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局提高烟草市场监管水平措施分析

2017-04-13解伟东

山西农经 2017年2期
关键词:监管考核监督

□解伟东

(青州烟草专卖局 山东 潍坊 262500)

县级局提高烟草市场监管水平措施分析

□解伟东

(青州烟草专卖局 山东 潍坊 262500)

当前在县级烟草市场监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效率有待提高,水平有待加强,考核机制有待健全等,制约了烟草市场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本文对这些问题展开分析,分别从提高人员素质,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县级烟草市场监管管理水平的主要举措。

烟草;监管;监督

1 目前烟草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1 监管效率有待提高

国内烟草公司对于烟草市场的监管基本属于企业的自身经营行为,虽然与工商、公安等部门时有联合执法,但是总体来说联合力度不够,不论是信息获取或者是监管手段,都显得比较单一,对于如今发展日新月异的市场来说,很多手段和措施都显得落伍且效率低下,需要创新和新的理论指导。

1.2 监管水平有待加强

县级烟草部门大多数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专卖管理制度和内部监管机制,但其建立基础是上一级领导部门的监管在时效性和监管内容上都缺乏应有的职能。

1.3 考核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在部门考核过程中,部分县级烟草公司依然停留在有制度而不实施的初级执行阶段,部门考评考核流于形式,表面一团和气,致使考核结果与实际工作相去甚远,一方面制约了部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应有的问题难以发现,甚至部分人员知法犯法也无法察觉,考核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1.4 对卷烟工业和烟叶经营监管力度亟待解决

通过近几年来作者的不断走访调查,感觉到在县级烟草市场卷烟工业和烟叶经营的监管力度与相对于卷烟经营企业的监管力度上有所欠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比较多,本文认为主要是两个,一是企业在监管人员配置上考虑不周到,内部人员业务熟练但对市场了解程度低,或者对市场了解多而业务不熟练,二是监管机构设置不合理,往往是市局直接监管,但其与工业和烟叶无论在隶属关系还是相关工作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程度上都存在着差异。

2 提高县级烟草市场监管管理水平的主要举措

2.1 注重“事前”预防

在整个烟草行业的监管活动过程中,人是所有活动的参与者和主体,包括监管人员、客户以及产业链的相关人员。所以,一定要确立监管的对象,重点做好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不但业务要熟练,更能够准确的了解客户需求,在工作过程中完成宣传和教育于一体。当然,建立健全科学的规章管理制度是实现标准化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的首要前提,然后再制度范围内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法律意识,进而以烟草专卖许可制度为前提,一市场为中心,引导客户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并积极宣传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用广监督有关问题的思考高晓青化不断加强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制度建设,细化专门制度、完善配套制度、明确监管流程,坚持用制度管人,依程序管事,靠制度预防。

2.2 加强“事中”管理

为了保证监管工作的正常运行,应经常性的对监管工作进行抽查监督。重点监督检查购进卷烟的100%入网、落地、落户,检查合同是否得到认真的执行,并对入库订单、物流信息、到货情况严格检查,特别注意产品的流向是否明确,有无出现货单不匹配情况,尤其是对于部分营销大户,更应该重点监管。同时要对监管工作是否是按照规范和标准执行进行监督,检查有无违禁执法、胡乱执法等情况,所有的检查工作应该保存有规范的原始信息记录,并注意从中查看有无问题。此外对于不规范或者不达标的情况处理要到位,发现违法违规现象即应该立即举报,不得出现瞒报或者网开一面等特例,情节严重的更应该直接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2.3 强化“事后”监督

监管监督要保持完整性和持续性,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提高监管水平的效果。一是切实注重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的报告制度。要坚持和完善县级局向市级局、市级局业务部门向内管部门、市级局向省局的三级定期工作报告制度。对于重大的内部专卖管理监督案件要进行紧急报告。二是坚持案件定期回访制。对查处的案件,要坚持定期回访相关环节、相关当事人泡括相关零售客户),跟踪判断分析有关处理效果,增强案件处理的实效性。

结束语

烟草市场能否健康运营关系到社会稳定,是一项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善于借鉴先进经验,勇于创新思路,施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健康烟草市场。

[1]蒋丽雯.关于烟草专卖市场日常监管模式分析[J].商,2014(04).

[2]武婧轩.如何加强烟草市场监管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3(29).

1004-7026(2017)02-0126-01

:F20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02.097

猜你喜欢

监管考核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
监督宜“补”不宜“比”