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地下水位变化及应对措施探析

2017-04-13

地下水 2017年4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作

陈 蕾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河南 郑州 450045)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地下水位变化及应对措施探析

陈 蕾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河南 郑州 450045)

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地下水位变化方面的问题,本文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勘察过程中地下水位的上升、下降及频繁变化等影响水文地质勘察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应对措施。期望通过研究能提升对水文地质勘察效率和质量,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更好为工程建设服务。

水文地质勘察;地下水;问题

水文地质勘察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勘察结果对工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在水文地质勘察作业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类型的地下水问题,由此可能会对勘察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为此,有必要对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借此,本文就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1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概况

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工作内容不同,其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根据勘察目的和勘察对象的不同,可将水文地质勘察划分为以下类别:水资源来源地勘察;整体的水文地质情况勘察;工程建设领域的水文地质勘察;物化作用明显区域的水文地质勘察。从整体上来看,水文地质勘察主要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1 水文地质测绘

此项工作主要通过实地测量收集与地下水及其地质现象相关的资料,用以查明地下水分布、地下水水质、地下水流量、岩土含水性等情况。测绘范围要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工程项目特点进行确定,在测绘中收集该区域降水量、蒸发量、地下水补给、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受污染情况、地下水赋存状态等信息。

1.2 水文地质钻探

此项工作通过钻探查明地下水的存在条件,掌握含水层的分布特点。根据钻探获取的信息资料,测定地下水流速、涌水量、补给关系、垂直分布、含水层层数、地层透水性等内容,出具相应物探成果报告。同时,通过勘探确定含水层的具体位置,其目的在于准确寻找到地下水。

1.3 地下水观测

此项工作是通过布设钻探,长期观测地下水位、水温、水质等信息,掌握水资源情况,为水文地质评价提供可靠依据。在观测过程中,要合理布置观测点、线,以确保掌握地下水的动态情况。同时,建立起数据库管理系统,将观测信息及时输入数据库中。

1.4 实验室分析

此项工作是将样本带到实验室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水质分析、同位素年龄测定等。同时,通过室内试验,还可测得渗透系数、导水系数、越流系数、毛细水上升高度等指标。

1.5 编制报告和图件

根据水文地质勘察的任务和目的,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地下水埋深图、地下水等水线图等,用以如实反映勘察地区的水文地质情况。

2 水文地质勘察中的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2.1 水位上升问题

勘察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是否能够满足工程建筑施工要求,是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建筑施工易对水位造成影响,导致水库、河流潜水位升高,所以必须加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常见的水位升高问题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受岩土自身力学性质不稳定的影响,若出现潜水位上升现象,则会影响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是潜水位升高会带来河岸崩塌、斜坡滑坡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岩体自身的稳定性,进而作用于建筑物,动摇建筑物的根基;三是潜水位升高易渗透到建筑物地基中,降低岩土粘性,弱化地基强度,久而久之造成建筑物沉降变形,威胁建筑物安全。

2.2 水位下降问题

在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经常会发生地下水位下降问题,此类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具体表现为:其一,地下水位与建筑所在地的基岩土层密度有着直接关系,当地下水位下降时,会增大岩土层的承受压力,加大岩土层的密度。在这种作用力下,易引发地面沉降问题,阻碍建筑施工开展;其二,地下水位下降会影响该区域地质环境平衡,造成干湿交替现象,若建筑需要深打木桩作为地基,则会在短时间内对木桩造成侵蚀,使木桩慢慢腐烂;其三,石膏层、钠盐层带有自然溶解性质,若出现地下水位下降,则会使石膏层、钠盐层出现膨胀变形,导致岩土结构不稳定。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地裂问题,威胁到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致使地基出现偏移。

2.3 水位频繁变化问题

地下水位升降过于频繁也会影响到工程所在区域岩土的稳定性。在地下水位变化过程中,周围岩土体结构会随之发生一定变化,在膨胀收缩的反复作用下,易出现岩土体结构变形,难以保证岩土体原有的稳定性,甚至会引发地裂。若建筑工程位于此处,则会因该区域土质丧失胶结物而造成土质疏松,破坏整体的土质紧密性结构,威胁到建筑物地基的稳固性,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承载力下降,降低基础性工程施工质量。为此,水文地质勘察必须勘测水位变化情况,若发现水位变化频繁,必须更改建筑施工方案,避免为日后施工埋下隐患。

3 应对地下水位变化对策

3.1 合理运用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由于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地下水问题,为最大限度地降低地下水的影响,可在勘察作业中对如下方法进行合理运用:

3.1.1 测绘方法

该方法具体是指以一定比例尺的地质图作为底图,据此对点线面进行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记录,从而查明勘察区域范围内存在相关问题。当勘察地区没有可作为底图的地质图时,可用地形图替代。为进一步提升测绘效率及质量,可对遥感影像加以充分利用,在对观测路线进行布置时,应满足如下要求:观测路线应当沿着含水层的走向进行布设,或是沿着地下水露头较多的地带进行布设。解决地下水问题时,可以1:50 000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作为基础,将地质界限转绘到1:10 000地形图上,并在测绘过程中同步完成地质及水文地质图的测绘工作。为确保测绘质量,并提高测绘作业效率,可采取穿越法与追索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作业,重点对勘察区域范围的地质界限、河流、泉点、岩溶等进行填绘,并对水文点的水温及气温进行测量。

3.1.2 物探方法

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文地质勘察手段,在对该方法进行应用时,应对其适用性及针对性予以充分考虑,并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勘探完毕后,可以钻探对其结果进行验证。目前,水文地质勘察中物探方法种类较多,在含水岩组分布形态的勘察中,CSAMT声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其技术原理如下:将大地视作为一个水平的介质,其电磁场为垂直投射到地下的平面电磁波,由此可在地面对正交的电磁场分量进行观测,通过测量可确定粗=出介质的卡尼亚电阻率,该值越高、工频越低,探测深度越大。在勘察区域内,可垂直于断裂构造带对探测剖面进行布设,由于地下水富集带会因为岩性组合的差异,具有不同的电阻率,故此在某个测点从高到低逐步改变频率进行探测,由此便可获得该测点的电阻率测深曲线,借助软件进行反演,并结合地质构造分析,便可确定出地下水富集区的位置。

3.1.3 测试方法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测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具体包括抽水试验、压水试验、注水试验、地下水流速测定等等。在上述测试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抽水试验法,实际勘察作业中,可将抽水试验段布设在富水性较好的水源地。当孔眼需要布设在完整岩石抽水段上时,可采用裸孔,试验中除对静止水位、动态水位及涌水量进行观测外,还应对水温进行测定。

3.2 建立合理规范的评价机制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通过勘察要掌握地下水类型、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岩层渗透性、岩层强度、渗透系数,以及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分布结构、厚度等方面的信息。为了保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质量,要深入研究地下水的相关问题,制定完善的评价机制,明确水文地质勘察评价内容,指导和督促勘察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评价内容中,要将地下水对岩土层与建筑的影响作为重点,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为建筑施工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勘察评价机制,还要结合工程设计和施工实际情况,综合性地评价地下水的影响,以及对建筑稳定性带来的危害。同时,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对地下水位的评价内容要不断更新,通过勘察掌握地下水位变化情况,根据评价报告对地下水存在的问题提前制定预防方案,最大程度地降低地下水变化对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

3.3 依托信息化技术进行地下水分析

在水文地质勘察中,做好地下水位变化的勘察与分析工作,对全面掌握工程地质情况、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传统的地下水分析中,分析结果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随着信息技术在水文地质勘察领域中的推广应用,技术人员应充分依托信息技术,全面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可能对该区域岩土层和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撑下,能够提高水文地质勘察资料的利用价值,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进而促使水文地质勘察为工程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障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4 结语

水文地质勘察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由于勘察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勘察质量造成影响。在影响勘察结果准确性的各类因素中,地下水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应当对地下水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合理可行的措施加以应对,在确保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顺利进行基础上,提升作业效率和质量。在未来一段时期,应当加大对水文地质勘察方法的研究力度,除对现有的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之外,还应开发一些新的方法,使其能够更好地为水文地质资源勘察工作服务。

[1]张培刚.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西部资源.2016(11):96-98.

[2]王玉杰.水文地质勘察中地下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2):84-86.

[3]李明慧.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测试和地下水监测的重要性探析[J].江西建材.2016(12):102-104.

[4]朱森.地质勘察工作中的水文地质相关问题浅析[J].价值工程.2015(11):74-77.

[5]师琴.工程地质勘察中有关水文地质问题的思考[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6(12):138-140.

[6]王春,蔡惠蓉.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3(4):128-130.

[7]杨序烈.水利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5):44-46.

2017-03-16

陈蕾(1984-),女,山东烟台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地质方面工作。

P641.5+4

B

1004-1184(2017)04-0185-02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岩土工作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不工作,爽飞了?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