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04-14

大众理财顾问 2017年4期
关键词:有钱人富人贡献

钱,是你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证明文书,你所拥有的钱的数量,代表着你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来推崇“义重于利”,使得大部分人虽然心里都在孜孜“喻于利”,但却都希望头上能挂着“大义”的光环。其实,如果我们想清楚钱的来龙去脉,以及拥有钱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恐怕就不会那么纠结了。当然,这要有一个前提:挣钱的机会必须是均等的,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我们要处于一个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

“为富”就 “不仁”,这种说法很武断,许多有钱人也一样仁者丹心。说富人必须仁,否则就是不义;而穷人如果不仁,就应该被原谅。这个结论,也并没有什么道理。我们暂且不论成为富人之后该怎么办,就单讨论追求财富,努力做一个有钱人,是否是一件荣耀的事情?

答案是肯定的。从逻辑上看,钱,其实是你对社会做出贡献的证明文书,你所拥有的钱的数量,代表着你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钱(具体而言就是指货币)承担着交易媒介的基本职能,你通过劳动,为别人(或社会)提供了多少产品服務,社会就会把多少价值的钱交给你。也就是说,你拥有多少金钱,就代表着你为社会提供了多少劳动产品或服务。一个为社会做出平均水平以上的劳动的人,也就是富人,即便从义的角度看,难道不应该受到尊重吗?

细究起来,我们之所以容易对富人产生不仁之念,关键是忽视了他们成为富人之前的奋斗历程,而仅仅“关注”于他们用钱生钱过程中的不“劳”而获。其实,用钱生钱并不是富人的专利。在现代金融体系下,普通民众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实现钱所拥有的这种职能。我们对“劳”的定义,是倾向于体力劳动而非脑力劳动,是倾向于改造自然的脑力劳动而非配置社会资源的脑力劳动。其实,只要对社会总产出增加有促进作用的劳动,都是正义的劳动,不应该厚此薄彼。巴菲特秉持价值投资理念,把手中的钱投向具有持久成长价值的企业,这种富人的理念就应该被尊崇。而像索罗斯这样的富人,意欲利用手中的钱做空某种货币,引起某些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动荡,确实应该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也就是说,钱本身并没有错,每个人依靠劳动赢得财富更没有错,财富的是与非关键要看财富是否运用于继续增加财富。

依靠实业赢得财富,依靠财富为社会增长财富而非瓜分财富,都是“义”的举动,都不应该与为富不仁挂钩。不加思考的仇富心态是懒于为财富而奋斗的借口。坦然追求金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正确态度。

猜你喜欢

有钱人富人贡献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有钱人』迷惑行为大赏
“富人治村”:好得很,还是糟得很
为什么日本有钱人开的都是很一般的车
贡献榜
像富人一样去思考——读《富人是如何思考的》
渐富人群
有钱人的想法不一样
富人与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