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初探
——以广元市青川县为例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青川县贫困户电子商务

陈 跃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6)

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初探
——以广元市青川县为例

陈 跃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6)

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农村信息化建设是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一大推力。本文以广元市青川县为例,分析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的构成主体与保障体系,提出旅游电商扶贫模式。

构成主体;保障体系;扶贫模式

一、概念

(1)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电子商务的概念始于20 世纪90 年代, 最初是瑞佛·卡兰克塔(Ravi Kalakota)提出的, 由约翰·海格尔(John Hagel)进一步发展。[1]刘笑诵在2005年将旅游电子商务定义为:“旅游电子商务则是指同旅游业相关的各行业,以网络为主体, 以旅游信息库为基础,利用最先进的电子手段,开展旅游产品信息服务、产品交易等旅游商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旅游运营方式”。[2]

(2)乡村旅游电商扶贫。乡村旅游电商扶贫则是指乡村旅游业的相关行业, 以电子商务为主体, 以乡村旅游信息库为基础,以推进乡村扶贫工作为目标,利用现代互联网联通搭建农产品信息应用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乡村旅游地农产品产销对接、优势互补,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和发展乡村旅游经济以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一种新型的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新路。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是实质是“乡村旅游+电商+扶贫”联动融合,三位一体相互支持。

二、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构成主体

(1)经销商——扶贫的直接主体。乡村旅游电商经营者在旅游电商扶贫中充当着在线交易经纪人的角色,是联系农村贫困户与消费者的重要纽带,是旅游电商扶贫的直接主体。近年来,广元市青川县积极应用电子商务推动特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全县现有电子商务企业和物流企业50多家,个体网商、创客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有力地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

(2)供给方——扶贫的间接主体。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趋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游客青睐乡村旅游市场。广元市青川县发展通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大幅改善农游客与村商贸之间的联系,推动农产品外销,促进物流、金融等现代化服务业加快发展,打开特色农产品“进城”通道进一步催化农村消费市场,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群体。

(3)需求方——扶贫的直接对象。长期以来,由于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经济质量低,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发展。由于传统商贸模式的局限性,农村质优价廉的农特产品存在着突出的“难卖贱卖”的问题。广元市青川县通过运用电子商务发展关联产业,建立农业专合组织120多个,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直接带动贫困户近20000户。

(4)第三方——扶贫的强力支撑。第三方包括现有平台、政府、乡村物流、孵化器作为旅游电商扶贫的强力支撑。首先,借助“互联网+”的东风,加快电商平台布局农村市场,因地制宜整合利用本地资源,引导贫困人口就地发展电商、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实现脱贫致富。其次,政府加强对乡村旅游电商渠电商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扶持本地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再次,加快发展农村快递物流,使物流的覆盖农村市场。最后,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电子商务创业园蜂巢孵化器为广民众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播种,全方位孵化的综合服务。

三、乡村旅游电商扶贫保障体系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加大对旅游电子商务帮扶力度,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营销模式新、带动能力强、发展速度快的产业主体,使之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旅游电子商务软环境和硬环境,促进三农发展。充分发挥电商企业、个体网商在青川县农特产品网络营销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参与“电商扶贫专项行动”,鼓励其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与专项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2)提高市场运作能力,服务电商发展。强化市场运营机制,一是围绕重点产业建设专业市场。坚持“以旅游产业为依托,以旅游电商为主线,以电商扶贫为目标”的发展方向,强化旅游电商市场对扶贫的联动带动;二是通过对物流快递资源的整合,成立誉通物流有限公司负责县域“乡村”二段物流快递业务的开展,注重服务、保本微利,不断完善市场运营机制;三是围绕市场管理体制的创新培育旅游电商市场。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旅游电商市场向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真正实现旅游电商市场公司化运作。

(3)完善物流网络体系,打通双向通道。农村电商扶贫首要解决的就是电子商务进农村“最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首先由政府支持,县供销社牵头,邮政管理局配合协作,整合县内10家物流快递企业,成立“青川县誉通物流有限公司”、“青川县同城快递有限公司”;其次,建立县、乡、村各级物流专线,全面开展县—乡—村二段物流配送业务,鼓励居民经营乡村物流网点,使得电商网点覆盖乡镇,物流服务通达各村,构筑起辐射全县的农村物流服务网络。

(4)培养专业人才,助推产业发展。旅游电子商务扶贫处于起步阶段,人才培养重中之重。因此,要加快建立利于电商产业扶贫人才培训机制,开展利于电商培训,分层分类“因材施教”,以对各类人才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的培训,提升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电商从业人才队伍的专业素质,为青川县利于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人才。

四、青川县乡村旅游电商扶贫模式

(1)“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建立旅游电商产业基地,在产业扶贫方面,立足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在贫困村开展旅游电商扶贫,帮助贫困旅游地区打造自有品牌。青川县目前已经成立了海伶山珍、川珍实业、农汇等企业、网商在旅游贫困村发展高效特色产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占全县产业脱贫与创业就业脱贫户的一半以上。

(2)“贫困村旅游电商服务示范站+贫困户”模式。建立贫困村电子商务示范站,分层级设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据点、村组为触角,实现乡镇村电商网络的基本覆盖。为当地的消费者提供网上购物、网上售卖农产品等一站式“保姆”服务,着力解决贫困地区的买卖困难的问题。目前,青川县已经在旅游贫困地区建立十多个旅游电商扶贫示范站,引导贫困群体学习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努力培育电商专业人才。

(3)“物流快递+贫困户”模式。加强对物流快递资源的全面整合力度,减少物流运输费用,降低旅游区贫困群众销售生态农特产品和特色旅游产品的运费,使当地群众从中受惠。此外,物流快递的引入也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帮助解决贫困户失业问题。

(4)“资金互助社+贫困户”模式。通过资金互助社,为入股贫困户提供贷款资金,有利于解决贫困户资金不足的难题。青川县目前已有27户贫困户通过资金互助社贷款,因地制宜发展竹荪、蜂蜜、黑木耳等特色产业,成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1]覃建雄.旅游电子商务研究进展与前瞻[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66 -70 .

[2]刘笑诵.中国旅游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5年01期.

陈跃(1993.03-),女,汉族,四川省汉源县人,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城乡规划与人居环境。

猜你喜欢

青川县贫困户电子商务
青川县:抓实返乡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
青川县LUCC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