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对广西发展对策的分析

2017-04-15余越波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广西海洋一带一路

余越波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基于“一带一路”战略对广西发展对策的分析

余越波

(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安徽 蚌埠 233030)

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含义、内容、困难、各省定位的 深挖,结合广西目前的经济发展态势和策略,深度阐释广西在这一国家战略中应采取的措施,提出具体的意见。

“一带一路”战略;北部湾经济区;“东盟10+1机制”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含义

“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目前最重要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二者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之名,实现中国与东南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各国的紧密经济联系,形成各国之间互惠互利的全新国际关系,将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1机制”囊括进来,构建一个以中国利益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广西均入选了以上两个战略,定位为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形成海上与路上丝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

二、“一带一路”实施的背景

一个国家拉动经济的三架马车是消费、出口、投资,尤其出口和消费的作用对于我国非常明显。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依靠人口红利和优惠的政策,我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形成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增加,中国的比较优势消失,再加上我国没有尽早进行经济转型,导致出口量减少。08年的经济危机后,各国外需减少,美国更实施了“制造业回归”战略,各方面因素致我国的出口前景不明朗。广交会被誉为能预知中国外资冷暖的“中国第一展”,向来是主力的欧美采购客却在2011年成了少数族裔,足以表明对外出口的困境。投资方面,08年的四万亿刺激经济已被证明是错误的政策,不仅造成了产能过剩、国企效率降低,还变相地侵吞了人民财富,贫富差距拉大。大规模的投资在我国已不能持续。当今政府已意识到这些问题,正通过价格、国企、金融等改革,致力于藏富于民,最终通过消费拉动经济。但改革需要时间,在完成之前,我国仍需要出口和投资拉动经济。于是,“一带一路”战略横空出世,成为全新的经济助推器。不仅在经济方面,还会对我国的能源安全、人民币国际化、政治环境产生影响。

三、广西目前的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东盟10+1机制”和“中国—东盟贸易区”

早在2003年,我国领导人在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倡议,从2004年起每年在我国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如今这一盛会已经成为国家级、国际性经贸交流会。2005年起,第一阶段的商品降税开始;2007年,我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降为5.8%。2010年,双边绝大多数商品的关税降为零,至此“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成为拥有19亿人口、6万亿美元GDP、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发展中国家间最大贸易区。二者不仅促进了进出口的发展,也使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东盟市场;一同举办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很好地传递了壮乡的风土人情,刺激了南宁、北海、防城港等旅游城市旅游产业增长。

(二)北部湾经济区

北部湾经济区是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在内的区域经济合作区,目标建成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在各自分工上,首府南宁将发挥中心作用,成为区域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会展、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交通枢纽;防城港利用其港口优势,建设保税港区,发展临海重化工业和港口物流;北海发挥海滨城市条件,开发滨海旅游和海洋开发业。全区更将旅游业放在重中之重,规划了北海银滩改造工程,计划建设北部湾经济区迪斯尼公园,积极与各国联系,建立互免签证机制,消除过境障碍。另外,广西从2013年末开通高铁后,发展飞速,广西高铁里程已占全国10%,南宁更建成了“123”快速铁路网,南宁到北部湾经济区城市1小时,到区内其他主要城市2小时,到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南广高铁更是日均开行21对,带动广西融入粤港澳“大珠三角”经济圈。

(三)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一大劣势

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定团结,区政府把一部分财力用于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上,可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相应也减少。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技术长期落后,劳动力素质不高等原因,只能依靠山水旅游经济、原生态旅游经济来发展。

(四)改革开放以来连续的决策失误

改革开放之初,广西北海市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广西应该以工业中心柳州、政治中心南宁、特区北海为三个支点,大力支持三地发展,构建广西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当时的广西却冷落了柳州,将一系列基础设施向旅游城市桂林倾斜,企图靠旅游业实现跨越,可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哪一个经济强省可以单靠旅游发展,无工不富是当时的真理。另一方面,特区北海在发展中缺乏监管,涌入大量投机者,房地产破裂,经济从此一蹶不振。

(五)广西一直没有积极融入珠三角经济圈

在南广高速公路、南广高铁建立之前,广西与广东的交通联系仍比滞后。缺少了最重要的带动着,周边的云南、湖南,越南更不具备促进广西发展的能力,这也造成了广西的落后。

四、广西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对策

(一)加强与珠三角和东盟各国的互联互通建设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中央给广西的定位是建成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区,面向东盟的门户,因此,互联互通建设是重中之重,对珠三角的联通更是核心。前面已经说明了广西改革开放之后因未很好地融入珠三角经济区,发展乏力。如今,珠三角地区进入产业升级阶段,逐步将附加值低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到越南等东盟国家,自己则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由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转型。在此背景下,广西首先应加强与东盟国家的铁路、公路的合作。

众所周知,东盟国家基础建设较为落后,铁路、公路设施无法满足经济发展要求。而在2008年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作用下,一方面中国的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高铁已自主掌握技术,并且有着成本低廉、经验丰富等优势;另一方面,我国基建在这几年产能过剩,急需以出口消化产能,也可以为广西当地的汽车企业如柳州五菱打开外国市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铁路、公路建设上有着共同利益。但建设铁路、公路并非仅仅为了消化产能,最终是为了减轻我国的发展成本。未来在建好铁路的基础上,边境检查机关要积极与各国边检机关沟通,实现统一货运、货单,一次通关,落地查验,减少时间成本;国内铁路上应进一步加强与珠三角的联系,因为珠三角正进行产业升级,将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业转向东盟国家,加强与珠三角的铁路联系会使广西成为其日后进口产品的物流枢纽。

我国的高速公路应与国外公路相连接,边检机关开辟绿色通道,派专人负责,提高效率。海洋运输上,广西具有天然的优势,防城港、钦州港都具备建成深水大港的条件,广西地方财政应适度倾斜支持其发展,加快与东盟47个港口互通,确定长期固定航线;引入国内大港的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港口物流集散水平;统一陆上物流公司,追求物流速度最大化。航空运输上,顺应国企改革趋势,取消民航总局的定价权和航线许可权,将民航总局改造成如美国联邦航空局的部门,只负责空中交通调度,对机票无权干涉;放开航线的经营权,允许民间航空公司进入,引入竞争机制,迫使之前的垄断国企航空公司降低票价、改善服务;南宁机场应开发更多面向东盟国家的航线,推动第五航权以及过境免签等政策在广西落实;加速机场高速、地铁等配套设施建设。

(二)构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当今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由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没有改变,我国的对外贸易、外贸企业对外投资等经济行为都有巨大风险,因此推动人民币国家化有巨大必要,而“一带一路”战略就可以大大推进其国际化进程。具体到广西来说,“中国—东盟10+1机制”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打造后,广西与各东盟国家贸易快速增长,大到几十辆的车队密集通过边检口岸,小到中越边境的越南水果商贩用扁担挑着新鲜的水果来到中国市场贩卖,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上演。这些与我国有巨大贸易量的国家,理应成为人民币国家化的突破口。具体措施如下:①在贸易中保持一定的逆差,向领国输出人民币。②加快我国银行金融机构在东盟国家的分支机构建设,改进人民币出入境管理颁发,通过周边国家和地区开设我国银行分支机构,实现人民币结算去到畅通。③鼓励其他国家之间使用人民币结算。同样,当别国使用人民币计算时,我国会提供一定回报,例如以人民币结算的国家,能以最优惠的价格来我国兑换所需要的外币。④在东南亚国家中推广具有稳定回报率的中国各省区地方债券,要求以人民币购买。

(三)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海洋产业带

广西既与东盟国家接壤,同时也拥有北部湾这一临海优势,但这一优势过去未得到充分开发,水平局限于沿海旅游城市、海洋水产等产业,管理粗放且效率低。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广西应重新布局,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具体措施可以有:①整合北海、防城港、钦州三市的旅游资源,新建设立强有力的监管部门,整治违法宰客行为,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打造高水平的海洋旅游品牌。北海作为著名海滨旅游城市,旅游秩序较差,餐馆、旅馆存在欺客现象;海洋旅游项目开发程度浅,没有大型游玩设施、海洋主题公园;对外交通不便。为解决以上发展问题,首先应继续推进广西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促使省内和省外人民能便捷地到达以上城市。②应该给予一定的税收、征地优惠,促进招商引资,建设海洋主题公园等现代旅游设施、高档酒店等配套设施,使城市整体质量上一个台阶。③应放宽民营资本准入条件,鼓励更多有实力的个人、团体投资海洋农家乐、自助游项目,为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选择。

除了开发海洋旅游产业外,广西的沿海城市要加快产业转型,由之前以海洋捕捞、海产养殖为主转向海产品深加工、海洋生物、海洋化工为主的新兴产业,并打造相应领域的龙头品牌。为解决以上发展难题,各市应该做到:①建立海洋类专业院校,培养海洋人才。海洋专业人才的缺失已成为阻碍广西沿海城市革新的障碍,海洋人才不仅可以使海产养殖等旧产业更加高效,更会直接推动新兴的高精尖领域的发展。②加强与珠三角地区的合作。利用高铁将两广相对距离大大缩短的优势,积极与珠三角地区优势企业合作,寻求共同开发,互利共赢。③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海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但前期投入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令很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政府可以在此时对一些经济效益好且具有还贷能力的企业重点扶持,优先推荐有条件的海洋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推行股份合作,启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积极争取财政倾斜。

海洋拥有巨大的能源资源,开发能源不仅可以缓解我国能源对外以来度过高的局面,同时可以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经初步探明,北部湾盆地是我国沿海已发现的六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石油资源量16.7亿吨,天然气1457亿立方米。随着勘探程度的进一步加大,北部湾盆地的油气资源储量还有望增加。 在油气资源的开发上,我们应遵循经济新常态,引入竞争机制。具体来说,作为石油产业的上游阶段的原油开采,商务部要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民营奇特获得原油进口资质,例如2014年8月27日,新疆广汇石油成为我国第一家拥有原油金库资质的民企;在石油炼化环节,未来民企获得原油进口权后,相应配套的民营炼油厂便会兴起,不需要再寻求三桶油旗下的炼油厂炼油,这其中节约的成本会使消费者最终受益;下游加油站业务,可以推行加盟机制,同时不能放松监管,确保成品油质量。

[1]郎咸平 《中国经济的旧制度与新常态》

[2]郎咸平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余越波(1995-),男,壮族,广西南宁市人,本科,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学(国际金融方向)。

猜你喜欢

广西海洋一带一路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