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萨克族传统手工羊毛毡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例

2017-04-15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7期
关键词:阿克哈萨克族羊毛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00)

哈萨克族传统手工羊毛毡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例

王梅唐发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000)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羊毛毡具有做工精细、外表精美、结实耐用、民族风格鲜明等特点,蕴含着哈萨克族细腻、柔情的品质和对美好生活希冀。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羊毛毡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审美价值,还具有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而随着经济发展、民族大融合,哈萨克族手工羊毛毡技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保护和传承成为一个巨大难题。本文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阿克塞)为例,探究手工羊毛毡的制作技艺及如何保护与传承。

哈萨克族;手工羊毛毡技艺

哈萨克族是一个逐水草而居的民族,游牧的生活方式造就羊毛毡的产生,它成为哈族家庭中常见用品:用来做衣服、座垫、顶帽,也作为摆饰、饰物,其中具代表性的是简单易拆的毡房,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寒等各方面的功能,哈萨克语中称“宇”,哈民更亲切的称之为“白色宫殿”,把做工精美、图案娇艳的花毡称作“斯尔玛克”,而羊毛毡也因制作精美、别具风格而享有盛誉。

一、哈族中传统羊毛毡的制作技艺与文化意义

(一)毡的制作

传统手工的哈族羊毛毡的制作与西北其他少数民族制毡方式差异不大,但却在细节上展示了本民族的风格。羊毛毡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原料上有羊毛、羊毛线、彩色原料、线等,制作上包括了剪羊毛、洗羊毛、晒羊毛、碾压成毡子、绘图、裁剪、染色、缝绣等过程。

一件成功的羊毛毡的选材(即剪羊毛)是基础,因此羊毛的选取极为讲究,一般选择在6月或9月剪下羊娃子毛,约4—5厘米。剪下的羊毛按颜色和质量进行分类,用热水和肥皂洗涤将羊毛中的杂物、油脂、异味洗净。之后铺在草原暴晒2-3天。擀毡时几个人围坐一圈,用细木棍、木条不停地抽打羊毛至蓬松;把蓬松的羊毛根据自身的需要(一般为2-3厘米)均匀地平铺在草席上,用开水将羊毛角质溶解使毛与毛之间粘得更紧密牢固。然后卷起帘子用羊毛绳捆紧套上袋子,前面有1—2人拉,后面4—5人用脚踢或踩,经过约2—3小时的踢踩,待羊毛形成毡子样后解开,形成生毡①。

毡采用无纺织技术,图案需要手动绘制,图案一般为记录着哈族历史发展和民族文化、彰显其游牧文明,如:花蕾形和花枝形。图案绘制完毕后将其剪下来染色,晾干后缝入生毡,再将毡子分段卷起,由四五个人合力用肘部及手部力量使劲搓压,搓压好一段再往上卷一段,整张毡子擀完后成为熟毡。

(二)文化意义

1.种类。哈族中用毡制成的种类繁多:毡房、地毯、床垫、挂毯、座垫等,一方面体现了哈族妇女的勤劳能干、心灵手巧、不畏艰辛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融入了哈族人独有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准则等,反映哈族社会组织形式,成为一道独特的民俗景观。哈族姑娘的陪嫁品也富含了情感文化价值。

2.图案。长期的游牧生活让他们偏爱自然中的一切,因此绣在毡上的图案具有原生态的价值。图案简单的分为自然形与几何形,线条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犷到精细、由最初的模仿到后期的自主创造。各种图案也蕴含的不同的意义,有希望人畜兴旺的羊角纹饰、多子多孙的枝条纹饰。各种图案的完美融合体现了哈族人民热爱自然、敢于创新的精神,几千年的延续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特点。

3.色彩。阿克塞是戈壁滩中的绿洲,四季阳光充足,也许是受地域和环境的影响,早先的哈族居民热衷于红白黄等这种及其鲜艳的颜色,几种颜色组合给人的视觉效果也极为协调。色彩张弛有度、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寓意,代表了勤劳勇敢的哈族人民对生活的期盼、豪放直爽以及对外来客人的热情。

二、阿克塞哈族传统手工羊毛毡的现状及问题

近几年来,为改善生态环境,缩小牧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②,1954年成立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1995年从老县城搬至新县城,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游牧生活变成了定居生活、从毡房业走进了楼房,随之改变的是家庭中毡用品逐渐减少。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哈族传统手工羊毛毡技艺现状如下:

1.阿克塞县居住民族较多,除本民族和长期居住在哈族人群中的人外,当地的其他民族对该项技艺知之甚少。县城搬迁使哈族人的住宅发生变化,毡房被楼房取代,家庭中也减少了毡子的使用。现今只有当重大节日或人生大礼(如:古尔邦节等)的时候才会在楼房前的空地搭建毡房铺上各种花毡使用。

2.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在以科学为尚、尊崇创新、讲求效率的时代,传统手工羊毛毡技艺常常等同于“体力活”或“体力劳作”、效率低下而不受尊崇,虽然说机器制作的羊毛毡无论是在做工精细上,还是质量等方面都不能与传统手工相比。

3.据调查在阿克塞哈族中,40岁以上或结婚后的大部分妇女都懂制毡技艺,按照传统惯例,此项技艺大部分传于女孩,家庭女性长辈会在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教孩子们如何制毡、包括本民族的其他技艺。有80%的家长都以孩子的学业为重,若不是特别看重民族技艺的家庭中该技艺的传承效果不显著。

三、哈族传统手工羊毛毡的传承、发展

2008年6月,哈萨克族的传统美术及技艺——羊毛毡绣和毡房营造技术被列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据了解,阿克塞当地对羊毛毡的重点保护在刺绣方面,居委会会组织刺绣学习班,定期组织刺绣大赛;在当地小学还存在着“刺绣兴趣班”,而对于制毡的前几个过程不被重视,大部分已然被机器取代。当地政府对这方面的支持相力度对较小,如若有觉得制作精美的毡子想出售,政府部门会帮助寻找相关的出售渠道。

阿克塞有先天优势,毡子的原材料极易得到,而手工毡技艺作为一种民族文化,当地政府要加大重视和扶持力度,政府带动往往能快速激起更多的人对传统工艺的重视,增强对自己本民族相关传统的重视,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对阿克塞哈萨克族来说,可以增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激起对传统文化保护欲望,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

传承和发展传统羊毛毡技艺得重点是培育更多的继承人。而家是哈萨克族传统手工制毡技艺传承人的重要场所,因此家庭传承应发挥应有的作用,加强对自己孩子的培养,促进其民族意识。此外把传统技艺与市场结合起来,通过生产性保护,实现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紧跟改革创新的时代步伐,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向室内装潢、工艺美术、时装设计等现代艺术领域转型与发展。

【注释】

①风马.中国民俗摄影论坛.哈萨克族手工擀毡技艺

②李志刚.牧民定居与小城镇建设

[1]李志刚.牧民定居与小城镇建设——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案例研究.2004

[2]涂少辉.哈萨克族图案艺术.2006,第3期

[3]黄适远.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及对策.2015

[4]姜崇伦.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2017年西北民族大学中央专项资金资助本科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哈萨克族传统手工羊毛毡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为例”(项目编号Y17089)

猜你喜欢

阿克哈萨克族羊毛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摸羊毛
野驴智斗猛虎
民国时期哈萨克族在河西走廊的活动述论
外星人在我家(3)
哈萨克族谚语在数学分析课程教学中应用及实践
56个民族56枝花 哈萨克族
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民俗文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