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甘孜州旅游发展及规划的几点思考

2017-04-15冷雅梅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甘孜州全域景区

冷雅梅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关于甘孜州旅游发展及规划的几点思考

冷雅梅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宗教信仰等方面具有独特性。甘孜州虽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但其旅游发展也受交通、气候、地理等一定的限制。本文探析影响甘孜州旅游发展与规划的几点因素,望对甘孜州的旅游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与价值。

甘孜州;旅游;开发

一、旅游开发不应违背自然发展规律,也不应忽略历史文化内涵

“甘孜”一词是藏译音,即“白”和“美”的意思。清康熙年间建立甘孜喇嘛寺,发现了一块石头洁白而美丽。这以后寺院名称变地名至城镇名再至县名,1955年成为了现在的州名,州府所在地为康定县。①甘孜州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位于川西高山高原区,地形北高南低,山川大致平行相间。甘孜州属于亚热带气候地理纬度,但因其地形地貌复杂,垂直海拔相差较大,所以形成大陆型高原山地季风气候,除此之外,甘孜州拥有以金沙江、雅砻江以及大渡河为主的丰富水资源。

在开发甘孜州旅游资源的时,要尊重自然生存与发展的规律,发挥难得的古朴、原始、绿色等亮点。着重突出甘孜州东部“贡嘎神山”之巅为核心的“康定情歌旅游区”,南部的被誉为“水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静土”的稻城亚丁,其代表了中国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北部则是格萨尔王的诞生地并以格萨尔文化为主的旅游带。自然旅游资源具有独特化、多元化、数量多的特点,不乏雪山、草原、峡谷、河流、森林、海子、高原、温泉等旅游景观。一个地区所经历的历史会铸就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作为我国第二大藏区,甘孜人文旅游资源多元,是藏族传统三大区域中的康区的核心。另有丹巴甲居的嘉绒文化,飞夺泸定桥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及茶马古道文化,道孚扎坝走婚习俗文化,白玉戈巴父系文化等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扩大节庆节事的影响力之外,甘孜民族建筑、古建筑、宗教建筑,民族风情也独具特色,藏传佛教为甘孜州的旅游资源增添一抹神秘。

二、合理定位,提升品质

甘孜州东部与四川雅安接壤,东南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南边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西边是西藏自治区,西北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与果洛藏族自治州。因处于多种文化的边缘及交接地带,部分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会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比如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阿尼玛卿雪山、扎陵湖的等地区代表的格萨尔文化,其与甘孜州色达县的格萨尔文化,同样被藏族人民尊敬且崇拜。2017年2月25甘孜州的海螺沟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甘孜州首个国家5A及景区。而同为香格里拉生态圈的云南迪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早在2012年11月被授予国家5A旅游景区。甘孜州旅游产品的品牌数量、品牌效应以及发展不如其他地区的产品。但是,其他地区的旅游景区在不成熟到成熟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大多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对其旅游资源已有一定破坏,相关产业发展已影响旅游产品本身的发展,生态环境破坏,公共服务冗乱且口碑差,机制体制难以突破,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起来有一定难度,游客素质参差不齐,居民经济意识严重干扰游客的合理享用旅游产品。甘孜州可以利用生态较为原生,开发的较晚,保护较好特点,借鉴其他地区旅游产品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吸取其教训,建设全区域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其次,甘孜州在旅游产品定位时应突出自身独特性,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州内景区与景区之间的类型重复率较高的问题,在开发设计及规划时应突出甘孜州的特色。甘孜州一共18个县,由于地形地貌原因,各县的民族服饰、生产生活方式等民俗风情各有千秋,应建立无障碍旅游区等工作。例如,甘孜州东部的丹巴县的嘉绒藏族与康定地区的藏族相对比,稻城的藏族及青海果洛、云南迪庆的藏族相对比,同处丹巴县的嘉绒藏族与羌族所对比。

三、增添游客的可进入性,探索更多可能性

现在大众对一个对方的服务增添了一个“人性化”的评论及看法,要求在服务、设计等方面都要对游客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不仅在美观,还能根据游客的操作习惯,方便游客。既满足游客的游览、休闲等功能诉求,又能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甘孜州由于地处山区川西高原,不便利的交通不仅影响游客的进入,还对甘孜州全州的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对全州的交通道路作出合理的规划与建设极为重要。应该紧随全域旅游的思路,加快甘孜州与周边省份、本省份、州内各县、县村之间交通道路建设。此外,开发多种进入方式。在甘孜境内的旅游选择多为公路交通,其中包括旅游大巴、自驾游、自行车及搭车游。另外,不排除游客到甘孜州再自行租车或租车自行驾驶游玩一天甚至更久的情况,因此需要租车业务的整顿与规范。景区内的交通除公共大巴交通外,还可以增加多种方式,比如有的景区可增加骑游道路,使旅游方式的多样化及增强游客体验性。有的景区可以骑马,比如草原,森林等景区可以适当考虑。另外,完善基础服务设施,对自驾游、骑游等方式·的公共服务,合理规划露营区域,对骑游、骑马等旅游方式的安全管理,让骑车、骑马等成为旅游中的一个风景而不破坏景区的整体性与生态性。

四、甘孜州全域旅游的思考

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2009年3月,江苏省首次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的发展理念后,甘孜州于2011年把全域旅游作为一种发展战略。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全域旅游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把甘孜州全部纳入创建范围。甘孜州目前正在构建“宜居、宜业、宜游”新型旅游城镇体系。②可为本地或邻近区域居民提供游憩的空间,给游客提供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体验。游憩指的是个人或团体于闲暇时从事的任何活动,它令人感到自由愉悦,获得满足的体验,具有日常性、随意性,是现代社会人们放松精神和身体的一种休闲方式。③在一定意义上说,旅游属于游憩的一种活动方式,只是旅游是指在离开常住地而进行的游憩活动。甘孜州要打造游憩空间,就要达到城镇规划、村寨改造、道路规划、景观设计、主题酒店等领域达到一体化建设。比如在红石滩的泡泡酒店,把住房融入到了景观内部的同时,也让游客有了更新奇的体验感。稻城县许多客栈的花园阁楼设计也将游憩空间考虑进去。设想稻城的风吹麦田与牦牛错落的景象,若想增添游客的融入感,可以在沿途设置一些简易休息平地,使游客可以席地而坐,遵从的设计应是原始、少即是多、大道至简的理念。提到甘孜州的宗教旅游大多景区多为跑马山与色达佛学院等地,历史悠久的色达文化艺术中心与红色屋顶子布满山头,使得内地或境外游客对色达的民族民间宗教文化较为关注。甘孜州的宗教旅游不需要更多的演绎性,保持原生态的仪式即好,但参与性与差异性可以应在此地得到很好地诠释。甘孜州的赛马、骑射、摔跤等体育竞技一般会在风情节及体育赛事上开展,在此类旅游项目上可以扩大群众范围,需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存在感、获得感。目前阶段,应具体细分整体规划,将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进行功能区分,合理投资,避免资源重复开发及浪费,避免恶性竞争,以旅游示范区为战略目标,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为契机,多部门联合建设、合纵连横,促进各产业相互联合,产业链的深度发展。

【注解】

①格勒.《甘孜州史话》,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1964年。

②李咏虹.《圣洁甘孜、大美天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纪实》,《人民日报》,2016年7月21日。

③张汛翰.《旅游度假区的游憩系统规划》,《国际公园与游憩协会亚太会议论文集》,1999年10月。

冷雅梅(1992-),女,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的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甘孜州全域景区
甘孜州启动2021年工伤预防项目活动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加强甘孜州教育事业以促进藏文化保护的几点思考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