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教学管理改革与探索

2017-04-14张恩旭李祖明封莹宋莹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4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项目化教学教学管理

张恩旭 李祖明 封莹 宋莹

摘 要 分析专业选课管理及实践环节项目化管理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期为教学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教学管理;选课;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99-02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l course selection manage-ment, and puts forward som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eaching management.

Key words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course;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1 前言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完善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推进工程人才培养国际互认的重要环节,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1]。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教育理念首先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2]。因此,高校要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进行教学改革,要能给学生以有力的引导,将学生的要求及其培养目标放在重要的位置,用目标来衡量和推进教育工作。

目前,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也参与了工程专业认证,带来教学改革的契机。由于目前学校教学管理都下放到二级教学单位,也对教学管理提出更高要求,迫使相应的教学管理方案出台,教学工作更加规范有序,以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顺利进行。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立足于学校教学资源承载能力和维护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要求。专业选课管理和项目差异化管理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管理模式的改变,本文结合教学管理实践,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索,提出问题和建议。

2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选课管理

选课制的建立是为了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和更大的成长空间的需求,是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有效体现[3]。二级学院要重视学生的专业选课,做好正确有效的引导,把这项工作制度化。下面就实施选课管理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说明。

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不科学 过去在确定选修课程时,往往过多考虑方便排课、方便教学、方便管理,这是有悖于专业认证教育理念的,因此需要进行全面设计。首先,要明晰专业定位,切实提高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其次,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要求来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衔接,也避免内容的重复和缺失,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能力要求相一致,与学生日后发展相结合。最后,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还要注意不能脱离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条件和实际的教学环节运行模式来制订方案,确保培养方案的可操作性。

开展选修制,将开设成倍的专业选修课,造成教师资源不足 培养方案中专业选修课列出近8门,实际上受选修课学分要求限制,一般专业选修课学分不超过5学分,最终开出的课程在2~3门。以往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全部由二级学院指定,学院仅安排2~3门选修课的教师,教师资源能够满足要求。在真正开展选修制时,必须开设更多的专业选修课,学生才能自由选择课程。同时开出多门课,势必造成教师力量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引进教师,还要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对本专业的课程都要涉猎,门门拿得起,由此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另外,学校可以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和课程在线资源,推出MOOCs、SPOCs模式组织课程教学,以缓解教师资源不足。

选修课之间、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時间冲突 选修课的面向对象可能包含多个专业,多个班级,安排选修课时间必须集中在几个时间段,这几个时间段不安排必修课,否则会有学生因为有必修课而无法参加选修课学习。反过来,选修课的时间段也要加以控制,不能多设,否则影响必修课的安排。时间的冲突除了存在于必修与专业选修之间,还存在专业选修课之间。选修课的安排是由不同二级学院、不同教研室安排的,如果不做好沟通,在仅有的几个选修时间段安排,极易发生时间冲突。为此,教学管理人员的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让相关人员加入,这样更加高效便捷。

选课的指导机制不完善,选课存在盲目性 学生选课前只能看到专业选修课的课程简介与教师简介,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不了解,不能厘清课程的层次关系、衔接关系,会造成选课的片面性,使选课带有功利性。还有的学生对选课采取应付态度,盲目选课。在学生选课之初,各教学单位首先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应的任选课毕业最低学分,制定《专业任选课学分要求表》,让学生明确该学期应选的课程学分,以保证学生毕业时满足学分要求。二级教学单位还应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选课。在学期选课前由专业教研室负责讲解培养计划中课程的设置、知识体系的衔接,提供选修课程简介、任课教师简介。让学生在对知识体系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兴趣,科学合理选课,避免选课盲目性。

3 项目化教学中差异化管理

在工程教育认证新形势下,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求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践教学体系中也在探索弹性学习制度和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来构建知识与技能的一种研究型教学活动[4]。在项目教学法中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兴趣的不同,研究采用差异化管理模式,既满足学生达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也有助于有探究精神的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项目差异化管理包含项目的进阶式教学过程和评分标准两部分。

项目的进阶式教学过程管理 一个项目教学中可以分几个阶段,过程属于进阶式,有不同的难度,根据难度要求设定不同学分,只规定最低学分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去选择学到某一阶段。项目的第一阶段一般面向专业所有学生,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项目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项目所含知识的初步认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了解和掌握基础和专业方向中共性知识的工程背景和应用问题,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基本要求。项目的第二阶段针对部分意愿通过项目进一步提高自身能力的学生设置,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综合应用,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项目的进阶式教学考核管理 基于项目不同阶段的学习结果,制定相对应的考核标准,给予该阶段学分。项目实践背景下,研究给出与学习结果相匹配的考核办法是很重要的,学生成绩的评定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标准,能准确、公平地评定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并且学生成绩的给定要建立在可靠、有效的数据基础之上,能够客观反映其学习结果,并具有可操作性。

在项目开展前,将各项考核指标列出图表,项目进行时逐项打分,在第一阶段完成时统计总分,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分,此项目即为达到要求。部分学生可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获得更高学分。

4 结语

随着工程教育认证制度在高校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管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对选课管理及项目化教学差异化管理工作提出挑战。专业选修课选课制以及项目差异化管理,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这两项教学管理措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也有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涛,刘灵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6):21-22,34.

[2]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3]皋春.基于学分制的高校选课管理实践研究[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24(6):86-88.

[4]张华燕.电子技术课程项目教学活动设计与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8):37-41.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认证项目化教学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机械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研究与实践
浅析药理学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讨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实践
探讨项目化教学在高职英语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