根据景电管理局的管理规定,灌区内的水价采取统一标准。2005年,根据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相关文件要求,景电一期、二期工程的农业供水价格,经水利厅审核、省物价局批准,分别调整为0.2488元/m3、0.2388元/m3[5],而且春季、冬季灌溉和夏季灌溉用水价格不统一,存在一定的工程成本差值,每立方米水的价差为0.01元。为适应当地经济发展,2015年,根据工程运行成本,景电管理局又进行了水价调整,景电工程水价统一调整为0.33元/m3。提高水价,利于人民增强节水意识,同时也保证了工程的运营成本。

三、对景电工程运营管理的对策及思考

景电工程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对此,从提高人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采取水权制度,合理配置水资源。由于灌区内属于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雨量稀少,仅为184.7mm,年内潜在蒸发量高达3640mm[6]。因此,景电工程是景泰、古浪两县灌溉农业发展的命脉,现在更是受益地区扩大到民勤、阿拉善左旗等县(旗)。因此,灌区内应根据各地的用水需求,采用水权制度,控制各用水单位的用水量,有效促进各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同时也让用水单位提高节水意识。

(二)控制灌区灌溉面积,合理管理农业用水。景电工程上水运行以来,随着农民收入增加,开垦荒地的动向也随之而来,导致灌区内的灌溉面积逐年增加,这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管理局应加强各支渠斗渠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保持积极的工作状态,提高责任意识,以服务灌区为遵旨,控制灌区内违法开垦荒地的行为,并且依据当前各支渠斗渠的实际灌溉面积来加权分配上级渠道的水量。

(三)建立合理的水价体制。从节水的角度考虑,灌溉用水的价格越高,人们就有一定的节水意识,对节水灌溉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水价太高,反而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水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人们节水意识,还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采取不同灌溉水量以不同标准水价计费,即在灌区划定的灌溉定额范围内的水价可以依据当前水价标准执行,超过灌溉定额的水价按照水价标准的百分比提高水价,这样可以使农民从农业成本方面考虑来实现一定的节水灌溉。

(四)发展节水农业。灌区自建成以来,几乎所有的灌溉面积均采用大水漫灌。2000年以来,采用地膜覆盖的方法进行种植,从一定程度上也有节水效果。但是,与喷灌、滴灌相比,差距还很大。灌区内干旱、少雨、风沙多,属于干旱型大陆性气候,喷灌均匀度明显达不到要求,因此不适宜发展喷灌,灌区内要实现节水,采取滴灌是比较适合的,来缓解工程提水与农业用水之前的矛盾。

四、结语

景电工程运营多年来,提高了灌区内人民的生活水平,保证了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但是,如何提高灌区水的利用率,构建节水型灌区这是当前的一大难点。根据当前人们的节水意识、用水方式,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建立合理的节水体制机制,引导人民提高节水意识,调整用水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减少不必要的水量损失,从而缓解灌区内水资源的紧缺的问题。

[1]韩世珍,刘昭莲. 可爱的景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1.06.

[2]杨宝义.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渠道衬砌防渗效益探讨,科技创新导报[J].2010.

[3]王恒元.景电二期工程综合效益初步评价,甘肃农业科技[J].2000.09.

[4]刘瑛.甘肃景电灌区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地下水[J].2011.01.

[5]周瑾成.景电高扬程灌区水价改革实践及思考,水利财务与经济[J].2007.

[6]李小刚,樊胜祖.以水盐平衡理论为指导防治景泰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甘肃农业大学学报[J].1993.03.

王富斌(1993.12-),男,汉族,甘肃景泰人,共青团员,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农业水土工程研究生。

猜你喜欢

景泰水价节水
坚持节水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突发事件链的罐区定量风险分析
浪淘沙·听父亲谈景泰一条山 如山似水君
景泰至中川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论证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节水妙想
浅谈景泰方言亲属称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