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融合的文献综述及其评述

2017-04-15陈珊珊张炜熙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角度融合研究

陈珊珊 张炜熙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 300387)

产业融合的文献综述及其评述

陈珊珊 张炜熙

(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天津 300387)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不同部门技术、资金等交叉投入带来了生产效果与生产效率的双重提高,产业融合不仅降低了要素流动的市场障碍,同时提高了边际生产效率。前人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学者们先是对产业融合的理论进行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到了对产业融合的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根据各国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产业融合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由个体到系统的研究,本文分别对产业融合的概念、分类、特征、驱动力、度量方法等内涵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已有的产业融合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个人见解,以期能为以后研究产业融合指出一个可能值得研究的方向。

产业融合;内涵;驱动力;度量方法;评述

一、前言

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并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过程。它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增加就业机会,加速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型,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纵观全球经济发展,产业融合已是全球经济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世界新技术革命和国际产业结构升级的深刻反映。在21世纪的今天,由于信息业的涉入,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发展。各产业间的交叉融合对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破除了要素流动的障碍,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所以,研究如何使产业间积极融合,怎样使各产业快速融合,使哪些产业融合等问题是处在21世纪的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就国内外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产业融合的研究进行归类分析,说明到目前为止学者们对产业融合研究的进展及本人对以往研究所未涉及的且值得研究的地方提出个人见解。

二、文献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由罗森博格在1963年研究美国机械设备时最先突出了产业融合这一思想。从1990年以来,经济学界开始高度关注和重视产业融合这一概念和现象,产业融合也自此成为了产业经济学中的前沿研究领域。笔者发现,前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产业融合进行了研究。

1. 针对产业融合概念的研究

Greenstein、Khanna从信息技术产业角度入手,以以互联网为标志的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为研究对象,认为“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植草益从原因和过程角度分析,认为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政府管制的放松而降低了行业间的进入壁垒,从而促进竞争的激化,最终导致企业演化出新的组织形式而出现的。马健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出发,根据模仿行为学的基本思想,对产业融合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研究,并指出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巨大的影响。吴少平则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角度认为“产业融合是指各相关产业在整体分布于格局中保持相对协调性和内在成长性。”在此基础上,经过完善,何立胜和李世新等人认为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间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间相互交叉、渗透,进而融为一体,最终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2. 针对产业融合分类的研究

从技术的性质角度出发,Greenstein and Khanna将产业融合分为技术替代性融合和技术互补性融合(也称技术整合性融合)。从产品的性质角度出发,Greenstein、张磊、Stieglitz N等人都将产业融合分为产品替代型融合和产品互补型融合;周振华在Greenstein等人的分类基础上把产业融合分为了产品替代型融合、产品互补型融合与产品结构型融合三种类型。从产品的融合过程角度出发,Malhotra将产业融合细划分为:功能和机构的髙度融合(纯粹融合)、高功能和低机构融合(需求驱动融合)、低功能和高机构融合(供给驱动融合)。从融合的程度角度出发,植草益和厉无畏都将产业融合分为全面融合和部分融合。

从产业的角度出发,胡汉辉和邢华将产业融合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Greenstein和Tarun从价值链视角把产业融合分为采购融合、生产融合和分销融合。从市场角度出发,Pennings J M和 Puranam P.在考虑了替代和互补关系的情况后将产业融合分为供给替代性融合、供给互补性融合、需求替代性融合与需求互补性融合。

从制度角度出发,胡金星将产业融合分为微观层次的标准融合和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两类。从产业融合的方向角度出发,胡永佳将产业融合分为横向融合、纵向融合和混合融合等。

3. 针对产业融合特征的研究

产业融合的产生是一个产生新产业的创新的动态过程。胡金鑫和郑明高都认为,产业融合是产业创新的方式之一,其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王德波认为,产业融合最终将会产生新的产业。此外,外国学者Namil Kim等人用非结构化的大数据证实了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过程。

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不同产业边界处。周振华通过对三大产业的融合的研究指出,对于三大产业之间固定边界的改变或模糊仅仅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对传统产业分立基础的动摇和摧毁,进而否定了传统的产业分立理论。郑明高通过对产业的横向边界和纵向边界的动态性来讨论最终也得出了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产业边界处的结论。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间相互竞争和协作,不同的产业主体相互融合共同演进的结果。胡金星认为,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主体间的竞争与协作而产生的。郑明高认为融合与分工并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的关系,而产业融合也并不是指产业内所有企业的简单融合,它是“产业分工的新路径和新起点”,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外国学者Youngjung Geum等人通过对100个工业企业进行分析,结果也说明了产业融合是不同的产业主体之间相互融合共同演进的结果。

4. 针对产业融合驱动力的研究

纵观前人对产业融合驱动力的研究,多数将其归于技术创新和管制的放松。在产业融合研究的早期,Rosenberg和日本学者植草益等都认为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产生的主要动力,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的助推力;在我国,张磊、周振华、胡汉辉和邢华、陈柳钦等也认为技术创新和政府管制的放松是产业融合最基本的动力,是推动产业融合的根本原因。

除了技术的创新和政府管制的放松外,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产业融合的驱动力不仅是由于技术的创新和管制的放松;Yoffie对信息产业融合现象研究后发现,产业融合的动力除了技术创新和管制放松外,还有管理的创新;Hacklin通过对ICT产业的研究,认为ICT产业的产生是技术创新、管制放松、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的结果;更深入地,胡金星指出产业融合的动力是竞争和协同,他认为竞争增加了不同产业的主体间的互动,从而促进了技术的创新,最终导致了产业的融合等。

5. 针对产业融合测度方法的研究

对产业融合度的测度研究方法主要有NEGOPY网络分析法、赫芬达尔指数(HI指数)分析法和熵指数分析法等。James A和Danowski等人通过收集1981至1989年间的相关数据,采用NEGOPY网络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整个信息产业(即整个网络系统)的各节点结构之间的变化与整个信息产业的融合程度。Gambardella和Alfonso等人通过采用赫芬达尔指数分析法(HI指数分析法)测量了电子信息产业中企业的不同业务之间的融合程度。

Fai和Tunzelmann等人以美国的32家公司为样本,依据其在1930-1990年间的专利活动情况,将它们所授予的专利分类为化学、电子、机械、交通运输等四个行业,通过分别计算这四个行业所占的专利百分比,运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中的相关系数分析法来检验各行业相互之间专利百分比的相关系数,从而判断各行业间技术融合趋势的存在性。

Wan Xing,Xuan Ye等人采用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与需求系数度量了中国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的内部融合水平。张新、马建华等人通过运用综合指标体系分析法构建了区域内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采用了层次分析法成功测算了我国各省份的两化融合水平指数。李琳、李宁等人采用变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山东省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行了实时的测度研究。

三、评述

经过对以上国内外学者们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进行评述:

1. 产业融合的概念、分类、特征等的界定模糊不统一

到目前为止,产业融合的概念、分类和特征都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如产业融合的概念有从技术角度、从原因和过程角度、从产品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角度等分别给出的定义;产业融合的分类有从技术的性质角度、从产品的性质角度、从产品的融合过程角度、从融合的程度角度、从产业的角度等进行的分类。现有对产业融合的概念、分类和特征的界定都是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角度给出的,这免不了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全面系统地界定产业融合,这势必会影响到对产业融合的后续研究。

2. 对驱动力的研究还没有达成共识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学者们就开始认为产业融合的驱动力是技术的创新,接着又提出政府管制的放松、商业模式和管理的创新也是主要驱动力,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市场需求的变化才是产业融合的根本驱动力,他们认为因为有市场需求的存在,才会促使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的创新和政府管制的放松。可见,产业融合的驱动力到目前为止也没有达成一个共识,这也会影响到对产业融合的系统研究。

3. 识别和度量方法的创新度不够

NEGOPY网络分析法、赫芬达尔指数法(简称HI指数法)还有熵指数法等方法是最初研究产业融合程度常用的识别和度量方法。但这些方法并不能适用于识别和度量所有产业的融合程度,它们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NEGOPY网络分析方法常用于识别业务融合或者企业融合的存在性和融合程度,虽然这个方法能够对结构是否变化做出判断,但它在进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方面比较复杂,难度相对较大。此方法与NEGOPY网络分析方法相比,赫芬达尔指数法(HI指数法)的数据处理过程相对简单方便,且对应的指标数据也相对容易获得,但赫芬达尔指数法(HI指数法)也有其缺点,若要处理多元化线性回归问题,当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时它并不能合理解决;而熵指数法与赫芬达尔指数法(HI指数法)在数量处理方面有点类似,它的数据处理过程也相对简单,指标数据也容易获得,而且熵具有可分解特性,它可以有效地解决赫芬达尔指数法(HI指数法)不能解决的问题,即进行多元化回归线性分析时可能出现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此外,专利系数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综合指标分析法和变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等方法也有一些学者在用,但这些方法也仅在相关领域能发挥作用,创新度还不够,还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确定一个普遍适用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产业融合的要点之一,因为确定了研究方法就可以确定研究的指标体系,有了指标体系就方便了后续对产业融合的研究。

4. 鲜有涉及产业融合的经济效果的研究

纵观这50多年来各国学者对产业融合的研究,基本都是对产业融合现象的研究和对产业融合理论的研究,很少涉及产业融合的经济效果的研究。不同产业融合后的积极效果较之未融合前应该是产出效率提升和产出的产品质量提高等,从投入产出角度看是同样的投入得到的产出变多了或者同样的产出需要消耗的投入变少了。我们可以从产业融合的经济效果角度来研究不同产业之间融合度,从而为提高产业融合度和经济效益提出相应的产业政策。

四、小结及展望

由产生到发展,产业融合已经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对于产业融合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虽然产业融合的概念、分类、特征、驱动力等没有统一的界定,但这只是由于研究者的观察视角不同而导致的,要想对其进行统一,还需要进行更系统更深入的分析。

从理论到实践,还需要计量方法的参与,简单有效的产业融合研究方法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此外,对产业融合的经济效果的研究实际就是将产业融合应用到实际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可以从实际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的建议,所以在对产业融合的后续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强对产业融合的经济效果的研究。

[1]Namil Kim,Hyeokseong Lee,Wonjoon Kim et al..Dynamic patterns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Evidence from a large amount of unstructured data[J]. Research Policy,2015(44):1734-1748.

[2]Youngjung Geum,Moon-Soo Kim, Sungjoo Lee.How industrial convergence happens: A taxonomical approach based on empirical evidences[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Social Change,2016(107):112-120.

[3]Wan Xing,Xuan Ye,Lv Kui.Measuring convergence of China’s ICT industry:An input-output analysis[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2011(35):301-313.

[4]马健.信息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升级[J].产业经济研究.2003(2):37-42.

[5]何立胜,李世新.产业融合与产业竞争力相关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3):81-84.

[6]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6.

[7]胡汉辉,邢华.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3(2):23-29.

[8]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一一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复旦大学.2007.

[9]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0]郑明高.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11]王德波.产业融合的经济绩效——基于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实证分析[D].暨南大学.2011.

[12]陈柳钦.演进方式及其效应分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3]张新,马建华,刘培德等.区域两化融合水平的评价方法及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47(3):71-76.

[14]李琳,李宁,王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实时测度研究[J].情报科学.2013,31(005):108-112.

天津市社会哲学规划重点课题TJYY15-002

陈珊珊(1990-), 广西钦州人,硕士研究生,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张炜熙(1973-),江苏江阴人,教授,天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大学管理经济学部博士后,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角度融合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神奇的角度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