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心理疏导法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2017-04-14王凯凯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大学心理思想

张 飞,王凯凯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浅析心理疏导法在大学思想教育中的运用

张 飞,王凯凯

(太原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通过论述大学思想教育中心理疏导法的优势,阐明心理疏导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人格品质和理想信念形成方面的作用,建议高校思想教育在课堂、课外活动中灵活运用心理疏导法。

大学;思想教育;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最初是作为一种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方法,它通过倾听理解等途径和方式,来帮助病人转变认识,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1]从事理论工作的专家学者,在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都认为心理疏导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一、大学思想教育中运用心理疏导法的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育界对思想教育的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分析,我们看到了近三十年来大学思想教育教育内容的不断变化。但也看到,尤其是从自身的大学经历中体会到,思想教育方法存在许多的不足和缺陷,我们的研究应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一)传统教育法的不足

说理教育法。在大学思想教育课程中,经常对学生使用的方法仍然是说理教育,尤其是偏理论专业性的教师,他们会和学生分析行为的利弊。说理方法缺少深度沟通、缺少互动、缺少讨论,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大学思想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2]。今天的教育,我们要建立一种与学生和谐的、互相尊重的关系,我们应当提供一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充分交流的平台。

理论灌输法。灌输的方法在我们今天的教学工作中也会经常用到,比如提供直接的理论和一些前人先进的优秀研究成果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但是灌输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单向度的,同样缺乏双方的沟通,不断的灌输就像“揠苗助长”一样,在今天已经不适合“95后”大学生的成长状况和需求了。

(二)心理疏导法的优势

心理疏导在近些年来被大学思想教育加以利用,说明它有一定的优势。心理疏导要求老师要真正改变对学生固有的看法,宽容每个学生。教师温和的目光、平和的语气,尤其是给予学生充足的耐心,让他们说出心中的想法。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学生乐于接受,使学生更信任教师,进而说出心中的疑惑和烦恼,与教师共同寻找解决问题之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心理疏导,能使教师在认真倾听学生倾诉后,准确抓住关键点,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

二、大学思想教育运用心理疏导法的意义

(一)帮助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

大学生年龄阶段比较特殊,他们已经是有自己想法的成年人。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认知思维、自我意识、价值观、情绪情感体验上表现出了与其他发展阶段不同的特点。大学阶段作为人生中的重要发展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是这个时期最大的特点,大学生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性会经常发生冲突。比如,因人际交往不畅而导致心理苦恼,甚至出现与人交流的障碍,多种心理矛盾和冲突的不能解决造成的自杀、犯罪的心理危机等等。我们更要看到,改革开放带来优裕的物质成长环境使得今天的大学生缺少忧患意识、团结意识,所以有必要对学生的自我控制、社会适应、抗挫折能力、心理调试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培养。

现实中不断发生的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造成的刑事犯罪事件,正迫切要求大学思想教育要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因而如何运用疏导策略,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就成为了大学思想教育研究的课题。运用心理疏导法,就应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认真帮助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方法是沟通,只有教师与学生真诚地交心,师生之间交朋友,沟通才能进行。教师要善于观察、分析学生不同的内心以及外在特征,然后制定具体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思想教育应合理利用良性互动机制,体现人文关怀,在尊重人的道德品质和心理过程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人格品质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种培养人、完善人、塑造人的活动,要通过相应的内容与方式关爱学生内心世界,塑造良好人格品质。在心理学讨论人格品质上,自我价值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高自我价值感的人有良好的自我接纳、自我肯定和自我尊重能力,有着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也有着顽强的意志。而低自我价值感的人,缺乏自信,容易自卑,不愿冒险,抗挫折能力较差。今天的大学生自我价值感并不是很高,原因是多方面的。

教育者要通过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塑造良好人格。教师要制定可行性方案,开发学生心理潜能,使自卑的学生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在与别人正确的比较中找回自信;在正确归因的基础上,合理看待成功与失败,获得感悟;合理调整期望值,确立科学的奋斗目标,这样在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后,可以获得成就感。在长期的坚持中,学生就会不断获得自信心,获得自尊,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最终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塑造出良好的人格品质。

(三)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大学阶段的思想教育,在传播知识时,更要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塑造符合社会要求的人生品质。这个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影响,而学校正是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基地,社会环境中的价值观的多元复杂性正对学校教育产生挑战。因此,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学校思想教育必须创新方法,探索学生乐意接受的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在进行人生观教育时,可以运用心理疏导法。比如开班会时,在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上,不但要进行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还要结合今天学生的实际,解决学生的精神困惑、实际困难。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来教育大学生理性爱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爱国之情。引导大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分析国情,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大学思想教育,在新形势下,以人为本地运用心理疏导,在利于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真实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学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态度,确立崇高的志向,坚定信念”[3],立志成为新时代富有朝气、充满自信、为理想不懈奋斗的人。

三、大学思想教育运用心理疏导法的途径

(一)不断创新教育形式

在课堂教育方面,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授专业课程时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时,能自觉有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手段,让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完善心理品质,尤其是获得正向情感,锻炼意志品质。学科渗透的方式能潜移默化地教育和点化学生,使课堂更具人文关怀。这对教师有较高要求。心理疏导的运用要求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改变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增强师生互动性,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大学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素质测试和训练。“学校要开设心理素质课程,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检测评估,让学生针对训练中的感受体验进行反思和强化。”[4]学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活动计划时,应积极邀请学生参与,力求用民主方式开展多种多样活动。活动的内容应有人文内涵,实施、组织和策划等过程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操作,指导教师要随时观察、了解学生的行动和想法。教师要主动关心学生,了解其心理和思想状况,然后耐心劝导,将集体主义观念等渗透于活动中。学校还应积极开拓学生的“第二课堂”,进行实践教育[5]。要运用心理疏导中体验策略,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理解课堂知识,了解社会,增加经验。

(二)着力培养有心理疏导能力的教育工作者

首先,给出充足的学习时间,帮助大学教师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在这一点上,很重要的是关注学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紧跟时代步伐,运用最新观点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激活与改造。教育工作者还要广泛地阅读专业理论书籍,将专业知识打扎实。此外,还要拓宽知识结构体系,要学习人文理论,学习社会学、伦理学等基本理论。作为大学的思想教育者既要阅读文学艺术类作品,也要阅读自然科学方面的著作;既要关心最新的时事动态,也要多听多看优秀模范人物的报道,做好笔记和资料整理工作,必要时进行再加工,为教育使用做好准备;还可以与其他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交流,互相学习。

其次,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十分重视个人的形象。学生都尊敬和喜爱充满爱心、拥有良好人格特质和追求世间真善美的教师。一个心里充满正能量的思想教育工作者能爱护并影响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也成为播洒阳光的人。心理疏导最基本的要求是使学生打开心扉,像家人之间一样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而人格魅力有助于教育者达成此项要求。大学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力求自律,自身首先做到文明规范,才能去教育学生。对于自己本身的性格、情感等方面的不足,教育者要注意克服。教育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此外,教育工作者拥有的人文情怀很重要,自觉将学习积累的人文知识加以运用,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在与学生沟通时,语气要恳挚,说话幽默风趣,这样表达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多种教育方法的灵活运用

心理疏导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基础上,进而帮助提高大学生思想认识,达到教育的目的。心理问题多是由于生理变化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综合作用而引发的心理障碍,而疏导法要求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疏导工作,这样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品质[6]。大学阶段的思想教育,在引入心理疏导的方法后,不能忽略传统的理论分析等方法。比如在学习共产主义的相关知识时,如果进行课堂讨论,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也要向学生系统讲授共产主义理论,因为学生自身不太可能形成体系严密的理论体系。在实际问题面前,合理选择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有效方法,千万不要生搬硬套。在综合分析中运用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使得思想教育在创新中发展[7]。

[1] 鲁光龙.心理疏导疗法[J].心理与健康,1997(4):4-5.

[2] 佘双好.从说理教育到心理疏导:思想教育方法的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7):89-96.

[3] 黄红平.大学生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1.

[4] 张大均.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整合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22-28.

[5] 付磊.大学生思想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6] 王方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问题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33(6):40-41.

[7] 伍文杰.高校思想工作注重心理疏导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Briefl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ZHANG Fei,WANG Kaikai

(SchoolofMarxism,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By exploring the advantages of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he causes of th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re clarified. The use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t present is of great help to the form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their personality, ideal and faith.So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suggested being appli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universities;ideological education;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2016-10-09

张 飞(1956-),男,山西交城人,太原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历史唯物主义。 王凯凯(1990-),女,山西晋城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当代社会思潮与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02.017

G44

A

1008-6285(2017)02-0078-03

猜你喜欢

大学心理思想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思想与“剑”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心理感受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