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

2017-04-15邱园园李文亚李传健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山东省城镇化指标

邱园园 李文亚 李传健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曲阜 273100)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研究

邱园园 李文亚 李传健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曲阜 273100)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镇化结构变迁和质量提高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主要目标在于兼顾城乡经济,达成城乡一体化和可持续化发展以及城乡在经济,社会,资源,技术等方面协调发展,即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在深刻理解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对山东省17个地市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分析各地市发展的不足之处和将来的发展动力,这对山东省乃至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有一定的实现意义。

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山东

引言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体现,实际上在人类社会之初,并没有城市和乡村之分,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是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分工逐渐明显的外在体现。在资产阶级统治时期,受资本主义影响,使资产在城市集聚,农村地区逐渐落后于城市,城乡二元结构出现。为了改变这一局面,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结构一体化,保持社会稳定,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相较于传统城镇化依托人口流动与土地流转实现城镇化进程不同,新型城镇化作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主要依托“四化”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以城镇发展带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有序发展。

城镇化的衡量指标多种多样,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经济,人口,政策,环境等多种要素均对城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我们需要科学的方式对城镇化发展进行论证,这对本文研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归纳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山东省的现状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对山东省17个地市12项指标进行研究,寻求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路径,对推动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发展迅速,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导致城镇人口迅速增长,与此用时,为加快城镇规模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改为建设用地,城镇化的重要体现为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魏后凯(2013)认为,“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汇集的过程,也是城镇规模扩张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变革的过程,其实质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变迁”[1]。

2.新型城镇化特征。新型城镇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就是更加注重人的发展。王海蕴(2013)以为要走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务必要坚持以人为主旨,新型城镇化发展要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相辅相成,要保住耕地红线,保障食粮安全,保护农民利益[2]。

二、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聚类分析

( 一) 指标选取、数据来源及权重确定

1.指标选取。城镇化指标体系是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具体量化,在充分认识新型城镇化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遵循科学、自主、有代表性的指标选择原则。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构建山东省17地市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人口城镇化(非农人口比重、人口密度、人均GDP),经济城镇化(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二三产业产值比、地方财政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生活城镇化(人均文化事业支出、人均邮电业务量、医院个数)和环境城镇化(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里程)4个二级指标14 项三级指标。

2.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测算。对选中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以及相应的指标权重计算,然后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公式为:

(1)

A代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j代表该系统指标数量,wi代表指标权重,Yij则表示j城市的第i个数据的标准化数值,n代表向量指标个数[8]。

(二)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

根据公式(1),对山东省2015年17地市四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2015年山东省及各市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分别为青岛市12.81、济南9.82、烟台8.22、潍坊7.38、济宁6.87、临沂6.54、淄博6.06、威海5.00、菏泽4.86、泰安4.84、东营4.74、德州4.68、滨州4.14、枣庄3.71、日照3.38、莱芜2.13、全省平均为5.88。

从计算结果来看,青岛、济南、烟台、潍坊等地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指数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青岛市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综合发展指数高达12.8,位居全省第一。而日照、莱芜、枣庄、滨州等地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莱芜城市综合发展指数仅为2.13,位于全省最末。因此将山东省17地市城镇化水平分为四类。第一类属于城镇化较高的地区,这类地区包括青岛市、济南、烟台、潍坊、济宁包括青岛市;第二类属于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包括济南、烟台、潍坊、济宁;第三类属于城镇化水平中等地区包括临沂、淄博、威海等八个地区;第四类属于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包括滨州枣庄日照莱芜。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成效是显著的,新型城镇化的飞快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国内需求,逐步消除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结构,保障社会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存在内部空间差异性。主体趋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研究结果表明,东部沿海地区包括青岛、烟台、潍坊等沿海城市依托地域优势和经济优势,城市新型城镇化速度和水平明显高于德州、聊城等西部内陆地区,北部地区包括威海、东营、济南等地区新型城镇化速度和水平也明显高于临沂、日照、枣庄等南部地区。

(二)政策建议

2.城镇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包括青岛、济南、烟台、潍坊、济宁等地区,依靠战略优势和区位优势,经济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水平都比较高,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城镇化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带动作用。但是这些地区无明显竞争优势,缺乏地区主导产业,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

3.城镇化水平中等地区包括临沂、淄博、威海等八个地区,这些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经济城镇化和生活城镇化水平不高,首先要强化这类地区经济实力,改造传统生产、生活模式,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为减小城乡贫富差距,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城镇化,降低农民工进城务工门槛,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户籍改革制度,着力解决农民工进城后子女教育问题和留守老人、儿童的生活问题。真正将城镇化工作落实到细节上来。

4.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地区,包括日照,枣庄等地,这类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经济城镇化水平较低,缺乏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新型城镇化发展缺乏有效动力和保障。应当增强这类地区经济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强经济运转程度的同时,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吸引外资,激励外向型经济生长。其次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设施一体化的目标,以此增加该地区人均GDP,加快新型城市化步调。

指导老师:李传健

[1]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J].中国工业经济,2014,(03):18-30.

[2]王海蕴.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全面转型[J]. 财经界,2013,(05):16-17.

[3]沈晓冲,李小健.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追求质量[J]. 中国人大,2015,(05):20-2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业主体功能区的新型城镇化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5BJL039;主持人:李传健)

邱园园(1992-),女,汉,山东省青岛市,硕士,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曲阜师范大学,地理学。

猜你喜欢

山东省城镇化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最新引用指标
莫让指标改变初衷
山东省即墨市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