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用足部望诊概要

2017-04-15中国足健会专家委1会常委中华反射学专家钟仲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拇趾征兆机体

中国足健会专家委1会常委 中华反射学专家 钟仲义

实用足部望诊概要

中国足健会专家委1会常委 中华反射学专家 钟仲义

足诊是中医学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因多方面的原因已濒临失传的状况。近二十几年来,由于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国际性兴起、发展、推广,足诊又以其独特的功效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一种诊断方法。特别是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和验证,其诊断符合率和有效率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依据“生物全息胚”理论,足部是整个机体的缩影,客观地存在着与机体相对应的反射功能区域(简称反射区),机体任何器官出现病症都可在足部对应的反射区诊查出来。类同于传统中医的面诊、手诊、耳诊、舌诊、脉诊等。

足诊包括足部有痛诊断法和足部无痛诊断法,无痛诊断法又分为足部望诊和足部触诊。

本文的足诊技术操作、理论创新部分是作者二十五年来的足部诊疗技术的阶段性总结,是对中国优秀的足疗文化的理解与沉淀。修订编写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总结推广近二十五年来足疗技术的最新研究,发现成果。亦是推广、普及足部诊疗保健法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多的群众健康服务。

此书即可作为各相关学校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各位足部诊疗相关人士的参考资料及家庭足部诊疗保健的实用书。

经过近十年的足诊足疗技术的发现,创新,发展,已有更多新技术,新手法,新诊法需要推广,普及;因此此书稿有必要再次集结出版的必要性。此书稿市场前景广阔,值得发行。

足部反射区诊疗保健法是一种当今世界流行、集中西医特长的理疗方法。目前盛行欧美、东南亚各国及我国港台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我国大陆兴起后,便引起广大群众和医疗界的兴趣与重视。并得到国家卫生部的肯定。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足部反射区诊疗保健法在国内更得到全方位的研究、发展、普及与推广,并且促进了传统中医的“中药足浴保健法”、“腿部循经按摩保健法”、“中医足穴点按理疗法”的研究发掘,整理开发。对群众的健康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足部反射区诊疗保健法已成为一门跨世纪的学科。

依据“生物全息胚”理论,足部是整个机体的缩影,客观地存在着与机体相对应的反射功能区域(简称反射区),机体任何器官出现病症都可在足部对应的反射区诊查出来。类同于传统中医的面诊、手诊、耳诊、舌诊、脉诊等。按摩足部反射区可起到平衡阴阳、疏通经络的功效,以及通过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神经反射作用,调整和增强机体内分泌及免疫功能,调节心理平衡达到强身健体,防病祛病的目的。

足部反射区诊疗保健法与大小腿循环按摩保健法均属中医外治法范畴。它们即能诊治、又能保健,无需任何设备,简便易学无毒副作用,与针灸、火罐、刮痧、推拿等属非药物自然疗法,具有极广的开发潜力,也很适宜在大众中推广、普及。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妇女的美容美体,对中老年人的保健等具有独特的作用。

足部的有痛诊断方法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我们给患者按压反射区产生异常酸、胀、麻的疼痛感觉时,就表明某一脏器有异常,给我们检查诊断提供了信息,这即是有痛诊断。足部有痛诊断法比较容易接受,也很实用,应用时我们需做到以下几点:

检查左足心脏反射区是有痛诊断的要点。检查心脏时由轻渐重的手法,一是促进心脏的功能,改善循环状况,更重要的是检查心脏问题及严重程度,这样也可以避免意外。具体分为三步:(1)轻手法:用食指指腹在心反射区由近端向远端以轻中,稍重的手法推按3次,如有疼痛,提示心脏有明显的问题,督促病人做有关心脏的进一步诊断治疗。(2)中手法:用弯曲的食指指节由轻,中重从近端向远端刮压3次,总的力度比拇指推稍重。此时有痛,提示心脏可能有轻度问题或功能性疾患,注意心脏的保健,必要时可做心脏的其他检查。(3)重手法:屈曲的食指指节对准心反射区,做由轻到重的重点按压,总力度较中手法大。如果前面两种手法没有疼痛,只重手法时有疼痛感觉,心脏应该无大的问题,若重手法仍无痛则说明心脏是健康的。

确定相对参考力度。每个患者所能承受的痛觉力度不相同,因此在诊断前最好摸索出患者所能承受的相对能承受的参考力度。一般以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三个反射区的痛觉敏感度为依据。从肾上腺反射区的按压时就稍仔细体会,从轻手法按压后没有痛感的力度开始逐次加力,到该区反应,再找出类似的手法依次确定腹腔神经丛,肾反射区的敏感度,取三个反射区的相对平均力度,作为此患者的相对参考力度,在检查、治疗时依此力度适当调整手法力度进行诊断,这样才能在检查中比较出各反射区敏感性的差异。再依术者的经验判断各区痛的意义大小。同时也避免力度太大,各反射区都痛,力度太小各反射区都不痛的问题。确实,在按摩诊断时,各反射区的敏感性不一致。一般正常人的眼、小脑、甲状旁腺、卵巢、睾丸、胆和内侧骨神经等反射区都较其他反射区敏感,在对各反射区施用大致相同力度时,这些反射区会显得疼痛重些,这就不一定显示相应的脏器有病,对这些反射区所施力度应较其他反射区轻些。

如何判断反射疼痛的意义?这是一个较关键的问题,否则你的诊断就易造成误诊、漏诊。

要重视问诊,望诊病人的主诉,包括既往史、家庭史、年龄、一般状态、体质、营养状况、体位、必要的常规化验、生化检查X光、B超、CT等检查,能采集的尽可能作为参考,大多数患者一来就叙述自己的病情并提出自己的要求。我们要重视这些材料,这些是诊断的重要的依据。望诊是与患者最初接触时所接受的第一信息。例如:

失眠或肾虚症患者,无精打采、消瘦、眼周发黑。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眼球突出、眼裂开大、惊愕表情;

面色苍白、虚浮多属血虚,可见慢性肾炎哮喘、甲状腺机减退等;

面色淡白无华多属血虚,见于贫血病人;

面色灰白多见于肠内寄生虫病,若见于两眉间,属肺虚病症,肝病见灰白为难治之病;

面色青紫多见于周围循环衰竭、呼吸系统病引起如心胶痛、胆绞痛等;

面色呈黄色晦暗,多见于肝硬化、肝癌、胰头癌等

面色呈紫黑、灰黑,多见于肝积,慢性心肺功能不全等;

面色呈黧黑,多见于长期慢性疾病,肾精亏损等;

唇色恢白,多见于失血过多,或女子带下崩溃,乃属气血衰少,这种人多数为不孕症患者等;

口唇歪叙多见于面瘫或中风的征象;

舌质长期呈暗红或紫色,多见于癌症征兆,食管癌、贲门癌、白血病、肺癌等;

舌苔呈黑色多见于滥用各种广谱抗生素的患者,否则见于尿毒症、肺癌、胃癌、食管癌等;

第二,细心地把各反射区的疼痛程度分出层次,最痛的反射区一定要重视,不太敏感的反射区只有轻度疼痛也要特别注意,这两种情况再结合问诊、望诊及患者的主诉可做足诊的依据。对于反射区只有轻微疼痛,病人无主诉的反射区一般不做为诊断重点。

有痛诊断的结果一般可在治疗过程中得到验证。针对存在的病痛做的治疗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症状的消失又证实了有痛诊断的正确性。

足部的无痛诊断方法

有痛诊断法并非每个术者都能应用的得心应手,有时也造成误诊、漏诊,因为有些患者对痛感反应迟钝,例如:大脑痛觉神经迟钝者、足底皮肤过厚的患者,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等,但不见得没有病症;同时象精神和神经异常而不能配合检查者,或一些幼儿、妇女及一些使用有痛诊断法,这时无痛诊断法就成为必不可少了,只有采用无痛诊断法,才能进一步正确的诊断,足部无痛诊断是依照中医的“望、切”二诊来进行,首先观察足的形态、颜色、足纹等,再进行“切”即按摩、接触,依据相应反射区所反映的手感,包括气体、颗粒、条状物、块状物等进行综合诊断,下面就临床实践中的初步总结如下:

(1)、足形大小、薄厚、胖瘦与人体比例适中为正常。《望诊遵经》中说:“胫枯脚小者,脾胃之虚,……。”形盛则有余,为气血旺盛的表现,干瘦则不足,提示气血亏损、体质衰弱、精力不充沛、干瘦无华之脚,常是失眠、精力耗损的表现。

(2)、双足大拇趾的皮肤及皮下组织干瘪,失去正常弹性,提示脑动脉硬化症、脑供血不足,甚至可能患有大脑软化症、大脑萎缩症的征兆。

(3)双大拇趾薄而无力,提示机体胰脏功能虚弱,容易患糖尿病的征兆。

(4)双足大拇趾柔软肥胖,趾腹呈山型凸凹不平,提示机体患肝炎并伴已有症状征兆。

(5)左足大拇趾尖端(肉球的顶端)像笔尖般并发硬,提示机体患严重脾胃虚弱的征兆。

(6)右足大拇趾上翘者,提示肝功能不正常征兆;右足大拇趾肿胀,提示肝脏肿大征兆;右足大拇指腹尖端有硬结节,提示患肝硬化征兆。

(7)双足第一、二趾趾关节不能做屈动作,提示机体患胃部肿瘤的征兆。

(8)左足大拇趾腹坚硬,趾腹顶端像笔尖般,第二足趾的跖趾关节不能屈曲者,提示机体患胃部恶性肿瘤的征兆。

(9)右足大拇趾腹尖端坚硬,第四足趾根部有硬块,提示机体患肝部恶性肿瘤的征兆。

(10)双足大拇趾趾根部有硬块,足根部及足内侧弓中部有硬块,提示机体患咽喉部恶性肿瘤的征兆。

(11)双足第五趾根部及足部均出现硬块物时,提示机体患乳腺或子宫肿瘤的征兆。

(12)足的屈伸:过屈为阴病,过伸为阳病;不能屈者为筋病,提示肝的功能失常;不能伸者为骨病,伸屈不利者,提示机体肾亏损。

(13)双足底颜色呈苍白无血色,提示机体血液循环不好或脾脏功能疾患或糖尿病。

(14)双足底颜色呈泛黄色,提示机体脾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表现为免疫力低下,机体易疲劳、困顿,易患感冒病。

(15)双足底颜色呈绿黄色,且色素沉着,提示机体肝胆器官患病征兆。

(16)双足拇趾腹部位出现暗紫色斑,提示脑血管的病变或脑部血管功能的异常。

(17)双足部及踝关节周围出现水肿,逐渐延伸至膝关节部位,提示机体心脏病患的征兆。

(18)双足部及脸部都出现浮肿,提示机体肾脏病患的征兆。

(19)双足踝关节,跟踺及足两侧肿胀且充血者,多为机体胸廊或盆腔脏器疾患征兆。

(20)双足肿两膝如斗者,胃气欲绝,足背肿胀,体息后减轻者,多为脾虚水湿下注所致。

(21)双足后跟宽大如前足掌者,提示机体内分泌失调征兆。

(22)双足足掌纹理明显且较深且多,纵横交错者,提示机体精神压力过大,或患忧郁症征兆。

(23)双足冰冷,提示机体血液循环极差(慢),心脾功能不良征兆;足趾头冰冷为机体脑部疾患征兆。如脑供血不足,头痛等等;足跟冰冷提示机体肾功能偏虚征兆;双足小腿部冰冷,提示机体下肢静脉循环不佳,机体阳气不足,脾肾功能虚弱征兆。

(24)双足外观呈油光发亮,提示机体的微循环不良,尤其反映下肢静脉血行不畅的征兆;

(25)双足拇趾底部并列起来有一高一低,提示头部有肿瘤疾病的征兆。

(26)畸形趾甲、嵌甲可提示神经系统的病症。

(27)趾甲下呈一条或数条纵行黑线,提示有内分泌失调、失眠、头痛、眩晕、腰痛、膝痛、痛经、月经紊乱等。

(28)趾甲凸凹不平提示慢性肝肾疾病。

(29)儿童甲下白斑或红白相间的斑点提示有虫疾。

(30)左足扁平提示心功能不全,右足扁平提示胆囊有影响,双足扁平提示脊背功能差。

(31)踝部周围水肿,提示肾脏、心脏或循环系统疾患,多有心力衰竭、急慢性血管性肾炎、静脉或沐巴管阻塞症等。

(32)双足拇趾腹皮肤有网状粗纹,且有针孔状损害者,男性多见于性功能减退、阳萎、早泄、精子发育不全,妇女性多见于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不孕症等。

(33)拇趾甲向上翘者,常提示眼病的表现,多见于近视眼、散光、假性近视等;五个趾甲均向上翘,患者常见神经衰弱。

(34)左足小趾的中节关节附近长了鸡眼,提示肩部有损伤。

(35)足趾长大,足部宽厚实者,主寿;足趾瘦短,足部狭窄薄小者,主夭。足小趾粗大厚实者,肾气多盛;足小趾细小皮薄者,肾气多衰。足皮厚且红活润泽者,提示阴分充盛。

(36)子肿:妇女妊娠晚期出现脚掌部浮肿,渐及下肢,延至周身头面,皮薄光亮的,称为子肿。如果以指按压,其压痕不容易起的,又称为脆脚。多因平素脾肾阳虚,复因胎体逐渐生长,气机不畅,运化敷布失职,水湿泛滥,流于足部而成。

(37)脚趾腹侧若有不自然的凹凸现象,多为药物使用过多的表现;从侧面看,如果第二趾、第三趾的关节曲起,提示可能会有胃肠疾病。

(38)俯卧时,左右两脚尖都向外转时感到舒服、安稳,而向内侧转时感到难过的人,(正常人如果两脚同时向外转会感到难受,也放不稳),若见于左脚尖外转型的人,提示可能左腿有病,或患有心脏病,且常常是左心有病;若见于右脚尖外转型的人,提示右侧肾脏和心脏有病,且颈部容易生淋巴结核。

(39)腑卧时,左右两脚尖长短不一致的人,提示可能容易患感冒和胃病,女性还易患痛经症。

(40)仰卧时,脚尖向前伸得很长,即脚尖不能向躯干方向收,只是向前伸的人(正常人脚尖可向躯干方向收),提示肺弹性不好,容易患肺气肿。

(41)仰卧时,两脚掌不能正常合到一起的女性,提示容易患子宫癌、子宫肌瘤、子宫转位、痛经、难产、不孕症、性功能减退等妇科疾病。

(42)仰卧时,一只脚倒向外侧人,易患同侧腋下淋巴腺肿胀;若两脚尖向外张开,不像正常的姿势那样呈笔直直立的人,容易患盗汗症。

(43)脚腕粗大,常见于肾病。右脚腕粗大,提示右肾有病,这种人面色黄紫暗,与静脉系统受阻有关,常因右心有病所致;左脚腕粗的人,提示左侧肾有病,这种人面色红润,与动脉系统有关,是左心有病的显示,易患脉硬化等疾病。

(44)日本医者还是提出看鞋底诊病法,认为通过观察鞋底磨损的情况,就可以了解其健康状况。①如走路时脚趾用力的人,鞋底拇趾侧就会磨得明显减少,提示易患肝脏病。②小趾侧鞋底磨损明显的人,为心脏有病,而且多是心室有病。其中,左小趾侧鞋底明显磨损的人,为左心室有病。右小趾侧鞋底明显磨损的人,为右心室有病。③脚后跟部的鞋底磨损明显减少的人,提示其输尿病、膀胱壁有病,且左右鞋底与左右侧输尿管、膀胱壁的病变相对,这种人不能仰卧,夜水多,易尿床。④鞋底脚后跟外侧明显磨损的人,提示肾脏有病。其中,左脚后外侧鞋底明显磨损的人,提示左肾有病;右脚后外侧鞋底明显磨损的人,提示右肾有病。

(45)趾甲凸凹不平、薄软、剥脱是营养不良和肝肾有疾病的表现。

(46)平时脚趾麻木提示腰部椎体有增生、糖尿病、脉管炎、肌腱筋膜炎,甚至有中风、肿瘤的征兆。

(47)双足大拇趾端有针刺样出血点提示机体可能脑血管硬化症,并有毛细血管破裂、中风、偏瘫的征兆。

(48)双足大拇趾端有黄褐色(陈旧性)出血点提示脑血管硬化并曾经有过轻微脑部毛细血管破裂的征兆;有暗红色(新鲜性)出血点,提示脑血管硬化并伴有近期脑部毛细血管破裂的征兆;有明显的暗红色小血块出现,则提示近期有脑溢血、偏瘫的明显征兆,特别是高血压患者。

(49)双足内侧脊椎反射区处有明显的兰色毛细血管丛出现提示机体的肠胃功能极度紊乱的病症。

(50)双足内侧脊椎反射区处有明显的兰色毛细血管丛,在毛细血管丛的末端有出血点提示机体有胃肠部肿瘤的征兆。

(51)平时双足有沉重感提示机体体力不支(体质弱)、气滞血瘀,长久沉重则提示可能有肿瘤征兆。

(52)平时双足疼痛提示机体可能患神经炎、肌肉脉管炎症,亦可能患肿瘤征兆。

(53)脚背部凹陷是由肝硬化、肝癌引起的征兆。

(54)双足大拇指瘪凹、有凹纹提示大脑神经、血管、经络有外伤性后遗症,如脑萎缩、外伤性头痛后遗症等等。正常人的双足大拇趾是饱满、充盈、充满血色和红润的。

(55)足纹有早期诊断意义的主要是跖纹之一的拇趾球区,它位于前足掌内侧大拇趾跟部,其皮纹图型与手掌小鱼际相似,常见涡形、远攀、胫侧弓和腓侧弓,在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如:足底拇趾区呈现弓形纹,多见于智能发育不全者;斗形纹在8个以上,多见于女子性功能。

(56)双足尿道及阴道反射区出现隆起(凸起),提示机体患有严重急性或慢性的阴道或尿道炎症征兆,特别是对于女性患者;

(57)女性双足子宫反射区上端出现隆起(凸起),提示机体患有宫颈或子宫肿瘤、肿瘤切除;

(58)双足内侧踝关节下缘处有明显的红色毛细血管丛,提示机体糖代谢功能极度紊乱(包括高血糖、低血糖、糖尿病)的征兆。

[1]张颖清《生物全息诊疗法》山东大学出版社.1983年.

[2]贺志光《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3]杭雄文《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学习手册》江苏科技出版社. 1993年.

[4]封进启《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1993年.

[5]孟昭义等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诊断方法》《双足与保健》杂志社.1996年.

[6]钟仲义等《足部反射区按摩诊疗与中药足浴保健》中国城市出版社.2000年.

[7]钟仲义《袖珍足按摩彩色图谱》福建科技出版社.2002年.

[8]周新等 《中华反射学临床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年.

[9]钟仲义等 《足诊彩色图谱》广东经济出版社.2007年.

[10]李为安《中医足疗实用手册》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年.

猜你喜欢

拇趾征兆机体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警惕善于伪装的肿瘤无痛性征兆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地震征兆
地震征兆
邻指翻转组织瓣及拇趾断层甲床移植修复手指甲床缺损
部分拇趾末节甲瓣移植再造拇指甲床缺损
106例军人足拇趾甲沟炎患者诊治体会
体内诱导多能干细胞与机体的损伤修复及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