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7-04-14

数码设计 2017年14期
关键词:牛顿定律正方体

(衡水河沿镇中学 河北 衡水 053000)

引言:对于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改革已经有很大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探讨,探讨过后,其教学的效果也都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但还是存在一些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例如,课堂教学结构的单一、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学生学习太过被动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教学改革的发展,更无法满足新课改的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要求,教学改革需要从根本入手,这样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1 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转变学生的定势思维正确理解物理知识

在过去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概念,并且在大部分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中根深蒂固。当学生运用这一理论去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足球运动员踢球、工人用力推动车子等不宜察觉错误的理念时,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并说的井井有条;然而当让学生运用这一理论去解释向空中仍铅笔后又掉落到地面上、飞机向地面空投物资等物体运动状态时,这一理念就完全解释不通。所以,在正式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之前教师就应帮助学生转变这一错误观念。具体可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从观察、思考再到最后转变和理解。实验过程为运用一辆小车在高度和斜度相等的斜坡上向下滑,一共进行三次滑行,每次滑行时在斜坡上坡上不同材料,分别为白纸、表面稍微粗糙的木板和毛巾。依次滑下让学生观察的同时思考下述问题‘为何要保证在高度和斜度相等的斜坡上将小车向下滑?’‘小车三次向下滑的过程中,由于斜面材料的不同对小车的运动有哪些影响?’等问题,使学生在观察实验的过程中展开思考,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定律。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获得结论,当高度和斜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材料越光滑小车向下滑行的距离也越远,速度变化越慢。这时,以此为前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假设小车下滑时没有阻力,小车将会怎样运动呢?会滑动多远呢?学生很快说出小车将会以同样的速度一直向一个方向滑动。教师这时在引出牛顿就是在此前提下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让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感性转为理性认知,真正认识到力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切实转变学生的定势思维正确理解新知。

2 对牛顿第一定律展开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通过对实践教学总结发现,导致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的主要原因就是,不分教师自身没有对牛顿第一定律展开深入剖析,以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所导致的。所以,正确并深入的对牛顿第一定律展开剖析非常重要。一些教师在通过实验后引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后就认为完成教学任务。其实不然,使学生认识牛顿第一定律才是该知识点学习的开始,应加以引导让学生进一步认知牛顿第一定律的深刻内涵。‘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从‘牛顿第一定律’的字面意思来看比较容易理解,然而其中却蕴含着深刻内涵。‘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里是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为基础来讲,物体一共有两种状态,第一种为物体本身就是静止状态,并持续静止。另一种为持续运动状态。但是‘牛顿第一定律’也蕴含着更深层的含义,那就是物体遭受外力作用(外力合力大于零)则运动状态必然回变化,同时也会出现各种情况,在教学中也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最后,当学生学习完‘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知识点后,还应使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际运用:(1)要求学生在一直物体受力条件的前提下,能够准确的判别物体运动状态。比如,下述一道题目,一个正方体被放置在绝对水平的平面上,该正方体收到水平向左的力是40N,同时又受到水平向右的力50N,这时让学生判断该正方体是怎样的运动状态;(2)另一种情况为,先得知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然后让学生辨别物体的受力条件。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知和理解。

结束语:为了满足新课改的标准和要求,初中物理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将教学改革进行的彻底和深入,才能得到实质性的成效。

猜你喜欢

牛顿定律正方体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数小正方体
牛顿忘食
倒霉定律
拼正方体
风中的牛顿
失信的牛顿
耐人寻味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