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电路分析课程高效6+1课堂教学探索与思考

2017-04-14马湘蓉田丽鸿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4期
关键词:环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马湘蓉 田丽鸿

摘 要 借鉴采用河北衡水中学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以应用型本科电路分析课程教学大纲为出发点,提出以校训“学以致用”为引导的适合卓越工程师计划发展的电路分析课程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起到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 “6+1”教学模式;电路分析;应用型本科;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88-03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Efficient 6+1 Teaching Mode for Circuit Analysis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d//MA Xiangrong, TIAN Lihong

Abstract A new efficient teaching mode on circus analysis is proposed

based on 6+1 Teaching Mode of Henshui middle school in Heibei province, this mode is founded on circus analysis teaching program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and school motto of Learning in Order to Practice, and it is applicable for excellent engineer program. The mode greatly works for arousing students interest, teaching quality enhancemen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Key words 6+1 teaching mode; circus analysis; applied undergra-duate; learning in order to practice

1 前言

全國著名教育专家李金池校长(衡水中学)借鉴陕西师大张熊飞教授提出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以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作为基本理念,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和诱思探究教学论作为理论依托,以本校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汲取各校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在2010年创造性地提出高效“6+1”课堂教学改革模式[1],主要精髓就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强化认知过程,注重知识运用”。“6+1”课堂教学模式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导”“思”“议”

“展”“评”“检”课堂教学中依次进行的6个环节,每一环节环环相扣;第二部分是“练”,即课堂“6+1”高效教学模式中的“1”,是为了学生迁移运用[2-3]。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应用型高校,也是教育部首批进入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高校,本校的校训“学以致用”充分体现了“以学定教,以用促学”这一特点。电路分析是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学科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对电类和非电类专业知识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该课程具有逻辑性强、理论严密、综合性高、工程背景深厚和实践性非常强的特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程意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电路分析作为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平台的主干必修课程,是学生入校以来学习的第一门具有工程特点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应用型高校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学科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联系的桥梁,还是学好其他工科专业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理论都将应用在今后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线性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因此,该门课程的分析方法和学习效果,不仅影响到本课程重点知识和要点的掌握,还影响到相关专业整个学科知识系统的掌握及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势必要去研究它的教学方法、手段及课堂效果等,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这门课程仅有64学时,其中含有8学时的实验,课程知识点多、内容繁杂,而且很零散琐碎,学生普遍感觉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分析方法难以掌握。因此,该课程突出的矛盾就是教学内容繁多而课时少。课程组借鉴地采用衡水中学的“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汲取其所长融入应用型本科电路分析课程教学中,结合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际,以校训“学以致用”为目标,创新性地提出实现课堂“6+1”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开创高校教学的一种新模式。

在该模式具体实施上,课题组在准确掌握电路分析这门课程目标及大纲的基础上,集体备课、细节讨论、保证优质教案,尽量减少教师授课的差异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课堂角色,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学模式。

2 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概述及特征

主旨思想 诱思探究教学论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强化认知过程,注重知识运用”为基本思想[4],教师首先提出本堂课程教学的知识要点,并提供前期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尝试利用现有的基础知识去分析解决本堂课提出的新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和分析,各组学生分别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较为清晰的概念,最后由教师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完成整个知识点的教学。

实施方法 明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轴、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的“五主”原则。1)压缩课程理论教学时数,增加自修时间,对授课内容进行细化和优化,通过这种一少一多的调整,增加学生理解和领会的时间。晚自习前两节课进行限时作业,作业时间少了,学生作业质量和效率提高了。课时减少了,教师就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留什么?弃什么?如何讲?进一步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改革常规教学模式,坚持推进,力求对新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6+1”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是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授之以渔。

“6+1”课堂的7个组成 导学(2~3分钟)、深思(15~20分钟)、合议(8~9分钟);展演(6~7分钟);点评(4~5分钟);检测(4~5分钟);练习[5]。 高效“6+1”课堂模式将课堂的主角从教师转变为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完全改革传统的课堂模式,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教师围着学生转,把传统45分钟教师满堂灌的教学真正还给学生,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让学生高效愉快地掌握知识。

3 体现“学以致用”目标的高效“6+1”课堂教学

模式的具体特点 模式的主旨是“学以致用”,突出6+1个学习环节,体现“学”字方针,“用”字是整个环节的核心和灵魂,建立6~8人学习创新小组。具体环节如下。

1)导学(3~4分钟)。教师列出导学案,给出教学目标、自学框架,提出预设的问题和讨论的主题,规定自学时间;学生根据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列出新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

2)深思(15~20分钟)。学生看书,教师指导。

3)合议(7~10分钟)。小组为学习单位,共同合作。学生面对面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学案中提到的问题,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共同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找出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或者是重难点问题,寻求教师帮助。

4)展演(8~10分钟)。学生根据学案预设的问题和工程案例,总结自学内容和小组探究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学习成果,并提出疑点、难点;全班参与各小组疑难点问题的解答,或口头表述,或到讲台上激情板演;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

5)点评(4~6分钟)。教师对课前预设的问题、学生展示中暴露出来的共性问题和学生通过讨论探究仍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引导,把握学习的脉絡因势利导;学生通过点评解决疑难,融会贯通。

6)检测(4~5分钟)。这一环节用来检验本节课学生学习效果、学习目标落实情况。精选出的典型例题要求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当堂分析、当堂达标完成训练,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自我评价和反馈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7)学以致用(课外时间)。一直对学生强调要用高中学习数理化的方法来学习电路分析这门课程,大量的作业和习题必不可少,作业就成为该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加强例题的讲解和合理安排习题课(多安排在晚自习时间),挑选典型习题让学生当堂分析计算,一定要让学生多练习,及时对作业进行全批全改和反馈,以掌握学生的真实状况。在课堂中关键是强调分析方法、解题思路与解题技巧,对典型例题进行透彻分析,总结作业中暴露出的各种问题,使得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尽快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完成整个学习任务的最后一环节。

课后教师可根据大纲要求设计实践性预习作业,增设创新实践环节,激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参加各类电子设计大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一名工程师应具备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模式的实施

1)学期初组织教研,安排本学期课程任务。本学院电路分析课程实行2~3个小班合堂授课的方式,为适应高效“6+1”课堂教学模式,改善合堂授课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大班授课、小组讨论和小班自习的教学模式。学期初根据每位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和能力,以自由组合为原则优化整合,将整个大班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6~8人,协作完成教学的“合议”环节。

抓好学习小组建设,是高效课堂模式的关键和催化剂。在对各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各班整体特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开学后也可进行调换。学期初对各班小组长进行培训,布置任务,让他们了解本堂课的整体方案、目标要求,如何组织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哪些重点问题,小组推选哪位学生展演和点评等,让每位组长能够很好地组织小组进行讨论和创新实践。

还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小组讨论合作规范,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新和实践,增加课外拓展主题讨论环节,在学期初每章设立一个主题讨论内容,基本上每两周安排一次主题讨论的时间,每个小组分配有不同的主题,通过小组内部深入地讨论,发挥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写作能力都得到锻炼。

本校要求大一新生每周一到周五必须进行晚自习学习,每晚3节课,有学院学习部成员进行考勤检查。学期初任课教师将各班的晚自习合理安排,确定班委的责任和义务,具体到每一细节,使得学期初即可进入正常教学模式的实施。

2)集体备课书写优秀学案。高效“6+1”课堂模式是将传统的“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如何将知识的关联和思维的过程及方法更好地展现给学生,引导和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增强教学效果,就成为教学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每节课开始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潜能,让所有学生都在“6+1”的课堂上热情高涨、活跃起来。由于知识点的教学每一环节环环相扣,学生没有丝毫偷懒的时间,要不断地去读、去思、去问、去议及动手练习等,变“学懂”“学会”为“会学”“会用”。

在学期初课程组长组织教研,以教学大纲为出发点贯彻一条主线,梳理课程体系,以这一条主线为线索,通过由点及面的方法,对各面的知识点进行融会贯通,并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后续的专业课程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导学案”由教师集体备课精心编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性纲要,主要包括每章节主要的知识点,知识的重点、难点,基本的概念和定理,学习的要求和方法,课后思考及作业等内容。关键要体现学生是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主导组织的地位。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6+1”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出学生对课堂内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通过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思考问题的能力。在电路分析“6+1”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集体备课和讨论,精心安排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准确把握课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设计科学合理的课堂环节并掌握恰当的教学方法,关键要条理清晰,突出重点和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组织好课堂6个环节。电路分析总学时为64学时,安排有一周的课程设计,在学时分配上,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合堂教学为56学时,8学时的实验,外加学生利用晚自习自主学习的若干课外学时。在教学内容上,将主要的教学内容在合堂课内介绍,将练习和作业及一些创新性讨论的内容放在小班晚自习和课后完成。在课堂中,教师要按照课堂教学6个环节引导学生对定理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透彻掌握每个定理使用的条件、背景以及分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对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牢记共性、抓住异同、比较记忆,牢牢掌握每個定理和知识点。教师如何将知识的关联、框架和思维的过程更好地展现给学生,如何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创新,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就成为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小组讨论环节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机会和时间,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探究和研究式自主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可以更加具体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不同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想法,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拉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中更针对性地授课。学生在课堂上有主动表达的欲望与信心,能够自我总结和归纳要点和结论。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教学,积极展示自己的见解,才会让学习的过程由枯燥乏味变得激情生动,实现从“学懂”到“学会”,从“会学”到“会用”。学生普遍反映上课过得很快,没有开小差的时间了,没有打瞌睡的时间了,更没有看手机的时间了。

高效“6+1”课堂教学的检查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束前的最后环节,教师从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出发,归纳总结本堂课知识要点和创新目标的完成情况,并解决学生反映的共性问题;从学生的自学、协作、参与度及目标实现等方面,对小组进行合理恰当评价,以激励学习热情和动机。每堂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思,利用课外时间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起来。

4 结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要敢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寻找更新颖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组创造性地借鉴中学的优秀教学模式运用到电路分析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积极设立课堂讨论与交流环节,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能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尝试愉悦学习的成功感。

高效“6+1”课堂要敢于将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灵魂和组织者,感受到“学以致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同时,高效6+1课堂给教师的备课、讲课、知识储备、业务能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程组通过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研讨、及时听取学生交流反馈、积极进行示范教学等活动,不断改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课程组正努力创造有利条件实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为核心,以“学以致用”为目标,根据课堂学生情况及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和应用各种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包括科技创新协会、电子类创新团队、各类电子竞赛,提高学生的电子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就业能力,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信息类工程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军.一场课堂改革的风暴—精英中学高效6+1课堂改革纪实[J].世界教育信息,2012(Z2):60-62.

[2]颠覆传统模式 把课堂还给学生[EB/OL].[2013-09-24].http://news.sina.com.cn/o/2013-09-24/030028281907.shtml.

[3]高效6+1课堂是一粒优良的种子[N].河北日报,2014-03-24.

[4]张熊飞.诱思探究学科教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5]李金池.中国课堂的奇迹[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猜你喜欢

环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