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灿东教授治疗急症3则

2017-04-15朱立伟

福建中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证属诸药急症

朱立伟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福州350122)

李灿东教授治疗急症3则

朱立伟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福建福州350122)

类中风;胃痛;气厥;李灿东

业师李灿东教授,精于中医内科诊疗,遣方用药,独运匠心,学贯中西,治验颇丰。笔者有幸跟师门诊,兹将李灿东教授治疗急症3则介绍如下。

1 类中风

林某某,女,61岁。2014年3月9日初诊。双下肢乏力3个月,加重1周。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现症见双下肢乏力,头重脚轻,如踩棉花,步履不稳,时欲跌仆,头皮紧束,头胀如裂,颈项拘急,面色泛红,夜寐困难,时时惊醒,夜尿频数,夜尿4~5次。舌淡红,边有齿印,向左歪斜,苔厚黄,脉弦数,尺沉细。高血压病病史15年,平素血压波动在210/160~140/80 mmHg;糖尿病病史10年。处方:代赭石(先煎)15 g,生龙骨(先煎)15 g,生牡蛎(先煎)15 g,熟地黄10 g,白芍10 g,天冬10 g,龟板(先煎)15 g,醋鳖甲(先煎)15 g,怀牛膝10 g,绵茵陈12 g,川楝子6 g,麦芽10 g,甘草3 g。6剂,水煎服。

2014年3月16日复诊。双下肢乏力改善,步态平稳,诸症缓解。查体:舌体已居中,脉象平和。药已对症,效不更方,续服前方12剂。

按:此案属中医之“类中风”,本证属肝肾亏虚,为肝阳上亢。方用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加减,以代赭石、龙骨、牡蛎等质重之属镇潜降逆,熟地黄、白芍、天冬等阴柔之品滋养肝肾,辅以龟板、鳖甲两擅其功;用怀牛膝引血下行、补益肝肾,甘草调和诸药。此方之妙在于加入绵茵陈、川楝子、麦芽,其疏肝之力备而不强,不至于疏泄太过而助风火,反能顺遂肝性,令其条达,利于平肝潜阳。诸药合用,重镇平肝以治其标,滋阴潜阳以治其本,标本兼顾。此案患者以“双下肢乏力”为主诉,医者不可一叶障目,据此一症即认定证属“脾胃气虚”,而孟浪投以补气升阳之药,犯虚虚实实之戒,祸不旋踵。

2 胃痛

陈某某,女,76岁。2013年12月15日初诊。胃脘痛2 h。入院前2 h食用拌面后出现胃脘痛。现症见胃脘痛,攻撑胀满,甚及两胁,无胸闷痛,呕吐痰涎,嗳腐吞酸,嘈杂不适,不思饮食,大便未行,艰涩难排,欲触其腹部,却频频以手拒之,上腹部查体压痛(+),反跳痛(-),舌淡红,苔白厚,脉弦滑。处方:山楂10 g,莱菔子10 g,神曲10 g,陈皮10 g,煮半夏10 g,茯苓10 g,连翘10 g,麦芽10 g,谷芽10 g,厚朴8 g,槟榔10 g。3剂,水煎服。另取出1.5寸毫针,随即针刺足三里,快速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持续行针,约1 min后患者疼痛显缓,蹙眉顿消。

经随访,当天服药一碗后胃痛几无,后未曾反复发作。

按:李师诊病,治从五辨。一辨人则患者高龄,元气虚馁,脾胃运化不及;二辨机则显系“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食积阻滞,胃气失和;三辨病则属“胃痛”不疑,询其无胸闷痛以鉴胸痹,触其无反跳痛知未穿孔;四辨证则发病之因确凿,证属饮食停滞;五辨症则脘腹胀痛,嗳腐吞酸,不思饮食。

患者频频拒按,大便秘结,证属邪实。本证舌脉,尚未有化热化燥之象,此际不宜通腑泄热,推荡积滞。治宜保和丸消食导滞,和胃止痛,酌加厚朴、槟榔行气消胀。治中满为先,亦契合《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之旨。针刺足三里,理在其乃足阳明胃经之下合穴,取“合治内腑”之意,可疏调胃腑气机以和胃止痛,疗效卓绝,屡试不爽,可资效仿。如此,针药并用,顿挫病势,斡旋中焦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覆杯而愈。

中医腹诊与脉诊同属于四诊之“切诊”,先贤器之,每于急危重症凭此以一决是非,而今却为众多医家所弃用,良技之功竞遭泯灭,实属可叹!

3 气厥

郑某某,女,49岁。2015年2月14日初诊。反复发作性气促伴昏厥1 a余,加重1月。1年前夫妻离异后间断出现胸闷气促,后逐渐发展至每日1次,甚则日发数次。近1个月多次出现气促,伴一过性昏厥,发时不省人事,手足厥冷,醒后如常,每次持续数分钟。现症见神志尚清,不能端坐,面容痛苦,面色苍白,时时闭目,询其有何不适,徒勉力作答数语,头昏,有濒死感,咽喉作痒,胸膺憋闷,呼吸困难,气短不足以息,手足冰冷,触之寒气袭人,平素纳寐尚可,二便自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处方:柴胡10 g,白芍10 g,当归6 g,茯苓10 g,白术10 g,薄荷6 g,百合15 g,生地15 g,香附8 g,甘草3 g。6剂,水煎服。

2015年2月21日复诊,药后症状大减,服药期间气促伴昏厥仅发作2次,程度亦较前大为减轻。因其仍感气促、胸闷,前方去香附,续服6剂,以资巩固。

按:本证未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且每次昏厥醒后无后遗症,故可排除中风;患者无四肢抽搐、两目上吊、口吐涎沫、如作猪羊叫声,可排除痫证。此案病程1年余,且不伴高热,故不属热入心包之温热病等急证。此患因家中变故,情志变动,致使气机逆乱,升降乖违,辨从虚实、四诊合参,诊断为气厥证,治以顺气解郁,养心安神。方用逍遥散加味。诸药合用,俾能使肝气舒,阳气达,心神定,气促平。药后症减,足见方证合拍。

R221.1

B

1000-338X(2017)03-0063-02

2016-12-29

朱立伟(1992—),男,2016级中医内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证属诸药急症
针灸疗法在院前急症救治中的应用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夜间急症多 千万别忽视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巧调饮食对抗关节炎
大枣与甘草的认识异同
经方治疗急症3例
《中医研究》杂志论文要求
中医药治急症验案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